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油焗骨腩
粥水堂灼无骨鱼
撞鱼茸客家擂茶粥
鸳鸯剁椒蒸鱼头
避风塘焗鱼脊柳
阳江白豆豉沙姜煲猪手
荷塘靓菜蒸肉饼
胡椒根浸猪杂
田基黄煲猪小肚
雪山香芋高岗土猪扣肉
餐饮界之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钻研某种食材的吃法。一头猪、一头牛,甚至一条鱼,只要一种食材在手,就能执著地尝试,从头部到脚,由里及外,几乎每个部位都不放过。在每一次的尝试中,总能找到相匹配的最佳食法,进而将其推向大众。于他们而言,天地生万物,万物皆有价值,物尽其用,正是对万物的一种尊重。
文/记者曾繁莹
图/记者王维宣
深海龙趸
一鱼做出六个菜式
此君本是南美洲深海之物,人称深海龙趸鱼,实是深海石斑鱼王。潜伏深海之物,能有这般庞然体积,势必不是等闲之物。据供应商所说,石斑鱼王生性凶猛,然从外表看,又是憨厚可亲一族,让人不由感叹“鱼也不可貌相”。这鱼成年的时间至少要三到五年,长期生长于深海之中,远离污染,加上运动keep fit,令得龙趸大鱼的脂肪含量低,肉质结实而鲜美。
东晓南路瑞宝路上的汇宴餐厅看中这条鱼,皆因它周身是宝——鱼头含有丰富的DHA,有利于脑部发育;鱼皮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是“美容法宝”;鱼肉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特别有利于小朋友身体发育。周末时,一家大小上餐厅来,在海鲜池边上挑选一条合眼缘的游水深海龙趸,省事方便。其他的完全可以交给师傅来打理,不出半小时,一桌六个菜就能漂亮“登场”。汇宴所挑选的龙趸鱼约为8~12斤,大厨比对过,独有这个体积大小的肉质为最佳鲜嫩。每周,游水深海龙趸搭乘着飞机,来到这片异乡之土,在汇宴餐厅的海鲜池里生活上一段时间,有时候啥也不需要吃,就只不停地游水“健身”,直到遇上“有缘人”。
堂做客家擂茶粥绵滑飘香
深海龙趸的皮十分厚实,那仿佛一件厚重的战袍,在深海作战时作为抵御外敌。这件华丽丽的战袍神似蛇皮,只是不似蛇皮那般粗糙,它要显得光滑得多。餐厅师傅将其用作凉拌菜,取鱼中间位置起皮,切长形条,飞水、过冰大约1分钟,拌以香葱、芫茜等佐味。鱼皮处理,最重要的是看飞水时对鱼皮熟度的掌握情况,当鱼皮稍微卷身,全生时的全白色慢慢转变成为剔透白色,则可。鱼皮油分不多,却很厚,只要处理得好,就能爽口。
龙趸周身,各处质感不同,就此而采用不同的方式烹煮。头尾鸳鸯剁椒蒸,湖南做法,头部肉质滑嫩,口口扣味;骨腩用以葱油焗,自制的葱油酱料用不黏锅煎过,带出香浓葱香,骨腩用生抽和盐等稍微腌过1分钟,再捞以生粉、糯米粉等慢火煎过;龙趸背脊位置的肉比较结实而粗糙,对之用避风塘焗炒,热辣时,外脆内滑,里头的肉甚至有入口即化的效果,伴着淡淡的蒜香味,香口过瘾。他家的避风塘是用手剁蒜头、豆豉和干辣椒等搭配炒过,完全自家制。龙趸腩位的鱼较为爽滑嫩,师傅采用顺德无米粥堂灼无骨鱼柳做法,绵滑的粥衬得鱼肉白净,仿佛披上一层薄衣轻纱,令得滑嫩指数升Cup。
若嫌无米粥堂灼早已司空见惯,那就一定要试试堂撞鱼茸客家擂茶粥。欣赏服务员现场操作,也是非常好玩的席间助兴环节。这种来自客家的古朴做法,在清远也有人做,实质上,这是由清远山区客家擂茶粥改良而来,结合了擂茶粥的滑和龙趸的鲜味。擂茶所用的盅要特意从山区找来,擂茶所佐的料有眉豆、炸米、炸花生、鱼茸、葱花、黑芝麻和龙井绿茶。花生、黑芝麻和龙井绿茶先放盅里擂成粉,加花生油擂到起胶。另备一砂锅,粥水、粥渣、鱼茸、眉豆和炸米一起在砂锅中煮,一滚即可,再拎起整个砂锅将内物一股脑快速撞入盅里,顿时,一大盅热辣滑粥就此可吃。
高岗土猪
一物变出N种食法
家住荔湾区双桥中路的街坊们要吃猪肉都不去肉菜市场啦,早上到金半岛酒家喝早茶时,顺道在酒楼里买上一两斤,品种比肉菜市场丰富,猪味更浓郁,价钱还要便宜一半。一斤花肉只卖15元,一斤脊肉也只需要28元,与附近的肉菜市场同类别猪肉一比,每斤便宜了两三元。除此以外,猪身上其他部位均有。不过,一天里只有一个时间段出售,过了早茶时间,想买也买不到啦。金半岛酒家开卖猪肉纯粹只是“益”街坊,纯属“副业”,“主业”是近期正推的全猪宴,取猪身上不同部位做成N道菜式,变化之多,纯凭师傅功夫,餐厅还请来知名食评家舅父新“坐镇”指点一二。
金半岛酒家从高岗的农户家中收来猪,这些自家养的猪吃着猪尾草和番薯藤长大,起码要养12~14个月才能出栏,每只猪平均体重在150~180斤之间。收猪时一定会看猪的指甲和毛孔。指甲要又长又尖,毛孔够深粗和疏才够靓。这些猪不同于普通家猪,体现在猪血上。普通家猪宰杀后必须在一个小时内用淡盐水凝结鲜血制成猪血,过了1个小时则难以成行且带有馊味;然而,这款高岗猪过了一个小时还能制成猪血,且无异味。再看猪尾,普通猪最长也就10厘米,高岗猪却比10厘米还长出8厘米!收回来的猪会运到江高的养殖基地再驯养上15天,按照舅父新的说法,是入VIP房进行15天的“极乐叹”——每天洗3次凉,有专人服侍,“屠宰刑台”是它们每日的嬉戏地,用15天的时间让它们熟悉“刑台”,以使到期屠宰当天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处理完毕,而在这过程中,高岗猪们都保持着放松的心情,令出来的肉松软而不硬实。
百五斤猪只有两斤“莺歌嘴”
白切土猪不见天,肥而不腻。所谓不见天,即猪的两条大肋骨中间、拖地走的那部分肉,实则是猪肚皮上的肉,由于一直被“藏”着,不见天日,故而名为“不见天”。一般白焯或者煲菜干最好,焖制则极少。由于较为肥,通常找“瘦物”来搭配,比如九枝豆等,酒楼将其做白切,必须要对猪肉的口味有足够的底气;莺歌嘴,也就是肩胛肉第一刀的部位,此肉极嫩,一只150斤重的猪也就只有两三斤“莺歌嘴”,用云南萝卜仔蒸,走清新路线;猪小肚用田基黄来煲,这是再古老不过的菜式了,猪小肚不同于猪肚,它是用来盛猪尿,故而有股异味,如何令得猪小肚异味尽去?摘下猪小肚后,不要倒去猪尿,反倒是拿草绳一类扎住猪小肚,整个肚子煲熟以后再解开草绳放尿并清洗干净。尔后再加入田基黄等食材煲30分钟;猪杂同样有馊味,油盐水清洗干净之后,加胡椒根、沙姜、生姜和花雕酒,用文火煲一个钟头,花雕不可少,借其可增加胡椒根的特殊香味,若换成高度酒,又“喧宾夺主”。据闻这胡椒根小有名堂,它产自海南,使用前要浸泡2个小时,由于表皮有苦涩味,时常要刮去表皮后才能煲;瓦煲啫猪鞭,“麻甩佬”们的至爱,猪鞭用姜汁酒糖腌制20分钟后再飞水,洗干净以后异味可除,尔后切件爆料头炒至水干后改焗,功夫到家,这一瓦煲就香口诱人;那一道陈皮XO酱蒸土猪排骨,使用的是软排。一条排骨有分硬软,通常靠上边占6成的是硬排,用以焖扣最合适;下边占4成比例的是软排,易入味,口感好,常常用来蒸。酒家用陈皮制酱后加排骨蒸,陈皮清香点点透入排骨之中,香醇可口。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