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结婚证让人感叹
谈恋爱,去扯证。一个大红本本,不仅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时代的烙印。
上世纪60年代:结婚证上用的还是繁体字
男:刘继宗 女:刘元君 领证时间:1967年4月17日
这张长40厘米左右的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一样,四周还装点着鲜花、麦穗。结婚证上用的是繁体字,写有“刘继宗和刘元君自愿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等字样。
上世纪70年代:结婚证还得革命委员会签发
男:段惠敏 女:王淑琴 领证时间:1977年3月1日
段惠敏和王淑琴的结婚证是白色的封面,打开结婚证,粉色的纸页上黑色钢笔填着两人的名字,金色的向日葵花型边框和红旗做顶,由银川市城区革命委员会签发。
上世纪80年代:结婚证上有黑白照片了
男:高建伟 女:魏萍 领证时间:1985年10月14日
高建伟和魏萍的结婚证贴上了黑白照片,封面红底上印着“结婚证书”几个字,打开结婚证书,喜字底纹,蓝色钢笔登记的夫妻信息,高建伟夫妇一直保留至今。(记者陈玲)
结婚证是责任,更是信任
结婚证记录了每一代人对婚姻的承诺。曾经,领结婚证需要带单位介绍信,后来需要社区、乡镇开证明,再后来需要带身份证,不同的地区结婚证也有异同,但最重要的,领结婚证需要带上责任和信任。
(来源: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