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评书大师连阔如:将长书艺术推到新高度--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纪念评书大师连阔如:将长书艺术推到新高度

2013年08月08日17:1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纪念评书大师连阔如:将长书艺术推到新高度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璩静、王帅)他开过广告社、开过杂货铺药店、练过武、算过卦,而让人们记住他的身份却是说书人;他只上过两年学,却能将《三国》《水浒》倒背如流;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他声震九州八方,听者无不着迷——他就是评书大师、连派评书创始人连阔如。

  今年是连阔如诞辰110周年。近日,根据其评书作品整理而成、其评书代表作口述本新版《东汉演义》由中华书局出版。

  《东汉演义》一书成名

  上世纪30年代,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评书节目,连阔如先生率先演播《东汉演义》,在听众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当时就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的说法。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告诉记者,这部长书的口述本还曾连载于《立言画刊》,也受到了不少读者的欢迎,此次仍保持了评书说本原貌出版。

  据记载,连阔如说书时嗓音宽厚,语重声宏,娓娓动听。他首次将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等表现形式融于评书中,形成了独特风格。连阔如曾说:“说书时要做到五忘:忘己事,忘己貌,忘座有贵宾,忘身在今日,忘己之姓名”,就是要全身投入艺术创作中。此外,他的马跑、马嘶等口技表演也被听众公认为一绝。

  连阔如并不满足,仍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几十年里,他广交博学,结交了如京剧名角郝寿臣、谭富英,语言学家吴晓铃、针灸名医胡荫培、作家赵树理等专家,使艺术造诣达到更高境地。在连阔如眼中,听众是更可贵的老师。他每次说书必定要提前到台上与观众交流。在电台播讲时,他也会说:“哪位听众听我说的有误,请打电话告诉我,因为中国文化太深,我的学问太浅,我的电话是:三局零三二一。”对打电话挑错的听众,连阔如也一定会登门道谢。

  家有40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

  “评”书不能妄下结论,不可信口开河。出身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的连阔如完全靠自学终成大家。连阔如的女儿、连派评书传承人连丽如回忆道,父亲从来都是手不释卷的。冬天的时候,连阔如说完书回家,就在路边买个火烧就着凉水,就算是一顿饭,吃完还要再看会儿书才休息。

  连阔如一生勤俭,不吸烟喝酒、不讲穿戴,所挣的钱除养家外,全都买了书刊。连丽如说,《三国演义》连家就有40多个版本,父亲为考证汉献帝的“衣带诏”,购买翻阅了七八种《汉书》及《三国演义》的版本。

  “他钻研天文,把《借东风》《草船借箭》说得入情入理;他学习地理、风俗,以备古今对照;为评价曹操,他精读了郭沫若有关著作,并登门请教。”连丽如说。听众们反映:“听连先生的书,听了历史故事,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改“旧”创“新”,曲艺界的领军人物

  如今的评书界,很多年轻说书人往往不喜欢创作,而愿意说熟书、老书。因为创作是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从历史资料、民间传说到形成评书还需要艺术家的再创作。

  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曲艺界领军人物,连阔如一直致力于曲艺革新改进工作。他带领演员在“箭楼曲艺厅”每天演唱《新王圣朝天》《考神婆》等新曲艺,又和新华广播电台合作播唱新曲目。当选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会副主任后,他还播讲了《二五长征》《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李有才板话》等长篇新评书。1951年初,他担任曲艺服务大队大队长赴朝鲜慰问,归国后又赴各地汇报演出,编写了《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智取娄山关》等现代评书作品。

  正如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新书发布会上所评价的,连阔如先生之所以“将长书艺术推到了新高度”,是因为他改“旧”创“新”,为评书艺术创造了大量新曲目。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