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今晚,《央广夜新闻》将关注一个自称为了公众利益揭发政府滥用权力的美国人,有人说他是叛徒,有人说他是英雄,他的名字叫爱德华·斯诺登。
爱德华·斯诺登:我的名字是爱德华·斯诺登,29岁,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基础设施分析师,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里接触任何人,比如假如我有一份私人电子邮件,我坐在我的桌子上肯定有权利,从你或你的帐户窃听到任何人。从联邦法官甚至总统。
爱德华·斯诺登1983年6月21月出生,再过几天,就是他三十而立的生日,他2003年加入了美国陆军,想参加伊拉克战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觉自己有责任解放受迫害的人,不过斯诺登在一次训练中跌断了双脚,被迫退役,之后他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得到了首份工作,在马里兰大学一个秘密基地任职保安人员。后来转到中情局,凭借着他卓越的网络知识和电脑技能,迅速获得破格晋升。随后作为中央情报局信息技术员被派驻内日瓦,工作到2007年,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一些机密的文件。2009年,他离开了中情局,为戴尔计算机公司工作。随后作为博斯公司雇员在国安局工作4年,出逃之前他受雇于一家美国的国防工业承包商。
本月初,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国的卫报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上周五两家报纸几乎同时披露了美国情报部门收集的外国人的电话记录资讯,和监控互联网的机密行动。5月初,斯诺登做好披露机密的准备之后,向他的公司请了长假,将文件复制之后在5月20日离开了夏威夷,前往香港进行公开,他抵达香港之后入住了香港的一家酒店,目前已经退房,现在斯诺登逃避美国,英国等情报安全部门的追捕。
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起,小布什时期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这项计划正式的名号叫做US-984XN,美国的情报机构一直在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到图片、邮件、文档,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和行动,监控的类型据说有十类,包括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陆时间还有社交网络的资料等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的监视项目。
这项高度机密的行动此前从没有对外公开过,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都参与了这个项目,而和政府进行合作的9家互联网公司有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美国在线,苹果等9家公司,这9家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华盛顿邮报获得的文件显示美国总统日程简报的内容部分来源于这份计划,一份文件中指出,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越来越依赖于棱镜项目。报道一出外界一片哗然,保护公民隐私的组织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者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作为一名情报分析师,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的秘密监控计划,这在全球掀起了风波。10日,也就是事情曝光的第2天,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说,奥巴马18日将首次作为美国总统造访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届时将向他询问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监视项目。11日,俄罗斯媒体援引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的话说,如果斯诺登向俄罗斯提出政治避难申请,俄政府将予以考虑。同一天,欧洲议会也开始讨论这些监视项目是否侵犯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
对于这件事,美国国内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叛徒,出卖国家机密;有人说他是英雄,在维护公众利益。
斯诺登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自己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叛徒,只是一个美国人。斯诺登在10日接受英国一家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香港已经有言论自由的传统,他10日已经离开了原来住的酒店。他在接受香港一家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自2009年起,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透过监控程式,入侵大陆和香港的电脑系统,行动持续数年。他表示香港有众多监控目标,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公职人员及学生;没有文件显示中国军方电脑系统的情况。斯诺登说,整体来看,他相信国家安全局曾在全球进行约61000入侵电脑行动,大陆和香港两地被瞄准的目标多达数百个。
一个美国人,出走香港,揭发美国政府的秘密监视计划,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作为掌握机密、了解内情的情报人员,他不害怕吗?
斯诺登:中情局可能会追捕我,他们可能会追捕我或者任何第三方伙伴,他们与有些国家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也可能买通帮会、特工,窗户外面这条路上就有一个中情局的驻点,还有美国驻香港的领事馆,我相信他们下周会非常的忙,我的余生恐怕会生活在恐怖之中。
目前一手揭出美国监听丑闻的斯诺登秘居香港,但是行踪成迷,就像他本人在媒体上说的,他不可能不冒着被关进监狱的风险,目前外界舆论也关注他可能要面对美国政府的通缉或引渡,据路透社引述香港法律界的消息人士称,斯诺登可能会在香港展开法律战,找律师替他辩护。而对于斯诺登的未来,媒体就认为,不外乎留在香港打官司抗拒引渡,或者到和美国没有司法合作的国家,但是都不那么容易实现。
而另外有专家就认为,斯诺登可能没有注意到香港与美国签署了司法互助协议,如果美国向香港寻求引渡斯诺登也有可能会获得接纳,但至少要消耗一年的时间。另外新加坡媒体写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清除,用杀手,或者勾结香港黑帮灭口,当然这样美国的确有失脸面,但不排除这种可能。还有一种选项是去俄罗斯,但是人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最低,如果这么做就意味着斯诺登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彻底失去了正当性。
斯诺登的揭秘已经引发了不少的外交波澜,而且仍然在发酵当中,美国情报机构大肆监控的行为遭到了多方的垢病,其中自认为是美国亲密伙伴的欧洲国家尤为不悦,比如八国集团峰会再过几天就将在英国召开。欧洲媒体说监控门必将成为这次的峰会焦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会不得不在峰会期间再度澄清大规模监控的范围和目的。
德国总理莫克尔则是率先要求奥巴马访问德国的时候继续澄清这件事情,德国方面还要求美国司法部来澄清监视事件中是不是牵扯到了德国公民。而意大利的官员也陆续的加入到批评监视事件的行列中。美国官方加紧了对于斯诺登相关的调查,比如斯诺登的家人正在被联邦调查局进行监控,斯诺登的女友早前也透露她的生活处于一片混乱中,但是目前她跟斯诺登一样不知所踪。
王健:911之后,美国反恐措施,那个时候出国旅行的人都有感受,美国机场安检突然严格,它的目的就是把恐怖分子档在国门之外,以最大的限度保证美国本地的安全,包括在海外打两场战争都包含这种目的。但这种反恐效果其实不明显,波士顿爆炸案,美国公民自己弄了一个炸弹就把一个马拉松赛弄的支离破碎。从这个角度讲,不监控也不行。所以左手是民众的隐私权,右手是民众的安全。对政府来讲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对老百姓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斯诺登:就算你没有做错事情也会遭到监视和记录,这些系统每年都会因存储量增加而不断提高,会发展到你无须做什么错事,只因为打了一个错误的电话就遭到怀疑。他们会利用这个系统来察看历史记录,对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你与之交谈的所有朋友都进行核查。用这个作为基础来攻击你,在无辜的生活里建立怀疑,把任何人都描述成坏人。
斯诺登的揭发主要是针对这4年来他的工作经历,从911以后,反恐在美国是一个绝不轻松的话题,因为各种反恐手段的升级引发是否涉嫌侵犯隐私的讨论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比如2005年6月小布什承认政府实施秘密监听的时候,2008年7月美国政府延长《海外情报监控法》的时候,目前,美国的反恐制度和手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设计?是否已经成为凌驾一切法律之上的刚性需求了呢?
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员、反恐中心主任李伟:美国本土面临的恐怖威胁,包括海外面临的恐怖威胁并没有减少,911以后,美国立刻通过爱国者法案,授予情报安全机构很多权力,这样的权力触及了对公民个人隐私以及自由的侵犯的问题。美国的情报监控监听是建立在911以后通过的爱国者法案基础上的。现在它对公民的监听监控,是以反恐为名,已经达到全面的监听监控。所以这一整套的法律以及机构机制的设置,都变成一种刚性的。对民众隐私权的侵犯长期以来也一直在进行。
(来源: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