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有客家镬耳楼6座。
本报清远讯 (记者曹菁 通讯员唐海浪摄影报道)阳山县七拱镇石角塘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粤西北小乡村,在上世纪初期曾涌现出丘堪、丘炳权、丘士发、丘时、丘玉亭、丘习轩、丘有等七名孙中山的贴身卫士。卫士故居盼开发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各界关注,在香港、广州、佛山等地定居的部分孙中山七卫士后人日前回到阳山探访。当地政府正积极将其申报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有客家镬耳楼6座,10多座九厅十八井式客家围屋,总房间80间,中西合璧的将军楼一幢,突出防御尚武的四方围城,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规模之大乃粤北罕见。其布局严谨,装饰精美,保持了客家围屋注重自卫的特点,又兼容了广府镬耳楼的高贵气派,成为融合广府与客家乃至西洋的建筑风格。
2007年,七卫士故居被批准为阳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经过历史和风雨的冲刷,加之缺乏经费进行维护,七卫士故居的部分建筑已出现崩烂。卫士后人希望当地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经费对故居进行必要的保护修葺,同时也希望社会资金参与开发七卫士故居,将其与邻近的七拱学发公祠、莫屋建筑群、西路温泉等进行整合包装,打造精品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