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真会吹得口眼歪斜--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冷风,真会吹得口眼歪斜

2013年06月17日14:3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发生面瘫应尽早进行针灸治疗 图/全景

  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康复科主任医师 常燕群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罗鑫刚

  酷热的夏季到来,家家开始享受空调的清凉。陈先生前两天加班后回到家已经快11点,洗了个澡打开空调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他起来后洗脸一照镜子,吓了一跳:自己右边眉毛下垂,不能上抬,右眼闭不上,漱口时嘴里含不住水,都从一边口角漏出来。他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他得了面瘫。

  这面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半数患者,有头面部受凉经历

  面瘫,即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支配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面部肌肉运动障碍,这种病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但现在因空调的普遍使用,夏季也成为面瘫的高发季节。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康复科主任医师常燕群说,目前对面瘫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于某种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所引起。从内因上来说,跟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有关。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尤其以30岁-45岁好发,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头面部受凉的经历,约20%病前有过度疲劳,约20%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面瘫起病急,不少病人临睡前还好好的,毫无异常,但早晨起床之后,就不能喝水、漱口,或自己并无感觉而被家人首先发觉。常燕群指出,如果早晨起来后发现自己一侧耳周疼痛、眼睛闭合不自在、口角歪斜,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治疗面瘫,头1-2周最关键

  急性期的面瘫一旦确诊,若无药物禁忌,可尽早使用激素、甲钴铵和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可靠的疗效。面瘫多在发病后1-6个月间恢复,70%-85%彻底恢复或恢复比较好,少数病人可能完全不能恢复或者恢复不理想,这类病人容易患上面瘫的各种后遗症或者再次复发,常见于耳部出现疱疹的病人、以前有过面瘫史的病人、起病时面瘫程度重的病人、未及时诊治的病人、老年人、有糖尿病的病人、高血压病人或耳后疼痛明显的病人等。

  需要说明的是,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治愈,通常有4个病程发展阶段:第1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第2~3周是病情稳定期;第3~4周是面部神经复苏期;第1个月至第6个月是面神经恢复期。

  临床治疗经验发现,在第1周至第2周,症状会有加重的表现。常燕群说,这不是因为治疗的效果不好,而是疾病发展的正常表现。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但是有的患者看到病症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就放弃了正规治疗,自行胡乱用药,这是非常错误的。面瘫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万万不能急于求成。事实上,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并到正规医院就诊,大部分的面瘫患者还是能够得到理想的恢复。

  另外,还有的人虽然治疗比较及时,症状控制比较好,但是在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就停止了治疗,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面瘫能否治愈,首先在于治疗是否及时,其次在于治疗是否彻底。

  预防面瘫,不要对着空调吹

  受冷风、冷水刺激是面瘫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因此,常燕群提醒,在夏季不要图一时之凉爽,对着空调、风扇吹,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出大汗之后。同时,在乘车、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

  专家还提醒,在夏季,天气炎热,睡眠质量往往不好,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这也是面瘫的诱发因素,因此,预防面瘫也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熬夜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在早晨、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体质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这对预防面瘫也很有帮助。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