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许展示分期付款合同。
月供百元一年多付四成 高价买来提前消费值不值?
案例
如今,分期付款是颇受年轻人青睐的消费方式,对于那些支付能力有限却又消费需求旺盛的人来说,分期付款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但是,近期“低门槛、高费用”的分期付款方式在各地出现。 文/图 记者李立志 大洋网记者李光裕
昨日, 在南沙工作的小许找到记者投诉,称他分期12个月付款买了一台1500元的手机, 因为不满高额“利息”而要中止合同,不料现在却被对方催款,违约金、利息及各种费用约3800元。对此,银行界人士表示,小许的算法可商讨,但对方的费用合理性需监控。
低月供暗藏“高息”陷阱
“轻松月付,随时拥有”的分期付款,最受年轻人喜欢的各类电子消费类产品都披挂上了月供两三百元的标签,非常让人心动。
在南沙工作的小许在今年三月就尝试了这种分期付款,此后几个月却受尽苦头。今年3月16日小许在南沙一手机店看上一部三星手机,当时的标价是1499元,因为当时小许的手头并没有多少现金,正当他为难之际,商场内“捷信”分期付款的宣传广告让他眼前一亮。手机店的工作人员得知小许的情况后,只要了身份证,半个小时就办好了贷款手续,小许则付了200元给捷信作为首付款。小许说,当天在购买分期付款手机时,工作人员说每月只要还160元就够了,然后就催着叫他在合同上面签名。“至于‘保险费+管理费+担保费+利息’,工作人员只是口头告知,根本没来得及细看。”
当晚,小许回到家中后越看工作人员提供分期付款的“利息”,越觉得不对劲 ,再根据分期付款合同明细算了一下,发现贷款的本金是1299元,每月还160元,12期就是1920元,再加200元首付,总数达2120元,多出的费用竟然达到原价的40%左右,这才恍然大悟的小许大呼:“这不是高利贷么?!”
网络投诉不少
记者了解到,现在购买手机等电等,不少卖场都会推销分期付款。在网络上,有关捷信公司的分期付款“陷阱”投诉不少。
“满18岁即可申请,无需工作证明,无需信用记录,无需担保人。学生、工作人士均可办理!”记者在一家卖场看到这则宣传广告,很明显地将客户指向了学生群体。
而记者了解到,捷信的利息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但销售人员推销时都只会“拣小的说”,告诉你一天只多了几块钱,少吃个雪糕就行,一个月只有几百元多轻松,不会明确告诉你还有管理费、担保费等其他费用,等到你发现要付的钱多出很多时,为时已晚!
说法
客户:有人上门催款
小许在还了一期之后,称曾多次与公司沟通,但都没有下文。8月2日,小许收到该公司的催告信,说“已欠广东捷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计2019.65元”并称其有“诈骗” 行为。
小许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不还款,是因为屡次与该公司商量分期付款问题时,都被拒之不理。在催款过程中,该公司还对他个人和家庭进行恶意攻击及威胁。而另一名有相同遭遇的市民小张也表示,曾碰到过公司派人上门催款的情况,“是两个男人,当时没任何证件,且言语相当粗鲁,但没动手,我当时吓坏了!”
涉事公司:正按程序进行调查
昨日,记者致电深圳捷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市场推广的工号为2182的工作人员回答记者,该公司制定分期付款的利率标准为:贷款利率为1.67%、客户服务为1.60%、月担保费为0.69%。另外还有保险、担保等费用。另一客服提醒,如果客户需要买保险则会产生另外的金额,每个月的保险手续费为9元。
记者发稿前,捷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已收到相关的投诉,公司正按有关程序进行调查。
业界人士:相关费用是否合法 需要贷款利率监控
对于这次交易,定价为1499元的手机,通过分期付款方式产生的总费用为2120元,这个费用是否合理?业内人士表示,利率看似是高达四成多,但是签订的合同中有说明,这笔金额包括了客户服务费和保险等,不能全部算成贷款利率,而这个范围是否在合法范围内,需要针对“贷款利率”进行监控,而非将产生的全部金额都计算在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