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初秋 奄仔“蟹逅”记

2013年08月28日08:32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初秋 奄仔“蟹逅”记

嫣然Tang

  ■东莞美食

  菊黄蟹肥秋正浓。

  初秋季节,万物丰收凉风初起,正是赏菊吃蟹的好时节。这个时候,我们广东海域咸淡水交界处所产的最鲜美时令海产,无疑是奄仔蟹了。

  奄仔蟹又称“处女蟹”,是未受精的雌性青蟹,也就是还在“二八少女年华”的小母蟹了。它们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的入海口附近,如台山、南沙新垦,东莞则在沙田、虎门、长安一带。市面上也有用越南蟹冒充的,但味道大不如在广东咸淡水环境中长大的奄仔蟹。每年农历三四月上市,那时吃的是柔嫩,到了农历七月左右,就迎来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候。

  由于是年轻的处子蟹,个头一般都比较娇小,以三到四两重最常见,蟹身颜色较浅,腹小且白里透黑,壳较薄。奄仔蟹有青白黄黑4种,以黑奄最为好吃,但数量较少。一般肚脐白里透黑的蟹为黑奄蟹,白色的则为水奄蟹。它的肉质比肉蟹嫩滑,清甜中又有结实紧致的口感。蟹膏呈金黄色半流质状,就如流沙包内的流沙蛋黄一般,清香甘美不腻口。比起黄油蟹和常见的膏蟹,奄仔蟹的蟹黄有着清甜柔滑的独特风韵,价格比黄油蟹亲民得多,胆固醇也没那么高。但上市时间短,称得上是限时限量版的特别食材。

  说说奄仔蟹的吃法吧。清朝大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蟹:“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从袁枚的观点来看,越是好的蟹,越适合独自烹食,不宜和其他食材搭配。用淡盐水煮熟,自剥自食最好。从这个做法上,有点像潮州冻蟹的前期工序。

  东莞人食蟹喜清蒸,品质上好的奄仔蟹也最宜清蒸,这样可以最好地保持蟹肉的水份与鲜味,蒸熟后配香醋、姜末、酱油来配食,或者只蘸些大红浙醋,就能品尝到奄仔蟹的清甜香滑,齿颊留香。说到蒸奄仔蟹,做法和别的蟹还略有不同,有两种做法大厨们用得较多。一是在蒸前把蟹放到零摄氏度的冰盆中几分钟,把它们冻僵后才放进蒸柜。这样即使不用绳捆,也不会因为挣扎而导致爪子断开及蟹汁蟹膏流失,吃起来肉质也更为结实;二是用筷子把蟹从腹部的心脏部处插死,再掰一小段蟹爪插回小孔处,以避免蟹膏流走。再放进蒸柜或蒸笼。由于蟹为寒凉之物,可适当加入少许姜或紫苏祛寒去腥。

  如果想尝试别的做法,奄仔蟹蒸糯米饭、砂锅干迫奄仔蟹、花雕蛋白清蒸奄仔蟹、油盐焗奄仔蟹,还有用迷你小冬瓜来做蟹黄夜香花冬瓜盅,也都是可以一试的做法。

  说完做蟹再聊聊吃蟹。

  自古以来,吃蟹就是一件风雅事。明清时,文人骚客吃蟹时会赏菊、吟诗、品酒。吃蟹的工具也半点不含糊,要用到“蟹八件”,也就是锤、剪、镊、钎、匙、斧、叉、桌。先把蟹放在桌上,用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拿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叉、锤、镊,或剔或敲或叉,取出的蟹黄蟹肉,慢慢品尝。与法国大餐一次吃4个小时相比,我们的前辈其实也是无比讲究的了。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能以享受美食的态度,把一顿饭吃得风雅、吃出诗意,反成了难事。此时只羡当年李白食蟹时的快意豪情:“蟹熬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需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美食导航:在东莞,若不想自己动手,又想品尝到时令的奄仔蟹,到东城十三碗的“台山黄鳝饭”餐厅,或者虎门新湾的“秋记大排档”都能尝到时令的奄仔蟹,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试。

  (作者系广东省首届高级葡萄酒品鉴师、葡萄酒与美食专栏作家)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欧雅琴

  实习生 凌国卿(除署名外)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