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游北京故宫,游客不像如今这般拥挤。从天安门进去,入午门,再过太和门,站在开阔的前廷广场上往北望,只见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威严矗立在三层汉白玉台阶上,金碧辉煌,气势逼人。尤其是那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更是雄伟壮观,肃穆庄严。
然而这三大殿只是皇帝举行朝会和盛典的地方,仅作为皇权的象征。大清帝国权力日常运行的中枢,自雍正之后,就在养心殿和军机处。
养心殿在内廷乾清宫之西南,是皇帝起居听政、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而军机处则设在养心殿南面的隆宗门内,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军机大臣,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总揽军国大计。
因此,隆宗门的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干清门前广场西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红墙朱门,黄琉璃瓦顶,梁枋均绘大点金旋子彩画,门道可供车舆出入。
门内北侧为军机处值房,门外正西为慈宁宫。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部的主要通道,也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平时若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严禁擅入。
而在五米高的隆宗门蓝底红边金漆牌匾上,我却见有一支黑色的箭镞,深深地嵌插在金黄色的“宗”字的左旁,表示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
在大清帝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被称为“康乾盛世”,然而在盛世之下其实已潜伏着衰败的危机。到了嘉庆时期,由于土地高度集中,贪污贿赂盛行,政治腐败,再加上天灾接踵,民不聊生,矛盾日益尖锐,以教派组织为形式的民众起义此伏彼起。
其中有一秘密宗教团体名“天理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活动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带,其信徒主要是中下阶层民众和贫苦农民。
“天理教”首领是林清、李文成和冯克善,他们计划于嘉庆十八年秋起事,由林清负责打进紫禁城,占领北京,李文成、冯克善率部从河南、山东北上接应,一举推翻清朝统治。
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九月十四日,林清的部下陈爽、陈文魁等人带领二百多名精选教徒身藏武器,乔装打扮潜入北京,与城里的秘密教徒包括一些下层官吏和太监取得联络。
翌日,他们暗藏白旗和兵器,腰缠白布,兵分两路,同时向紫禁城的东华门和西华门发起突然攻击。西华门一路近百人在太监杨进忠的导引下,杀死守门卫士,冲入宫中。他们关闭了西华门,向北杀入尚衣监和文颖馆,一路横冲直撞,与宫廷护卫展开了白刃战,最后来到大门早已关闭的隆宗门外。
为何一向戒备森严的紫禁城,防卫如此不堪一击?原来嘉庆皇帝此时正在热河行宫避暑,大部分宫廷侍卫都在那里护驾,因此皇城防守空虚,给了天理教徒们可乘之机。
此时形势非常危急,有些教徒已杀到与养心殿一墙之隔的地方。内廷后宫里的王公贵族、格格后妃们因事发突然,又不知入侵者人数多寡,惶恐万分,乱作一团。护军统领石瑞龄准备逃跑,大呼“速备车乘,以备后妃之行”,午门守将策凌更甚,“竟率兵开门首遁”。
而进攻者方面也失误连连。先是准备进攻东华门的教徒,在门外由于和往宫中送煤者发生争执,一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见了实时大呼,守门卫士听见,急忙关闭宫门,因此进攻者只冲进了几个人,很快便被宫内护卫歼灭。被关在东华门外的大部分教徒,只得四散隐匿。从东西两路夹攻紫禁城的计划一开始便成泡影。
后是杀入西华门的大部教徒,不是抓紧时机直攻中枢要地,而是被太监杨进忠领去打尚衣监。只因杨太监以前与尚衣监的人有点小过节,怀恨在心,于是趁此机会公报私仇,却延误了突袭军机处和养心殿的大好时机。
皇亲贵族当然也有不怕死之人。正在上书房读书的皇次子旻宁,接到歹徒闯入宫中的报告,速取鸟枪、腰刀出门迎敌。此时隆宗门外杀声不断,箭镝横飞,几位武功高强的天理教徒手执利刃,正由门外廊房攀上高墙,试图闯入养心殿内。旻宁见状,在养心殿阶下举枪射击,连续击毙两名爬墙入侵者,压制进攻者的气势,稳住了阵脚。
正是由于旻宁临危不惧,深得嘉庆皇帝的赏识,把帝位传授给他,即后来的道光皇帝。
这时,闻讯从宫内各处赶来的护卫陆续云集,内廷才得以暂时安定。旻宁果断地采取多项紧急措施,一面急草奏章飞报远在围场的嘉庆皇帝;又严命关闭紫禁城四门,防“贼”外逃;再令各路官兵入宫捕“贼”,务求一网打尽。
左翼总兵玉麟奉令率火器营入宫,由中正殿夹道向南进击,起义者拼死抵御,双方在隆宗门外展开激战。由于寡不敌众,一些进攻者被杀或被捕,其余皆往南四散逃奔。火器营的士兵趁势堵住西华门,断绝了教徒们的出宫退路。
被打散的教徒有的跳城墙跑掉,有的潜伏在慈宁宫、五夙楼、南薰殿等处,继续顽强坚持战斗。直至傍晚,因为外援不期,敌我力量悬殊,攻打紫禁城的战斗以失败告终。
此役天理教徒英勇奋战,打死宫廷侍卫护军四十多名,打伤六十多名;教徒战死二十一人,被俘四十一人。三天后,在黄村等候消息的天理教大首领林清也被清兵逮捕。
嘉庆皇帝得到天理教攻打皇宫的报告以后,立即取消了赴东陵褐祭的安排,匆匆回京。十七日下了“罪己诏”,并亲自处理善后事宜,派兵搜剿、焚烧天理教的据点大兴县东董村与宋家庄等地。九月二十三日,他在西苑丰泽园审讯并处死了林清等人。
此后,清廷对其他被捕者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酷刑审讯,把三百多名参事者及其家属,分别处以凌迟枭首、斩绞、杖徒流刑及发遣边疆为奴等刑罚。
这次天理教徒攻打皇宫虽然失败了,但影响却极为深远:皇宫老巢差点被密谋造反者一锅端,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代皇朝中,这样的事件甚为罕见,实为一个皇权衰败之征兆,因此给清朝统治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很大的打击。正如嘉庆皇帝惊呼:此乃“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大清帝国也从此真的一蹶不振,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并逐步走向衰亡。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