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野潴湖 原野上的幽兰--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图文:野潴湖 原野上的幽兰

2013年08月01日05:40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图文:野潴湖 原野上的幽兰

湖北日报讯 图为:蓝天碧水野潴湖。荷花盛开。

  图为:野潴湖的渡口现已基本废弃。

  图为:向野潴湖增植放流鱼苗。

  图为:老农讲述野潴湖的传说。

  图为:城际铁路越过野潴湖。

  记者易建新 通讯员陆新刚 熊昱

  野潴湖位于孝感市孝南区

  东经114°4’18"

  北纬30°51’15"

  水域面积23.4平方公里

  孝感市面积最大的未开垦湖泊

  俚野

  孝感市有个野潴湖,名字有点怪。来到野潴湖采访,随处可见的却都是野猪湖。作为省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其挂牌为:野猪湖养殖场。野潴湖怎么变成了野猪湖,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野猪湖养殖场总场场长杨靖康称:没什么关联,只是为了好写、好认、好记。“野猪湖就是野潴湖,野猪湖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野猪。”

  如此看,“潴”非“猪”。查字典,知“潴”为水积聚之地。从字义看,叫野潴湖更贴切,因湖本是水积聚的地方,更能体现湖的本质;叫野猪湖,更通俗形象,上口好记,但也容易让人误以为,野猪湖曾有野猪出没。

  名字是湖的符号。野潴湖着一“潴”字,俗中透出一份雅,让人联想到,这是一片野性的水面,事实也确是如此,其在孝感市属野湖(未经开垦),面积最大;野猪湖则透着大俗,以猪的憨厚可爱,让人感到亲近,且野潴湖形也颇有猪状,肚大圆方。两者各有特点,难分伯仲。采访沿湖周边村民,他们觉得叫野猪湖更顺口。以此论,作为一个乡村湖泊,以俚言口语呼之,叫野猪湖似乎更好,更有泥土气息和乡村风味。

  稗野

  野湖必有民间稗史传说,何况野潴湖。

  孝南区文体局干部、作家胡仕奇,对当地的民间传说十分熟悉,整理收录了很多野潴湖资料,最靠谱的当属以下一则。

  相传王母娘娘常年深居天宫,有一天,她来到瑶池,见小女儿七姐独坐池畔,似有不悦之样,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便想带爱女外出散心解闷。一时也不知去往何处,但见瑶池在目,突然想起人间奇观云梦泽。于是,王母娘娘扯下一根瑶池仙草,当作马缰,顺手一指池中小白龙,小白龙旋即化为一匹骏马。

  母女俩趁着暮色,很快到了荆楚地界。只见云梦泽水域浩浩荡荡,连绵千里,气象万千,其中一汪清水碧绿可鉴,深不可测,紫气缭绕,犹胜瑶池。母女俩见此美景,喜不自胜,当即决定就此戏水沐浴,以解一路困乏。

  她们降落祥云,步入水中。刹那间,碧波幻出万千金霞,光芒四射。仙气惊动了此处修炼千年的野猪精。野猪精在水中乱窜,一时间波浪翻腾,浊水四起。王母娘娘受此惊扰,兴致一扫而光。白龙马嘶吼一声,朝野猪精飞奔而去,野猪精浮出水面,与之厮打起来。白龙马一不小心将头顶一颗夜明珠失落水中。王母娘娘大怒,凌空跃起,将手中仙草抛向野猪精,野猪精一声嚎叫,滚落水底。

  后来,人们便把野猪精作乱的水域称为野猪湖。

  狂野

  野潴湖西南侧有个毛陈镇,毛陈镇有个北泾咀村,小有名气。这里的“北泾渔歌仙人调”,悠扬动听,一度风靡野潴湖畔。当年众歌相随,渔歌互答,呈现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不过,别以为野潴湖总是这么和详安定,那就不叫野潴湖了,野潴湖的野性从来就是随性释放的。

  北径咀村二组64岁的丁宏灿、68岁的丁建安是其见证者。

  往事历历浮现在两位老人眼前。当年的野潴湖长期被丁、程两大家把持,其他临湖的20多个异姓来此捕捞,只能偷食,一经发现,便会遭到惩罚。丁、程两家的争斗尤为惨烈,1920年前后达到高峰。有道是“人不凶守不住码头,人不恶守不住湖泊”。丁姓蛮野,在一次大规模的争斗中,用土铳打死了对方8人,对方也重伤了丁姓两人。死人要抵命,官司打到县衙。超大命案,县太爷只得率员亲往调查处理。案件简单,致人8死者自然在劫难逃。县太爷看出两家争斗都为野潴湖之利,于是多方斡旋,丁姓为保人命,只得步步退让,将主要湖面悉数出让,只给自己留下一些边角余料,仅占得湖边72个小湖汊子。

  当年,野潴湖上凶案也时有发生。孝南区公安局干部周安新撰写的《野猪湖疑案》,讲述的是野潴湖畔炸油条铺子里发生的杀人案,为了抢一点钱,伙夫杀死了炸油条的,将尸体背进厕所掩藏。情节凶险,手段残忍。当年野潴湖边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蝇头小利,居然对小生意人痛下杀手,令人唏嘘中叹喟。

  解放后,野潴湖收归国有。时间抚平了伤痛,岁月风化了仇怨。丁程两家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开始和睦相处,并互有友好往来。成立国营渔场后,两家在湖上集中捕捞,按量提成,相安无事,各凭本事赚钱。

  原野

  6月下旬的阳光和着微风,在野潴湖清澈的水面上,荡出层层涟漪。野潴湖给采访组带来了惊喜。

  习惯了投肥,对水质不抱多大希望甚至有些麻木的我们,在不大真实的氛围中,突然感受到欣喜,像打了一剂强心针,整个人变得兴奋起来。一直陪同采访的孝感市水利局水电科长徐劲,从来就不回避当地湖泊的问题,这回带着自豪的口吻对我说:“别的湖我不敢说,野潴湖我不吹牛,你自己下湖去闻去摸。”多次陪同采访孝感的湖泊,他从来没有这样有底气。他当然知道,只要我们往湖边一站,观其色,闻其味,一个湖大体的生态状况昭然若揭,再怎么掩饰都是多余的。水的颜色和气味说明了一切。

  野潴湖没有让人失望。

  远观大湖,没有围网和筑堤。在湖边滩头逡巡良久,俯身贴近湖面,用力吸吸鼻子,再用手去抚弄湖水,徐劲所言不虚。

  启船处,湖边的片片芦苇迎着热风起舞。只看此湖的芦苇,便与别处不同,别处都是浅浅的,黄绿相间,半米不到,像几根稀松头发耷拉在头上,倒伏在滩头。野潴湖的芦苇,起码过两米,繁茂青葱,成片成行,船行其间,那真是一苇障目,别有天地。无疑,野潴湖的芦苇成了其生态的一种标签,得益于良好的水质和安静的原生态状况。

  船绕湖行进,居然没有发现一家工业企业,村庄农舍皆不临大湖,只是在小垸小汊中成片连绵。好个宁静的野潴湖。

  在经济狂热驱动的时代,在湖泊遍地的开发中,野潴湖为什么能够不被人打扰,保有一片平静的原野?为什么能在喧嚣的都市旁,在不太平静的乡村中,怀着一种原始的野性,默默流淌,展示出迷人的魅力?一定有答案。

  湖面养殖承包人岳彦雄虽不善言辞,但他对记者讲了最最重要的一条:不准投肥。他下面所有的分承包人,都与之签订合同,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置,甚至取消其承包权。他的上级是养殖场总场场长杨靖康。杨介绍,湖面承包由岳彦雄牵头,共30人经营,岳代表承包头和总场签订的合同中也明确规定:不准投肥。

  这看似简单的四字承诺,其实极难,需要抉择者的勇气和坚守。一般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特别是鳙(花鲢,湖中主要鱼种)对水质要求不高,不投肥便长得慢,生长周期长,会影响收成;但不投肥的好处是鱼质好,能卖好价钱。野潴湖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的鱼销往全国各地,俏得很,我们都吃不上呐!”杨靖康下面的介绍,证明了坚守一定会带来丰厚回报。

  据透露,每到销鱼季节,有全国各地的5个单位长期订购野潴湖的鱼,都在百万斤以上。荆州乃湖泊众多之地,鱼产丰富,可荆州的林老板每年要订购野潴湖200多万斤鱼;成都的毛老板,每年冬天要组织十几辆卡车,浩浩荡荡开往孝南区野潴湖,一直等装满后再打道回府。这里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具体高多少,杨靖康只说:高出不少,收益相当可观。

  一个安静的野潴湖,值得我们去品读和思考。原来在繁华之外,也有开在原野上的幽兰,独自绽放着迷人的风采。野潴湖,静静的野潴湖,希望你总是保持那种野性,不要被世人打扰。就像我们,造访之后,静静地离开,让你的一泓碧水,静静流淌在我们心里。

  湖边拾贝

  北泾渔歌悠扬动听

  北泾咀在野潴湖西南侧。旧孝感县志记载:北泾咀地当河湖沟渎之中,老环河经县城后出陈八埠,至北泾咀与杨马湖(王母湖)、朱湖、蒲湖(野潴湖)、白湖(白水湖)诸水汇合,春夏水涨,烟波浩渺,一片泽国。旧时为渔人出没落脚之处。每当清晨和黄昏时候,红霞满天,水天相映,渔人横笛,众歌相随,罾网并举,渔歌互答。歌为长词短调,悠扬动听,有“北泾渔歌仙人调”之誉。

  时北泾一名士填有《浪淘沙·北泾渔歌》词:“一叶连渔家,水上生涯,船儿泊在浅滩。欸乃几声璇浪处,叫破烟霞。唱过白频洼,转过芦花,长词短调似胡笳。歌罢大江东去也,雨霁风斜”。

  传说·故事

  野潴湖 九十九个凼

  “野潴湖,九十九个凼,哪个摸准了当皇上。”

  这首歌谣,在野潴湖畔流传了几百年,人们在野潴湖里摸了几百年,大大小小的凼子成百上千,摸了又摸,始终没有人当皇上。

  相传,王母娘娘收服了野猪精后,见野潴湖两岸因长年水涝,满目凋零,毫无生机,起了恻隐之心。娘娘略一思忖,托了一梦给当地一位最受人尊敬的老人,唱道:野潴湖,九十九个凼,哪个摸准了当皇上。唱罢,王母娘娘回到天庭。

  老人一梦醒来,把这首梦中的歌传唱给左邻右舍。由于大家十分敬重这位老人,认定老人不会说假话,天一亮,大家划的划船,带的带网,来到湖边,脱了衣服下到湖里去摸凼子。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