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为云峰村高峰果场。圆图为长势喜人的猕猴桃。张婧 摄
打开卫星地图,如同一片桑叶的和平县,坐落在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翠绿色的九连山脉纵卧和平县全境,稍大的城镇都落在山谷或者山与山之间的开阔地带中。这里与江西省定南县接壤,北距赣州市250公里,南距省会城市广州318公里。坊间有说法称,这里是两边不着边的“灯下黑”地区,区位劣势一目了然。
自1986年被广东省定为“省级贫困县”,和平的“贫困帽”一直没能脱掉。
南方问政记者 张婧 甘超强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伟正
南网编辑 彭晓枫 王宁 莫凡 奥一网 袁雪燕
历史 “扶不起”的和平
翻开和平年鉴,贫困二字始终如影随形:1986—1996称“贫困县”;1996—1998称“特困县”;1998—2002又称“贫困县”;2002—2012称“扶贫工作重点县”;进入2013年,和平再次入选广东省21个“重点扶贫县”。
在网友@财源天下的记忆中,和平没有什么产业,和平人几乎都以种田为生。然而山区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可供耕作的田地不会太多,一家人顶多三亩地,“如果发生洪灾当年只有挨饿的份。”由于经济条件问题,许多年轻人一满16岁就不再读书,南下珠三角打工。直到现在,和平县不少农村仍与数十年前一样:村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年轻劳动力全在外打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平县一度让隔壁的定南县艳羡不已,许多定南人都会跑到和平来消费。然而这种状况已悄然扭转,一位定南的网友近年去过和平县城后,在网上发帖感慨“和平的县城建设比定南差好多”。
和平人对落后的现状也深有体会,和平当地干部坦言,与20分钟车程的定南县相比,和平落后不少,“感到很失落”。在南方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的#有话要问父母官#话题中,不少网友对脱贫问题都很关心。网友@0762袁星燎拍砖:“和平作为贫困县成为扶贫开发县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什么和平仍是贫困县?”网友@深圳老广毫不客气地评论“和平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们代表了许多和平人的心声,期盼着“贫困帽”早日能够脱下。
微观 相邻两村,一个小康一个穷
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是有名的猕猴桃产地,每年7月—11月是猕猴桃丰收的季节。此时,云峰村的高峰果场经常是这样的场景:上到果场约4.5公里长的山路上,停满了前来装载猕猴桃的皮卡;沿路的种植林地中到处都是正在采摘的工人;一筐筐新鲜的猕猴桃被不停地倒入卡车中。
猕猴桃经过挑选包装后,个大、品相好的会被送往珠三角、港澳的各大超市;品相稍差的则由本地企业广东省聪明人有限公司收购,经深加工后制成猕猴桃果汁销售,如今云峰村的猕猴桃已经成为了抢手货,每年都供不应求。
云峰村村支书何军祥介绍,云峰村共有村民323户1723人,目前有292户种植各类果树,其中有86%的果林种植的是猕猴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100多亩。“去年猕猴桃产量1700多吨,销售总额约1000万元,加上其他收入,全村总收入约16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何军祥说。
云峰村村民何绍安今年39岁,年少时他与许多和平人一样,在珠三角打了近十年的工。而如今,他只要守着家中二三十亩的猕猴桃,一年下来就有十几万的收入。何绍安也与村中许多人家一样,早早盖起了小楼,买了小车。
云峰村的经验证明山区经济发展是可行的,但和平县扶贫办主任梁伟斌坦言,复制云峰村的成功经验并不容易,“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猕猴桃”。云峰村的山地面积广阔,其中一座山岭的海拔超过500米。“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果树就能落叶,第二年生长更好。”何军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峰,那么猕猴桃品质和产量都会下降。
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还有其他困难。与云峰村相邻的群丰村是贫困村,村民何仕金与何绍安一样,也是在1997年开始种植猕猴桃、苹果李等果树,但他的致富之路却十分坎坷。何仕金的果林位于村旁的大山里,没有可通车的道路。果子没熟时,他和老父亲用肩膀将肥料一包一包地扛上山;果子成熟了,他要雇人采摘,然后一筐一筐地挑回家中。
何仕金家的苹果李长势喜人,几乎年年都能丰收,然而几乎年年都难保本。“因为量小人家不愿上门收,每年要去东莞找销路。自己买纸箱包装好,然后再雇车运过去。”现在何仕金还住在几十年前的土砖平房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修好一条通向自家果园的行车道路。然而这不管对于何仕金还是群丰村,都是个奢侈的愿望——云峰村那条4.5公里长的土路,足足花了36万人民币。
群丰村村支书徐回利告诉记者,村中大部分村民的思想都不够开放,种果树回收成本需要一定周期,种地打工日子过得去村民就不想“折腾”。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何仕金“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远远赶不上云峰村的合作社模式。
■未来
立足培育支柱产业
和平仍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农”的勃兴。和平县委书记蓝岸说,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农户种植猕猴桃、油茶等,同时与相关深加工企业合作,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此外,在为小型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方面,由银行牵头搭建了一个银行信用平台,只要纳入到这个平台的农户,都可以简单拿到小额贷款。“已经有四五十户农户通过这个平台取得了贷款,一些农户利用这笔钱开展了养殖项目。”
然而云峰村的经验也说明,农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农民的前期投入,需要一定周期,基层情况又较为复杂,这条致富路较为漫长而坎坷。云峰村1986年开始种植猕猴桃,前十年几乎是失败的。“品种不好,种出来的果卖不动。”后来,农户通过改种新品种,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云峰的猕猴桃产业才初成规模。
如何短时间内将蛋糕做大做强?“要实现脱贫,还是要引进龙头企业。”和平县扶贫办主任梁伟斌说。“与农业相比,工业才是第一产业,有了一个龙头企业,能带来不少就业岗位,财政收入和当地人的收入双增加,才能快速实现脱贫。”
对于和平如何发展,不少网友都在南网问政平台上建言献策。南网问政网友@nin.meng认为,和平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努力:加快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旅游业发展为重点,提升第三产业水平;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
@nin.meng的想法与和平县政府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近年来,和平县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强县、产业富县、科教兴县”的战略,以打造“钟表之城、温泉之都、阳明古郡、和谐和平”为目标,努力实现绿富共赢,并且取得了许多成绩。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胡键
统 筹:梅志清 柳剑能 刘小骅
执 行:王溪勇 胡念飞 蓝云
(此报道为《南方问政·把脉最穷县》系列报道的第一篇,随后将陆续问政连南、新丰、揭西等多个县市,敬请关注)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