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剧场要上演动漫传奇主体大片
今年9月份,里,一部由娅米和欢乐豆领衔主演的3D动漫传奇主题大片《美味向前冲》,将在海天工业游的第8站“海天剧场”全球首映。影片中,游人将会在娅米和欢乐豆的带领下,身临其境般畅游美味、奇幻的阳光城堡,探寻“一颗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的奇妙之旅”。
2.娅米公仔玩具和小礼物在海天小屋等你
在最后一站的“海天小屋”里,游人可以用手中的门票兑换由娅米精心准备的海天心意礼物。在那明丽的色彩环境中,游人怕要不自禁流连在海天小屋的缤纷货品中。那么,尽情SHOPPING吧,在把娅米公仔玩具带回家的同时,也把海天对你拥有美味与快乐的祝福一起带回家吧!
在当今,海天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海天调味品以酱油为龙头,包括蚝油、调味酱、食醋、鸡精、复合调味料等系列共200余个品种。海天在丰富中国美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以丰富的口味、多样的选择,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形成新的销售增长点,海天调味品不仅畅销全中国,还远销全球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让我们再来回头想想在“娅米的阳光城堡”入口处所看到的景象,一条亮眼的装饰带在地面上延伸。娅米说,这条装饰带寓意着高明所在的纬度与北回归线极为接近。事实上,高明热量充足,每年太阳从这里直射两次,这里的确非常适合酿晒酱油。那么,娅米想要问大家,高明直抵北回归线,是不是海天选择落户此地的原因呢?
全长69.1公里的西江佛山段,北起三水,在流经高明、南海后,进入顺德。水量充沛的西江,含沙量仅为长江的1/3,成为其西岸高明丰富水产资源的摇篮。以出产地而闻名的西江虾,体型虽并不健硕,却因肉质甜美而成为众多西江水产中的佼佼者。资深本地食家说,个头小而略黄的西江虾,在沙地上长大,论性价比要高于在石头地上长大的青色西江虾。
但总的来说,西江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小不同的双钳。那只大钳正是因为虾儿要在湍急的江水中扣紧河床觅食,才变得格外粗壮。吃虾,原本菜式多样,而吃西江虾只有两种正宗吃法,那就是白灼或清蒸,后者俗称“虾仔蒸河虾”。依蒸食的法儿,上笼三分钟后即可食用。吃的时候,食客一边徒手剥虾壳,一边蘸着小碟混着蒜蓉的酱料,口味清甜鲜美。
碧江千里,锦鳞青甲跃龙门。西江河鲜的鱼系列里,以鳊鱼、钳鱼、边鱼最出名。吃西江的鱼,也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工序,只要加入姜、葱、红椒清蒸,出锅后再倒入秘制酱油,便能勾连出其原汁原味的清淡鲜美,入口鲜嫩软滑,有种干净利落的爽快风味。
此外,除了流经高明东部边缘的西江外,高明河横贯境内东西,其间水库众多,水质良好,也同样盛产河鲜。就拿山泉水里出产的石鲶来说,它模样酷似鲶鱼,但身形苗条而小巧,只需清蒸后淋上蒜蓉、豉汁,或油煎后再蒸食的简单烹制,就被赋予了别样的风味。石鲶除冬季外,三季都有,吃货们并不难寻得到。
溽暑季节,何处去消暑?答曰:得水者,得清凉。敬请留意《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将陆续推出系列介绍,带游人去发现深藏于“广佛后花园”高明的清凉美景。这里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可谓是消暑宜人的好去处。在领略亲水乐趣的同时,笔者还将向游人推荐高明本地一系列好吃好玩的地方。让游人的这个夏天,过的自在清新。
【篇首语】
缤纷 ·山水怡情 之 美食篇
才下江岸戏鱼虾 又登高峰采山珍
西江虾、山坑鱼——
进入高明的盛夏,是品味高明的热季。高明味道,在这片沐浴着南亚热带气候阳光风雨的山水中孕育着。高明美食,因其取材于乡土的食材、濡染着当地特色的民俗,而在不变与变化的味道转化中传承延续。或者,你可以从这个由味蕾最终体验的世界里,再来回味下高明,来探寻下养育世代高明人的那山、那水和那乡亲乡情。
好江好水产清甜鱼虾
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边缘的高明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6℃,长夏无冬,春秋相连,阳光充沛。其境内西、南、北三面均环山,整个地势大约是西南向东北、自高向低倾斜的狭长地形。这样丰富的山川林地资源,孕育了富有特色的山珍野味,加上高明本地美食家烹制,那看似并不稀有的山猪、蕨菜,都被调制出特别的高明味道。
秋凉时,春季出生的山猪恰好初长成。深山的食物日渐减少,山猪下山寻找番薯之类的农家果蔬充饥。高明的农人放下农忙的锄头,在山地里埋下捕猎夹子,地上撒上落叶,为这难得的美味铺设好了圈套。高明山猪肉质细嫩,只需起个油锅,稍加煸炒,添水后加入生姜和本地人俗称的“清补凉”(即党参、枸杞、红枣、北芪等几味配料),加盐、酱油和少许糖,煲熟后即食,那味道足可满足最挑剔的味蕾需要。
山猪肉如再配上同为山珍的野生木耳或西水菌,那肯定会让吃货们“食过翻寻味”。其中,西水菌在一年中仅五月份的雨水之后可得,无论煲汤或打边炉用,都是上品。凡有竹林的山地,才有可能找到西水菌,这个习性只有具备多年采摘经验的高明人才识得。更令人称奇的是,西水菌除了肉质鲜美外,还有安神的功效,食后必有个好梦等着众位食家。再以山中出产的野蜂蛹为例,7月至11月中间,酒楼会根据食客订单,从农人手中买来装满了新鲜蜂蛹的蜂巢,现取出白色蜂蛹,以开水泡至金黄色,下温油清炸,撒上椒盐,就可以吃了。而那蜂巢里不多的老蜂,则被拿来泡酒,一年后始成安神祛湿功效。
遍布高明各处的山泉以及丰富的雨水,为本地蕨菜提供了生长的营养。本地有名的明城大昌酒楼的夏师傅在采购蕨菜时,还会专门打听蕨菜的产地是否有山泉流过。他说,泉水很重要,好水滋养下的蕨菜才较少有苦涩味道。资深吃货说,最挑剔的食客还会用山泉活水,长时间冲洗蕨菜,来达到去苦涩的功效。烹饪前,夏师傅通常先将蕨菜放入有白醋的开水中泡过,随即捞出后再浸入冰水达4小时,并用牙签分拨挑成细柳儿备用。之后以酸菜汁或豆豉、蒜蓉清炒,或凉拌,口味俱佳。
山猪肉、西水菌——
苍郁山林出肥美山珍
在高明,美味藏于农家。有农庄的地方,就多有以木瓜浸鸡为招牌的农家菜。外地人品尝高明人看来寻常的这道菜,特别会对那坐在瓜棚炉边的乡间风情念念不忘。这菜取材简单,不过果园里就地摘下的新鲜木瓜和自养的走地土鸡,配以煲汤常用的“清补凉”,以炭火烹出“甜味”即可食。食后,再在汤锅中下入时蔬,吃的全过程都那么单纯酣畅。
此外,有几道在外地人看来稀罕的秘制农家菜很有必要推介。被高明人称为“七寸”的猪大肠头,经过去油、打结和下煲炖煮几道工序后,就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得一雅号“白灼七寸”。明城大昌酒楼的夏师傅介绍说,打结的工序在外行人看来好比变戏法,50厘米长的猪大肠经过熟手的翻弄,就有了层层叠叠的折纹,加盐、葱、姜、胡椒粉炖煮90分钟后,切片上盘,蘸着酱油碟,外观好看而内里香气浓郁。
另有一道名为蕉荡的炒菜,食材竟是香蕉的花蕾,是夏季里才有的特色美食。紫红色的香蕉花蕾经切丝、盐腌后,榨出汁液后放入冷水,经过至少4小时的浸泡,用蒜头、辣椒、肥肉丝清炒即告成功。舌尖上的高明,让人看到了高明人信手拈来所变化出的种种美食文化与风情。
木瓜浸鸡、白灼七寸、蕉荡——
全收入招牌高明菜菜牌
与单纯以食材命名的小吃不同,高明濑粉的“濑”字,因为取义于“水从细沙上流过”这个动作,而获得了被巧手点化的灵气。从开粉工序中获得十足韧性的米浆,流过口阔底小的七孔粉瓯,滑入欲沸未沸的“虾眼水”煮熟,再受冷水浸泡,濑粉才一并具备了爽滑柔韧的口感和细腻光滑的粉质,有幸能进入最挑剔吃货的口中。制作濑粉的粘米粉取自生长期更长的晚稻。只有经过4个月的生长成熟,粘米才会积累足够的粘性。然而,太粘的粘米并不适合做濑粉。所以,在粘米十余个品种中,其实只有青阳粘、泰山粘、汕粘、七季早等几个较粘的品种适合。
以资深吃客亲赴高明农家的考察经验看,最地道的高明濑粉与中山、东莞等地的濑粉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其从食材到配料的选择,都出自当地乡土的种养和捕获,显现出朴实无华的风格。每年11月后,村人都有把新收获的晚稻杵粉晾晒,放入坛中储藏的习惯。一年中的这一切辛劳都是为了在嫁娶、升学、中秋、年夜的喜庆中能吃上一碗濑粉。濑粉背后,还有段故事玩味。相传,濑粉是善种水稻的古代高明瑶人传给汉人的食物。特别是到了明代时,瑶汉混居,瑶人住山上,汉人住山下,交流更为紧密。此后,尽管瑶人南迁,但濑粉还是流传了下来。
同样历史悠久的高明特色小吃还有角仔。高明角仔以粘米粉做皮,并分别以腊肉、猪肉、沙葛、花生芝麻或咸蛋等做馅料,或下锅油炸,或上笼蒸,外观和口味各不相同。而外形各异的角仔也由此得了不同的寓意,所谓“金元宝”,“银元宝”,“抱金银、财满屋”。食角仔,据传是起源于高明更合的民俗,已有500多历史。而更合的数十个村子,食角仔的时间各有定例。从农历二月初一到十五,流行行神食角仔。而不少村子还会在春分那天食角仔,这一天吃的角仔又被称为“春分角”。在更合的朗锦村里,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的食角仔行大神最为喜庆,气氛甚至浓过春节。到时候,村里的老老小小齐齐一堂,在外工作的也会赶回村里,一同求个团圆。
让高明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本地裹蒸粽。高明裹蒸粽外形为四方枕形,个头大而分量沉。高明裹蒸粽的馅料为糯米、去皮绿豆和猪肉三样。那绿豆要用石磨去皮,用水浸泡。猪肉则选五花的,拌入盐和五香粉研制至少两小时。糯米则要洗净后,加入盐揉匀备用。主妇包棕时,依次装入备置的糯米、去皮绿豆和五花猪肉,下锅煮足8小时才可食用。而包棕时,一大要领是要用水草扎得结实,这样下锅煮时没有水渗入,味道才会香浓。家庭自制裹蒸粽重过半斤与八两的可是司空见惯。这么大的粽子,一人一次独食可谓难事。老人们说,之所以分量做的这么沉,是为了在大年初一和端午两个节日里,家人分吃以求团圆和美的彩头。
濑粉、角仔、裹蒸粽——
样样特色小吃凝聚乡土情
缤纷 ·山水怡情 之 寻味篇
阳光城堡里与娅米探寻
高明美味的秘密
◆酱园古风
海天,中国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溯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其工艺讲究、口感醇厚的酿造方法领先同侪。酱园古风,是对三百年前“佛山古酱园”的生动再现。手持各种劳动工具的1:1人物造像,在大型壁画的配合下,实景还原了当年井然有序的古法酿造酱油场景。
游人踱步其中,仿佛目睹了从收豆、选豆、煮豆,到种曲、制曲、发酵、出油的酿造工艺全过程。酱园古风甚至还以雕塑模拟了佛山古酱园产品远销海内外的历程。
◆极速灌装
极速灌装景区展示了号称全球酱油生产最高水平的“海天全自动智能化极速灌装线”生产实景。隔着巨大的玻璃幕墙,游人可以俯视百米长的生产车间里那多达10余条的生产线。这里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单条灌装速度最高达每小时48000瓶。
◆立体彩仓
海天立体彩仓是调味品行业内唯一的现代化大型立体仓库。该彩仓身披绚丽的彩色格子外衣,外形设计上模拟魔方造型,别具时尚风姿。游人探究立体彩仓内部会了解到,这个总占地10400平方米、高30余米的大型建筑可以存储调味品成品38000吨。
◆尖端品控
在这个拥有中国调味品行业认可项目最多最完善的海天国家认可实验室里,游人可以看到遗留的试验检测设备,更可以零距离体验到海天品控人员如何坚持“把控好每一滴酱油的放心品质”。
◆旋转圆盘
旋转圆盘景区展示了决定酱油品质的关键工序——制曲的过程。海天塔式圆盘制曲工艺所采用的大圆盘,每个直径达20米,高7.25米,重达4吨,占地面积达300平方米。据了解,一个制曲圆盘的一次制曲量,就相当于一个普通酱油厂一年的产量。
◆沐光之谷
沐光,这个好听的说法,恰当地说明了海天酱油阳光酿晒的过程。在总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玻璃晒池屋和发酵罐区域,鲜香的酱油原料以壮观的阵容,在天然发酵的过程中沐浴着北回归线的阳光。
◆3D美味乐园
对带着孩子的家庭亲子团来说,有的看,有的吃,当然更要有的玩。在长达100米的空中连廊中,海天特意为游人开辟出一条创意十足的3D美味乐园。与美味有关的3D画作,以酱油超人、功夫熊猫等诸多可爱形象和场景,让游人与奇妙美味动感零接触。
◆产品天地
这里是娅米的厨房。游人可以从巨大的展柜上,看到海天已拥有的生抽、老抽、蚝油、酱料、醋品、调味汁、麻油、鸡精等八大类200余个规格品种的产品。这里,海天还特别为游人开辟一块品尝美味的小天地,游人可以免费品尝到海天产品烹制出的美味小吃呢!
海天工业游项目,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海天(高明)酱油城为依托建立的省级示范工业旅游景区,总投资3000多万,建成总长度1600多米的工业游线路。该项目以“娅米的阳光城堡”命名,是用英文中美味一词(yummy)的音译名字,赋予了海天(高明)工业园——这座坚持传统酱油阳光酿晒工艺的阳光城堡,以美味的独特内涵。
在全程3公里环绕整个厂区核心功能区域的空中走廊中,游人将会在模样可人的卡通形象“娅米小姐”的“引导”下,依次观摩17个串联景点所组成的美味童话世界,探秘有关美味的智慧与结晶。游人漫步其中,便可分别通过生产实景展示、3D影院与绘画、实景造像与全息影像等不同方式,近距离全景体验海天酱油的酿造工艺。下面,让我们到“娅米的阳光城堡”里,对工业游项目精粹“海天八景”先睹为快。
【娅米的思考题】
【特别推荐】
高明绿博会
红焖高明山猪肉
高明特色小吃角仔
海天工业游
高明
高明
绿博会现场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