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亮剑耀八桂 凝心聚力保食安--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红盾亮剑耀八桂 凝心聚力保食安

2013年06月27日06:56    来源:广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活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秀隆等领导驻足观看自治区工商局制作的食品安全宣传展板。

  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虹,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建荣在南宁调研,检查食品市场。

新时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广西工商队伍。

自治区工商局食品安全检查组开展食品市场检查。

六一期间,小学生走进南宁市工商局食品检测中心参观学习。

  蒋 倩 温新新 侯桂珍

  这些年,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加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利益驱使诱发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

  这些年,“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激公众的敏感神经,挑战公众的容忍底线。

  特别是近5年,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尚未杜绝,新的食品安全风险不断出现。违法手段花样翻新,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等面临巨大挑战。

  这一切,对肩负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任的工商部门来说,压力和考验可想而知。

  面对压力和考验,广西工商机关和广大工商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牢记使命、坚定履职、勇于创新,用“铁腕执法”创造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责任零事故”的业绩,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

  一直以来,广西工商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领导下,全力确保食品消费安全,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以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注重长效为主线,以实施《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抓手,在市场准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检验检测等方面下功夫,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提升食品监管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解决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十年磨剑锋自利

  2000年,广西工商部门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依法履行食品监管和消费维权的职责。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和实战演练,工商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

  十年耕耘结硕果

  10年间,广西工商局先后荣获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颁发的“央视3.15晚会12315热线工作”光荣册、“全国工商系统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发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位”等殊荣。

  红盾亮剑 铁腕治理食品安全顽疾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起,全区工商系统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5336件,案值3994.89万元,捣毁窝点65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200余件。

  提升老百姓食品安全感,必须严打食品违法经营行为。

  重典治乱 重拳出击

  “哪种食品不安全、隐患大就整治哪种,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就治理哪里。”

  针对食品市场的突出问题,尤其是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各级工商部门开展了流通环节地沟油、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儿童食品、酒类市场、非法添加等专项整治行动。

  查源头、端窝点,狠抓案件查处,加强科学检测,创新执法机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保卫战,始终保持对各类食品违法现象的严打高压态势。

  “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这是近年来广西工商部门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写照。

  端窝捣点 战绩显著

  多年来,广西工商系统一直高度重视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周密部署,全系统共查处地沟油上百吨。

  例如:贺州市工商局平桂分局根据群众举报,捣毁一处地沟油窝点,当场查获并依法销毁地沟油750公斤。

  钦州市工商局联合公安等有关部门,捣毁地沟油窝点,查获地沟油14760公斤,涉案总额17.51万元,依法处以当事人3.62万元罚款。

  百色市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捣毁劣质猪油窝点,查获劣质猪油41700公斤,总案值17.45万元。经依法抽样送法定检测机构检验,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查处大案 广获好评

  查获103万元无中文标识进口奶粉。2013年4月,根据群众举报,南宁市青秀区工商人员突击捣毁一个进口奶粉销售窝点,该窝点“蜗居”在居民区内,相当隐蔽。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无中文标识婴幼儿奶粉5097罐,案值103万元。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查获6万元过期食品。2013年3月,河池市工商局查处一起超市销售过期食品案。现场查扣过期鸡翅、鸭肉等速冻食品共计9299个,约96.5公斤,案值6万余元,依法处以当事人罚款14万元。

  查获9.2万元无中文标签进口红酒。2012年3月,百色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右江区江滨一路某红酒庄查获4种无中文标签的进口红酒。当事人始终未能提供上述酒类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检验检疫卫生报告》,涉案金额9.2万元。

  2012年,举全区工商之力净化儿童食品市场。查处儿童食品违法案件297件,捣毁黑窝点7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5件,取缔无照经营251户,查扣涉嫌商标侵权的香烟糖、虚假标注标签的不合格膨化食品以及三无、过期、变质等不合格儿童食品共计2.98万公斤。

  10年来,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打击效果逐年提升。一系列的专项整顿治理,打掉了以身试法者的嚣张气焰,赢得了老百姓的拍手称快。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无、过期、不合格食品大幅减少,食品无照经营户数量逐年下降,恶行累累的逃犯被移送公安机关予以严惩……

  频出重拳,打得违法者不敢下手;立体防控,防得违法者下不了手。

  完善长效机制 筑牢监管防火墙

  “引”字当头,建立层级监管体系

  各级工商机关建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机构按职责分工协作抓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和市场主体责任,系统内部逐级签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工商所与食品经营户签订承诺书,形成各辖区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以“防”为主,前移监管关口

  自治区工商局为全区1300多个工商所购置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各市、县(区)工商局配备有快速检测中心、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仪。

  日益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成为食品监管中的尖兵。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区工商系统共开展快速检测食品样品53.96万组,合格53.57万组,合格率为99.28%;抽样送检样品2.62万组,合格2.48万组,合格率为94.69%。从中发现案源数千个,并全部立案查处。

  “信”字为先,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广西工商系统紧紧抓住政府实施“食品安全惠民工程”的有利时机,在全区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

  严格创建标准,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校园、景区、车站等重点部位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的作用,调动了食品经营户参与创建的热情。

  如今,全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2376户。这些示范店在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示范店成为消费者的放心店、农村带头致富的示范店、党和政府贴近群众的连心店。

  创新监管模式 走在全国前列

  密织监督网络,让问题食品无处遁形

  建立区、市、县三级数据库和总局到工商所五级数据采集点,以红盾信息网和12315网络为载体,对违法行为实现“网上发现,网上处罚,网上申诉、网上公示及网上监督”,做到“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从源头上制止问题食品上市。

  延伸维权触角,筑牢监管防线

  哪里有食品安全,哪里就有12315的维权前哨。广西工商部门积极畅通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随时掌握食品市场动态情况,一旦发现食品消费侵权行为和食品风险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果断处置。同时,适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或消费提示,增强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

  像这样科学、高效、便民的监管手段,广西工商一直在实践中探索。

  推行“一票通”制度,通过对食品从批发到零售的全程流向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出在哪个环节、责任人是谁。

  推行“岗前培训“制度,严格食品市场准入,把无良无诚者坚决排除在外、使准入者受到管束。

  执行网格化监管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排除监管死角、提高管理效能。

  出台指导意见,加强对临近保质期食品、现场制售和食品摊贩等薄弱环节的规范管理,消除监管盲点。

  成立广西食品安全专家咨询组,发挥“智囊团”的学术优势,群策群力共谋食品安全监管大计。

  与广西大学合作办班,借助高校教学资源培养百名专家型人才,打造工商食品监管精英队伍。

  在边境地区成立进口食品经营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在凭祥市、东兴市等地开展总经销,推广越南食品中文翻译,严把进口食品关,守护祖国南大门。

  快速高效 应对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查处销毁含苏丹红辣椒粉9000多公斤

  2006年,广西工商局查处销毁含苏丹红辣椒粉9000多公斤,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由于此案涉及全区各地,成效特别显著,自治区政府给予广西工商部门100万元的奖励,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正面宣传和国家总局通报表扬。

  紧急追回7500多公斤“毒白菜”

  2010年3月29日凌晨,一批农药残留超标的大白菜从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流入南宁、防城港等市场。

  接到通报后,自治区工商局快速反应、周密部署,立即组织南宁、防城港两市工商部门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在短短6个小时内全部追回流入市场的7500多公斤农残超标大白菜,及时控制了事态的蔓延,遏制了群众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及时下架1492.6公斤问题奶粉

  今年3月,央视曝光美素丽尔奶粉涉嫌非法生产一事,全区各地工商部门迅速反应,开展全面排查。检查奶粉专营店、专卖店(点)、大型超市、商场等奶粉经营户16606户次,依法下架“美素丽儿”问题奶粉1492.6公斤。

  各级工商机关牢固树立危机管理理念,认真总结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紧急状态下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出台了应急处置预案。成功化解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打铁还需自身硬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半点粗疏、轻浮和懈怠。

  多年来,广西工商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八项规定的落实,下大气力改进作风。

  强化队伍建设。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习市场监管知识和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工商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抓好区县局和工商所两级班子建设,各级工商局党组坚持从自身做起,自觉接受监督,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作表率。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强化业务培训质量。扎实开展食品经营户和监管干部的培训工作,结合基层工商所的工作实际,抓好以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快速检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举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职责培训、酒类鉴别培训、食品检测知识等培训班,促进监管人员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广大监管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得以提高。

  只有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食品监管干部队伍,才能真正成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坚强卫士。

  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万无一失,部门协作成效显著,老百姓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食品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

  红盾卫士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与配合。

  每年“3·15”、“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数以万计的消费者踊跃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增开食品安全栏;企业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开承诺;学校举行食品安全科教知识普及活动。每次食品专项整治,群众举报线索多达上千条;媒体正面宣传引导,彰显工商部门狠抓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食品行业组织加强自律,自觉履行行业监督作用……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首过往,不难发现,广西工商部门之所以能攻坚克难、屡建功勋,最根本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扎实走群众路线的结果,是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监管机制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各级工商机关和广大工商干部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

  展望未来,可以预期,随着执法监管模式和机制的不断更新,科技信息的更多应用,工商部门维护食品安全的能力水平必将不断提升,广西红盾风采必将更加靓丽。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