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查处批发市场销售的“三无”吸管。
“‘三无’吸管”追踪
昨日,南方日报刊登了《批发市场“三无”吸管横行》一文,曝光了广州市面上流通的不少吸管多为无标示使用材料、无厂名、无厂址的“三无”产品。该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很多市民震惊于市场上居然充斥大量“三无”吸管。同时,报道也引起了广州工商部门的高度关注。昨天一早,广州市工商局即迅速行动,对一德路批发市场和南泰批发市场的所有售卖吸管的商家进行了大检查,查封了一大批“三无”吸管。广州市工商局还将对全市主要日用批发市场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问题吸管。
经过进一步走访,南方日报记者发现市场上“三无”吸管在使用和销售环节均比较常见。那么这些吸管是用什么原料制作的呢?他们对人体又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对此,记者继续展开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吸管多使用非食品级塑料。
工商检查商铺都在卖“三无”吸管
昨天一早,广州市工商局的多名工作人员走进一德路市场和南泰批发市场,对售卖吸管的经营户一一进行了检查。市工商局发现所有的商铺都存在售卖没有厂名厂址等相关标志的“三无”吸管。对于这些“三无”吸管,经营户根据工商要求,立即进行了下架。一名经营户称,他们直接从厂家进货,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三无”产品,以后进货时他们会更加注意的,不会再销售“三无”吸管了。
在现场执法的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食品相关产品在外包装上,必须有QS标志,并按照国家法规标注相关的使用材料、厂名、厂址。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都属于“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不仅会对市场秩序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极大损害消费者本身的利益,“三无”产品无法确定源头,更无法保证质量,其中劣质产品居多,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维权也十分困难。因此,“三无”吸管虽小,但危害却不小。
正因为“三无”产品的危害大,更需要消费者的监督配合监管。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遇到这种三无劣质吸管在销售、流通,可向属地工商部门举报,或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工商部门会根据举报线索,及时予以查处。广州市工商部门表态称,对于“三无”吸管的态度,工商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广州将对全市进行问题吸管的专门查处。
据介绍,看到本报报道后,市工商局十分重视。市工商局要求有关分局立即对辖区内主要日用批发市场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问题吸管,对查实的销售“三无”吸管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从法律角度来说,对于“三无”产品,如果消费者买到,是否可退货?工商在查获后,该如何处理?辖区工商所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如查获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三无”产品,行政部门必须责令商户改正,进行下架处理。工商部门不仅查封了所有的“三无”产品,同时将这些产品送检,如果该产品经过检测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话,工商部门不仅是对其下架,还必须对其销毁。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买到“三无”产品,可到销售商处退货。
记者暗访吸管多使用非食品级塑料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德路的不少批发商从番禺区一家名为沙湾某顺的塑料厂进货。批发商们称,要是用食品级塑料制作的吸管,价钱起码要比目前市场价格高8倍以上,这些吸管都是工业塑料制成的,手感可能有点差,但用起来也差不多,只要不经过高温,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
记者联系上了这家沙湾某顺的塑料厂,这家工厂的业务经理称,厂里能生产的几种吸管样品,都是用一层简易塑料袋包装着,上面没有印上任何字样。像他们这种小厂,一般也就是生产这种散装吸管,直供奶茶店铺使用,吸管的来历都心知肚明,正规的编号、合格证肯定没有的,但是质量会保证,出了问题可以直接来找他们。
这名业务经理介绍,他们可以制作各种规格的吸管,哪怕是一种规格的吸管,用料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价格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像最细的这种吸管,质量最好的7分钱一根,最差的1分钱有交易,中间差了足有7倍。
据其解释,吸管的材料无非就是三种,食品级的塑料、非食品级的塑料和回收塑料,最好的吸管都是食品级塑料制作的,不但成本高,生产环境也有严格要求;差一点的塑料,说白了就是非食品级的工业用塑料,一般不经过高温是没什么问题的;最差的就是回收塑料了,这种塑料质量差,含的有害物质也多。塑料厂的价格主要都是根据原料来计算的,食品级的塑料一般要比非食品级的每吨贵3000多元,他们用的一般都不是食品级的塑料。食品级塑料生产的吸管成本太高,很难卖得出去。除了家庭自己用,一般的小店使用的都是这种工业塑料。不过他们可以保证,不像有些加工点,用的是回收塑料,那个太不安全,他们是不做的。
有业内人士称,《聚丙烯饮用吸管国家标准》中规定,吸管可以使用食品级别的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用聚丙烯材料生产的吸管不含有塑化剂,基本是安全的。但是用聚氯乙烯生产吸管就必须添加塑化剂,虽然标准同时规定了塑化剂的残留标准,但是肉眼难以识别。因为成本太高,只有大型的生产企业可以承受食品级别的塑料。而在简单包装上随意造假印上QS标志并不是难事,这样的劣质吸管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将产生很大影响。现在全国大约有200多家无证厂家和作坊生产一次性吸管。正规企业生产出来的合格吸管,因为价格因素无法打入批发市场,只能走超市渠道,这只占到所有吸管市场的一成不到。
世界最大的吸管生产商、义乌双童吸管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表示,中国优质的吸管产品大部分只能用于出口,小部分供应超市商场,根本无法进入集贸市场流通。东莞一生产商透露,有些厂家使用回收塑料制作吸管,为了掩饰废塑料的杂色,会给吸管染色,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
中山市有专门生产吸管的企业表示,其厂内产品有用食品级塑料的,也有用工业塑料的,二者批发价格相差至少用5倍以上。虽然是工业塑料做的,但手感不会太差、用起来也不差,只要不经过高温就不会闻出塑胶味。就算拿去抽检问题也不会太大,现在市面上的奶茶店、饮品店都是用的这种塑料管。而商家在进货时不会留意材质,批发价格是考虑的唯一因素。
专家提醒使用劣质吸管等于“吸毒”
使用劣质吸管,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据其介绍,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生产吸管的原材料应该是“聚丙烯”,也就是外包装上标识的PP材质。正常的PP材质可承受100℃以上高温,遇热是不会散发塑料味的。只有“三无”吸管遇热才会散发出塑料味。为降低成本,许多“三无”塑料吸管生产原料可能是工业级聚丙烯,甚至是回收的废塑料。在回收过程中,如果制作过程中杀毒处理不到位,这样制造出来的吸管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对于随处可见的劣质吸管,广州市消协呼吁,应该加大力度监管塑料用品的质量问题,坚决打击制售“三无”吸管的行为。同时,消费者对于问题吸管的忽视,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三无”吸管的横行。如果有消费者发现生产劣质吸管的场所,可以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称,不合格吸管含大量塑化剂,使用不合格产品其实等于在“吸毒”。聚氯乙烯材料一般含有大量的塑化剂,这种材料做的吸管,塑化剂容易溶解到饮料中。塑化剂进入人体很难分解,长期使用不合格的吸管,会造成性早熟、不育症、先天性胎儿畸形、孕妇流产等严重危害。他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不要让“三无”吸管流入市场。消费者自身在选择吸管时,也应避开彩色不透明吸管,去正规商场购买有QS标志的吸管,此外热饮最好不要用吸管。
营养学专家、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则表示,长期使用不安全吸管或会慢性中毒,特别是对肝肾的影响,最终可能致癌,因此应当尽量少用。如果吸管遇到热饮散发出塑料味,肯定属于问题吸管,因为正常的聚丙烯P P,可承受100℃以上的高温,遇热是不会散发塑料味的。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唐赛珍强调,一些无良的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牟利,往往会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废旧塑料,也很难保证安全卫生的生产环境,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一些致病菌。这种吸管在使用时,塑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之溶解在水中,长期使用会对人体的肝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尤其是经过高温烫过之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回音壁
广州市工商部门表示,感谢南方日报的监督,对他们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接下来,他们将有一系列措施对“三无”吸管问题进行管理。他们要求吸管经营户向上家索要营业执照和进货凭证,从根源上杜绝进到“三无”产品。同时,要求市场方加强对经营户的管理,工商部门也会加大巡查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招辨别劣质吸管
广州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提醒称,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应尽量不使用吸管,尤其在喝热饮时,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在高温时会析出。如确实需要,要严格按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同时他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吸管时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看。查看外包装,正规吸管外包装上应有QS标志,生产许可证号和卫生许可证号,同时还会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标明吸管的材质,耐热、耐冷温度等。其次看吸管是否有污点、杂质等,如有可能是劣质产品。另外,颜色越鲜艳的吸管安全隐患越大。
二是闻。闻一闻吸管有无刺鼻异味,如有说明可能是劣质吸管。
三是捏。如果吸管捏一下就发生变形且没有弹性,这说明是用比较薄的材料制成,质量较差。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成希 实习生 丁雨菲 查冠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成希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