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赤红”倒得太快了!--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暴风赤红”倒得太快了!

2013年07月30日14:35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暴风赤红”倒得太快了!

中国机甲战士第一个出战

俄罗斯机甲战士随后落败

片中的高科技元素很炫目

美国机甲战士成为幸存者

  羊城晚报记者 王正昱

  好莱坞3D科幻巨制《环太平洋》明天将在全国公映。从昨日的广州媒体试片场来看,该片整体反应不俗,只是早前被片方大肆宣传的中国机甲战士“暴风赤红”在影片里基本沦为“打酱油”的角色,出战两分钟便早早地倒下了。幸好,这并不影响《环太平洋》成为半程暑期档里最值得关注的大片,它甚至能把宅男吸引到电影院。

  如果你是宅男

  颤抖吧,“新世纪福音战士”成真了!

  很少有电影能把整天守着漫画和游戏的宅男引出家门,但《环太平洋》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虽然剧情主要描述机器人大战怪兽,但请不要立马联想到低幼的奥特曼和哥斯拉。《环太平洋》里,有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机甲战士,他们的平均身高达到70米,重量50吨。操控这些机甲战士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驾驶员,操控方式则是让人类和机甲战士的神经同步。这个设计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如出一辙,只是“福音战士”里的机甲只能一个人操控,而《环太平洋》里的机甲“贼鸥”则是由2到3人操控,而且操控者之间也要实现神经互联,才能保持动作协调。影片一开场,就给宅男们来了个记忆回放,一段长达5分钟的机甲穿戴过程,足以让《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粉丝们激动不已,脑子里马上展现动画片中“绫波丽”登上零号机的画面。在剧情上,《环太平洋》因为设置了操控者之间的神经互联,所以比起《新世纪福音战士》更富戏剧性,可以套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如果你都能看到别人在想什么,你就再也不会去交流了。”

  如果你是军迷

  扼腕吧,中国机甲战士倒得太快了!

  《环太平洋》里的五个机甲战士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该片在内地公映前,片方特意公布了几张中国机甲“暴风赤红”的海报,而它的驾驶者人数也是最多的,达到3人。这三位机甲操控者由华裔三胞胎刘智福、刘智满、刘智堂饰演,三位扮演者自小在加拿大长大,是中越混血儿,目前活跃于加拿大模特、广告界。虽然影片把机甲部队的总部设立在中国香港,主战场也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湾,但中国的机甲好像并不太争气。当巨型怪兽从海底冲出来,“暴风赤红”第一个正面迎敌,其独有的三臂设计是几个机甲里最先进的,可惜在与怪兽打斗了不到三个回合,“暴风赤红”就被斩落马下,三兄弟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打酱油”。这一情节与片方最近大肆宣传的中国机甲如何威武的口径大相径庭,惹来影院里哀声一片:“中国的机甲倒得也太快了吧!”其实,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结果不难猜到——美国机甲“危险流浪者”的两位操控者才是最后的幸存者。

  如果你是影迷

  震撼吧,“变形金刚”已经成为浮云!

  关于机器人打怪兽的故事,80后的观众应该从小就耳濡目染。近年,随着《变形金刚》的火爆,在银幕上看见儿时动漫中的机器人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从《环太平洋》的制作来看,不管是视觉特效,还是机器人的CG制作,都比《变形金刚》酷得多。比如在机甲战士的准备过程中,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机甲内部的结构,每个关节的连接都能活动自如。还有机甲战士与怪兽的对战场面,从海里打到陆地,两个70多米高的巨型物体在香港的街头肉搏,踏平高楼无数,码头上的集装箱成了机甲战士手里的“砖块”随意扔。《环太平洋》的可看性还在于:这些机甲都是由人类操控的。作为一个专业影迷,即便你不了解什么《新世纪福音战士》,《环太平洋》也能满足你最夸张的视听享受欲望。

  如果你是路过

  去看吧,暑假终于来了部真正大片!

  如果你既不是影迷,也不是宅男,只是一个在影院门口犹豫着不知道该看什么才好的“路人”,《环太平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7月初开始的暑期档,国产影片蜂拥而上却良莠不齐,而不少在北美火爆的暑期档大片却无缘进入中国市场,让不少影迷抱怨“没看到一部像样的好莱坞大片”。直到上周末登场的《速度与激情6》以及即将公映的《环太平洋》,才让这个乏味的暑期档有了一点起色。与《环太平洋》1.8亿美元的投资相比,该片目前在北美的票房遭到冷遇,有影评人分析,北美观众可能不太熟悉机甲战士这种源自日本漫画的情意结,所以亚洲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将成为该片的主要市场。难怪该片导演特别注明:“谨以此片献给怪兽大师雷·哈里豪森和本多猪四郎。”前者是电影视觉特效的先驱,后者是被称为“怪兽之父”的1954年电影《哥斯拉》导演。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