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统亲历的广州起义--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一个军统亲历的广州起义

2013年08月03日07:1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个军统亲历的广州起义

黄埔军校

特务营营长吴展

gettyimages 供图

广州起义教导团炮兵

  文:记者 刘黎平

  1927年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其主要成员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广州工人赤卫队、广州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很多成员是革命目标很明确、革命意志很坚定的共产党员。而有极个别成员,仅仅出于反蒋目的参加起义,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有位叫何崇校的黄埔军校教育长副官,后来成为军统广东站站长,他当年也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在1979年写了相关回忆文字。他笔下的广州起义,反映了一些徘徊在革命队伍周围的人物的生动姿态。真实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黄埔军校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

  起义前形势复杂

  广州起义的主力军之一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而何崇校就是该团特务连连长。

  曾庆榴教授说,第四军军官教导团的成立其实也和反蒋有很大关系。它脱身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7月下旬,第二方面军指挥官张发奎发动“东征讨蒋”,收容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部分学生,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杨树淞。

  杨树淞写过一篇文章,在《黄埔三日刊》上发表,名为《在夹攻中奋斗》。曾庆榴认为,杨树淞这篇文章的重心是反蒋,当时附带说上几句反共的话,是场面上的话。而继杨树淞任军官教导团的代理团长朱勉芳(原来是参谋长)则是顽固的反共分子。

  何崇校回忆说,教导团跟着东征军南下,路上有部分军队参加南昌起义,结果只剩下第四军一个军。这时也不再东征,教导团跟随第四军到广东去。8月8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改名“第四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由第四军的参谋长叶剑英兼任。

  这个教导团,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争取的对象。后来叶剑英为了转移视线,刻意辞去团长的职务。

  曾庆榴认为,在这种以反蒋为大前提的背景下,教导团有少数成员只赞同反蒋,对于起义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而何崇校的回忆文字交代,杨树淞就是这一类人。1927年11月25日,杨树淞离开教导大队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何崇校任杨树淞副官。杨树淞从教导团里调来共产党员吴展任黄埔军校特务营营长。吴展与何崇校为黄埔军校校友,吴是第一期,何是第四期。

  从何崇校的文字来看,他同情革命,南下到韶关时,听说一位同德工会(即搬运工人工会)的朋友被反动派枪杀后,表现得极为难过和伤心。但他在当时并不是广州起义的骨干。

  枪响时一头雾水

  1927年12月11日早晨,杨树淞派何崇校从黄埔去广州市区,发现平常百舸争流的江面,这一天居然连一艘小船都没有。何崇校浑然不知这一天的凌晨已经打响了起义的枪声。他打电话给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打不通。8点左右,杨树淞派了一艘小汽艇送何崇校过江。

  何崇校到了驻省办事处,办事处的主任说:“听到枪声了吗?起义了,我们教导团也参加了。”何崇校满头雾水,惊讶地说:“怎么不通知我们呢?”办事处主任透露:“教导团的人一早就守住这里,不让打电话,也不准接电话。”从何崇校的文字来看,教导团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将杨树淞跟起义队伍区隔开来。

  何崇校正诧异间,教导团的学生持枪冲进来,何懵懵懂懂地问:“怎么教导团也参与了起义?”学生兵不太认识何崇校,质问其身份,何崇校交待说自己也是教导团的,是杨树淞的副官,而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起义官兵对杨树淞的态度——他说杨树淞是“五等走狗”。何接着问:“朱参谋长呢?”即教导团代理团长朱勉芳,学生回答:“被处决了。”何崇校不知道,当他还在睡梦中时,朱勉芳等15名顽固的反动军官已经被起义官兵枪决。

  这时候西面枪声响起,学生兵持枪冲了出去,何崇校电话通知了杨树淞关于起义的事,然后慌慌张张坐船回黄埔。中午12点左右回到黄埔,马上去找杨树淞,却已经不见人,跑了!

  应邀参加起义 后怯懦离队

  就在这时,何崇校看到了黄琪翔写给杨树淞的密信,称共产党“作乱”,要求杨树淞维持黄埔鱼珠一带的治安,杨树淞既不参加起义,也不参加镇压起义,曾庆榴认为杨树淞这是留了一手。

  从何崇校的文字来看,他此刻还没想到主动参加起义,而是找到特务营营长吴展,吴展一听起义的消息,责备何崇校说:“老何,你真是做错了事情,你去广州的时候怎么就不通知我呢,我得把特务营拉到广州去参加起义。”按照何崇校的描述,他是在吴展的邀请下参加了起义。当天下午五点,吴展在管理处领了一些经费,然后率领特务营的人上了一条木船。一些不知情的黄埔军校学生纷纷在码头上围观,问特务营此去何为,特务营朝天放了两枪,学生们都纷纷跑回校园,特务营出发了。

  当天傍晚,特务营在鱼珠码头登陆,驻扎公路旁的一所村庄内,第二天凌晨四时许,特务营向西出发到了瘦狗岭,在这里碰上了一支队伍,双方相隔2000米时,特务营首先开枪,双方混战,战事对特务营不利。

  当时何崇校的心态如何?他用文字这么表白:我又不是共产党员,跟下去不是办法。就在1927年12月12日的凌晨,在晨雾尚未散开的瘦狗岭,何崇校人生的脚步离开了教导团,离开了起义队伍,回到他的家乡阳江,与革命就这么错开了。而就在当天早上还和何崇校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山冈上议事的吴展,带着队伍冲进广州,和起义队伍会合。

  何崇校后来在国民党政府就职,曾任军统局广西站副站长、粤海站(后合并于光粤站)副站长、站长、 广东站站长等职。后成为战犯,1975年3月17日被特赦。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