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杨兴乐)昨日中午,央视《新闻30分》播出《广东江门:无视教育部规定一纸通知换教材》,新闻称,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学秩序,下文要求2013年秋季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江门却“顶风”要大面积更换初中英语教材。昨日下午,江门市教育局接受记者采访称,两套教材并存带来诸多教学弊端,“好中选优”整合统一使用一套教材是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
央视报道
为何以使用量不到10%的教材,替换掉使用量超过90%的教材?
央视报道称,江门市三区四市共有195所中学,市里推介了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仁爱版”和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的“外研版”两个版本供学校自由选择,六七年来选择“仁爱版”教材的有184所学校,选择“外研版”的只有11所,经过会议,184所学校将在秋季初一年级更换英语教材成“外研版”,有受访知情人称“定调定得太厉害了,让我们整合,没有重新选”;1个小时的会议后,结果是“用使用量不到10%的教材,替换掉使用量超过90%的教材”,并且立即在网上进行公示。
整合原因“仁爱版”被整合是众望所归!
江门为何存在两套初中英语教材?这还得从教改说起。2003年以前,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的孩子都在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学习。2003年的教学改革打破了这个体制,多家教育出版社可以出版教材,按顺序审批进入教育部的目录。“江门市200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小学3年级开始的英语教学,到了2008年这些学生开始升上初中,多种教材并存的矛盾开始激发”。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吕锦文向记者细说缘由。
2008年起,江门初中英语同时选用了外研版和仁爱版两种教材。“几年来不同版本教材并行,给教学管理、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和与外市交流带来很大麻烦,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希望全市统一使用其中一套英语教材。”吕锦文说,江门初中英语教材选用小组在较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后提出“关于统一整合江门市初中英语教材情况的说明”,该说明提出,课改之初,江门市各阶段英语教学及师资水平很不平衡,因而选用了两套教材,如今江门高考英语综合实力排名在广东省稳居7到8名。“要想更上一个台阶,必须倒逼初中的英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优良率”,“我们认为,仁爱版的初中英语从A B C 的26个字母开始教学,重复了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造成课时浪费,有必要全市整合统一使用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
为什么被整合掉的是“仁爱版”?“统一整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具体原因,一是在两个版本‘好中选优’,仁爱版的初中英语教材经常变动出版社的名称和地址,好像处于很不稳定的出版状态,同时,仁爱版的教辅等教学资源价格比较昂贵,给学校、家长等增加负担”,吕锦文说,另一个整合原因则是,今年省教育厅5月21至27日在网上公开的可选用的初中英语教辅材料目录中没有仁爱版教材的配套教辅。“如果继续使用仁爱版教材,而没有合法教辅配套使用,将会让江门的英语教育陷入困境。”“其实这几年江门初中英语教学早就提出这个问题,今年刚好得到这样一个契机。”
记者也了解到,教改后江门初中最初采用的是外研社的教材,但是该教材在2008年前后曾有一年被排除在省教育厅公布的选用教材名单之外,于是当年不少学校开始转用“仁爱版”,而在2013年省教育厅公布的初中英语教材名单里,“仁爱版”继续存在,只是在教辅名单里只剩下“人教版”和“外研版”的各5本教辅书入围。
操作过程整合教材过程合法合规严格操作
江门教育局在6月19日召开了“2013年秋季初中英语教材选用工作会议”,经过充分的研讨后,与会各委员一致赞成从2013年秋季开始,全市七年级学生开始统一使用外研社版本英语教材。
央视报道中,6月19日被通知到教育局开会的恩平黄冈实验中学英语老师,正是江门市初中英语教材选用小组七名成员之一,记者从当天的会议记录中看到,她和另外6位来自初中一线教学的学科小组委员畅所欲言,表达了对江门市过往两种教材并存的看法,及充分讨论了不同教材在现实教学中的优缺点,最后对江门市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必要性达成共识,7人一致举手表决同意:从2013年秋季开始,江门市所有七年级学生统一整合使用外研社版本初中英语教材,但必须附有外研社的STARTER(起点册)以便帮助部分学生从英语零起点有效过渡到七年级英语学习。该记录附有7人亲笔签名。
会后当天,该决定即上网公示7天;6月25日,江门市将《关于江门市整合初中英语教材的报告》及2013年江门秋季教材选定工作方案一并报送给省教育厅办公室备案,“打报告前我们电话请示了省教育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得到同意后按程序严格操作,整个过程合法合规。”据介绍,珠三角目前只有江门的初中仍在大规模使用仁爱版,“其实去年广东省内已经出过一次类似的媒体报道事件,被整合掉的也是仁爱版的教材”。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