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黄金分割律还是有必要的--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今天,黄金分割律还是有必要的

2013年08月03日15:18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今天,黄金分割律还是有必要的

  伯乔普勒(希腊文化学者)

■ 橘红的颜色、优美的分割线,黄金的分割,让这处小建筑十分养眼

  ■ 这件在巴塞罗那的高迪建筑作品,无论是整体建筑还是顶部“卡通”世界都充满着黄金律

■ 黄金分割广泛运用于建筑、设计等,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图为马德里火车站

■ 摄影中也可充分利用思维性黄金分割,让画面形式感更强

  ◆伯乔普勒(希腊文化学者)

  最近有报道称苏州新区的“秋裤楼”销售状况并不好,一条裤腿仅卖出去一个零头,不知其中是否有秋裤实在不好看的缘故。联想到近年来连续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大裤衩(央视新台)、大肠楼(兴创大厦)、靴子楼(尚嘉中心)……虽然大家的叫法有些调侃的意思,但这些楼不养眼也是事实。构筑、雕塑、绘画等等都有特性和规律,违背了就难看,不如看看遵循了黄金分割比例的经典建筑有多美。

  【 何为黄金分割比例 】

  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众多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为何如陈年老酒般历久弥新?因为他们那黄金分割比例最让人舒服惬意。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最能引起人的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

  埃及金字塔远在黄金律发现之前就已建成,历经四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和人为破坏,虽已残损不堪,但远观依然雄伟、庄严、优雅,蓝天黄沙之间,那座座散发出迷人魅力的四角锥体,总是让我们流连再三不忍离去。为何它如此耐看?15世纪末期,路卡·巴乔里(Luca Pacioli)发现:金字塔屹立数千年而不倒、风采迷人的秘密与其高度和基座的长度比关系密切,这个比例是5∶8,与0.618极其接近。

  有趣的是,0.618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有些植物的茎秆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30′,恰好是圆的黄金分割比。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动物和昆虫也是这样,犬、马、狮、虎、蝴蝶等看上去形体都很优美,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大体上接近黄金分割。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所以符合这个规律的人我们常常称之为好身材;另外,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感到很舒服的外界温度是23℃,23与37的比接近0.618;组成人体最多的物质是水,它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其比值与黄金分割率十分相似;生命中的DNA,它的每个双螺旋结构都是由长34埃与宽21埃之比组成,其比率为0.6190476。

  【 “无意识”产生愉悦 】

  不仅如此,数学家们发现,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他们称之为0.618法。艺术奇才达·芬奇把0.618称为黄金数,他就是用此法来画蒙娜丽莎的。

  黄金分割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传统,帕特农神庙、故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全都运用这一规律,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它的每一扇窗户长宽比例也是如此;故宫大殿的长宽之比为9:5,既象征九五之尊,又暗合黄金律。

  心理学家对这一奇特现象做了长期的研究。19世纪末,德国的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通过实验测量各种矩形人造物,发现大部分人更喜爱长宽比例接近黄金分割律的矩形。为何?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双眼视域是两个不同心的圆所围成的总区域,如若以一眼正视时的中心作为一分割点去分割整个双眼视域的长,得出的正是黄金分割的比例——0.618。所以,这个视域正是视觉感觉舒适的区域,这也可能正是黄金分割律美感的生理缘由。再往深里探索,就得找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了:因为黄金分割律可能暗合人类的一种先天视觉识别能力的长期积淀。即,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把大自然各种各样动物和植物的形式和式样的“黄金律”代代积淀并遗传,形成了我们在看到符合这一规律的事物时,就“无意识”地产生视觉愉悦。

  【 美则美矣切忌过度 】

  正因为如此,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城市建设上自觉遵循“黄金分割律”,在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少美得惊人的历史建筑。

  埃菲尔铁塔的观赏品相极好:它比例匀称、曲线优美,被法国人亲切地称为“钢铁维纳斯”、“云中牧羊女”。它的养眼的奥秘还得归功于暗藏其中的黄金分割律。东方明珠电视塔看起来舒服,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高度比5:8的地方选择球体的位置,所以每当你眺望时,塔看上去很优雅。广州塔,大家昵称为“小蛮腰”的钢构高塔,其腰身扭到塔上下段5:8处时最细,且上部平台略略上翘,于是暗合了身材曼妙的美少女模样,青春飞扬;走遍外滩就不难发现,凡是看起来很舒服的建筑,都能按照这个比例去琢磨,保证它的美都合这个理。大师的作品,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布吕勒住宅,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朗香别墅、朗香教堂等,数不胜数。

  数千年传下来的黄金律,肯定是我们都要恪守的,虽然实际运用中可能千变万化,但必须符合大家的审美习惯和定势;否则,就滑向了十大丑陋建筑、雕塑之类的行列。

  黄金律可谓是妙不可言的比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广泛。古希腊的断臂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和“海姑娘”阿曼达,她们的体型美妙绝伦,就是因为其结构符合黄金律;建筑造型也一样,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设楼阁或观光平台,让高楼在黄金分割处出现腰线或装饰物,塔和楼立刻就在雄伟的同时雅致起来。

  但,像很多有价值的定律一样,黄金律也不可硬套、滥用。像成功人生的黄金律、人际关系黄金律、改变命运的黄金律、股票投资的黄金律,等等,可以说大多是不靠谱的。众所周知,要让一生有意义、有价值,关键是要目标远大、脚踏实地;处理人际关系关键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恕己之心恕人,等等。

  好东西也有边界,不可过度。曾经黄金律是绘画、建筑、科学等许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准则,然而见得多了,也会令人生乏,产生审美疲劳。毕竟,黄金律不是“万能”的。 本版摄影 姜锡祥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