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为何猎杀标志性动物袋鼠--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澳洲人为何猎杀标志性动物袋鼠

2013年05月25日14:0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袋鼠猎人在小卡车上瞄准

铜版画描述早期殖民者猎杀袋鼠的情景

如牛肉的袋鼠肉

繁衍过多的袋鼠毁坏草场

袋鼠吃草

法律规定只能射击袋鼠头部打“×”处

袋鼠猎人的“装备”之一:四轮驱动“小卡车”

  □黄欣

  1

  袋鼠的为害

  袋鼠是澳洲标志性动物,在澳洲大约有48个品种,广为分布在澳洲的各个地区,从寒冷的塔斯曼尼亚到干旱炎热的北领地,从国家公园到城市近郊,都可以发现袋鼠的踪影。

  袋鼠没有固定的繁殖生育周期,也就是它们能够在全年任何时间进行繁殖。因此,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袋鼠能够在5年内数量翻4倍。在澳洲殖民之前,澳洲土地荒芜,水源稀缺,树木和草地很少,因此袋鼠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但当澳洲殖民开始,白人大量开垦森林荒地,引入河水或挖掘地下水,改善灌溉和发展牧场,水源和牧草比以往丰富,袋鼠的生存条件大大改善。又因为农场主早期将野狗视作有害动物,大量投毒和枪杀,使到野狗数量大减。野狗是袋鼠的天敌,野狗减少直接导致袋鼠数量大幅度增加。

  袋鼠是草食性动物,主要吃草、嫩叶和少量菌类。当树林和郊野的植物满足不了它们的需要时,它们就会破坏围栏、入侵牧场,跟牛羊争草吃。如不控制袋鼠数量,植物被袋鼠大量吞食,不但会破坏牧场,还会威胁其他草食类动物的生存。

  袋鼠一般在晚上出现在农场,尤其喜欢羽扇豆,其次是大麦、小麦和燕麦。其中一个农场曾这样记录受损情况:羽扇豆被袋鼠吃了95%、燕麦被吃24%。更有农场主抱怨说,每年因为袋鼠的入侵,他的收入至少减少10%。“农场有水坝和牧草,袋鼠似乎知道哪里有吃的,总是在夜晚光临。等到人发现了,走出屋子时,袋鼠已经飞快地跳走。即使它们不偷吃,它们带有利爪的后腿会在泥土挖出一个个小洞,破坏土层和植被。”

  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加上澳洲经常干旱,使到农业脆弱,一旦失收,再遭到袋鼠破坏,农场主就损失惨重。

  2

  早期的袋鼠猎杀

  袋鼠一直以来都是土著人和早期白人的捕猎动物之一,但当时并没有任何措施去规范袋鼠的捕猎。

  殖民初期,澳洲人喜欢采用“赶猎”的方式去捕杀袋鼠。一队白人骑马,带上几条猎狗和大量的枪支火药,将袋鼠从树林中赶到预早设置好的围栏里,然后进行屠杀。枪手迅速射击和上弹,有多少杀多少。六周的赶猎行动就可以杀掉16000只袋鼠。在Mount Gambier地区,一年有40000只袋鼠被用同样的方法杀掉。

  1877年昆士兰州大旱,农村牧场的牧草几乎干死,而又受到袋鼠的入侵,使到农场主对袋鼠仇恨之至。昆士兰政府于是通过一项法案,奖励人们猎杀袋鼠,以袋鼠头皮作数量统计,一张头皮奖励6便士。人们非常踊跃参加,光是在1878年就猎杀了10万只袋鼠,1879年猎杀了30万只袋鼠。

  猎杀袋鼠非常残忍和血腥。猎人采用平软头型子弹,射击袋鼠身体任何一部分,都会在身体内产生蘑菇状的爆炸,使到袋鼠受伤不能逃跑。然后猎人上去对其喉咙补上一刀,将还没完全断气的袋鼠进行剥头皮,将头皮用线穿好,挂在腰间的皮带上。因为小袋鼠也当做成年袋鼠计钱,袋鼠妈妈口袋里的小袋鼠会被扯出,扔进浓盐水里,再进行剥皮。每次猎杀行动完毕,猎人都会全身沾满血水。猎人收集了大约2000张袋鼠头皮后,就可以去袋鼠委员会换钱。

  3

  每年可猎杀袋鼠数量大约为200万只

  这种无序的猎杀持续了十几年,澳洲政府和人们慢慢开始明白,这种以农场利益为中心的屠杀虽然能够一时减少袋鼠数量,可是不但费时费力,还会破坏生态。

  由政府正式通过的袋鼠猎杀管理方案出现在30年前。这个管理方案规定,只有在可猎杀区域内持有牌照的人,才可对可猎杀品种按照法律规定去进行人道猎杀,其猎杀数量受到政府控制。

  现今,袋鼠是澳洲的受保护动物,澳洲共有48种袋鼠品种,只有4种袋鼠(红袋鼠、东部灰袋鼠、西部灰袋鼠、普通小袋鼠)和塔斯曼尼亚州内特有的两种小袋鼠(贝内特袋鼠和塔斯曼尼亚沙袋鼠)是允许猎杀的。在国家公园和生态公园等受保护区内的袋鼠一律不能猎杀,只有在牧场和野外的袋鼠才允许猎杀。据统计,有99%被猎杀的袋鼠是在牧场内。

  每年,每个州的政府都会派出直升机,辅助地面人员展开对袋鼠的数量统计,每年的数据逐渐形成一个统计模型,专家能够根据模型预测出每年袋鼠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年可猎杀袋鼠的数量,大约在总数量的10%-15%。据专家研究所称,即使猎杀量达到40%也不会影响袋鼠数量。目前袋鼠数量大约是2.5亿只,2001-2002年数量曾飙升至50亿只,随后数量回落到正常水平。

  可猎杀数量的预测,是根据每个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天气条件等因素而分别进行,不受任何产业预测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例如在1981-1985年,澳洲大旱,新南威尔士州的红袋鼠、东部灰袋鼠和西部灰袋鼠的数量各下降了57%、72%和54%,相对应可猎杀数量也下降近似的幅度。随后的1985-1987年,由于有利的天气条件,三种袋鼠数量分别上升76%、233%和96%,可猎杀数量也增多。平均每年可猎杀袋鼠数量大约有200万只。

  可猎杀数量一旦确定好,每个州的管理局就会发放有标号的塑料标示卡,不同的袋鼠有不同的颜色和代号。有资格证的猎人,每月有两天能够向管理局购买这些标示卡。在猎杀后,猎人要将卡别在袋鼠身上,这种标示卡一旦别上,就不能解除,以确保猎人不“偷龙转凤”。猎人每个月要向管理局报告已使用标示卡的数量,每一个卡在何时何地使用,标示卡对应的袋鼠种类、性别和体重。管理局严密监控每个地区标示卡的使用情况,以确保每个地区猎杀数量不超标。

  自从猎杀袋鼠合法后,农场主可以与猎人合作,猎人在农场范围内猎杀袋鼠,农场主也不需要另外雇人看守。维多利亚州的农场主表示,近十年内受到袋鼠的破坏减少,虽然时不时还是有闯入的袋鼠,可是损失很轻微。现今全澳洲的农场因袋鼠受到的经济损失平均在1%-2%,最严重是2002年,但损失也只是5%左右。同时,被射杀的袋鼠可以作为资源出售,为不少牧场和袋鼠猎人带来收入。

  4

  袋鼠猎人:要求有一枪击中袋鼠头部的能力

  在澳洲,有人全职做袋鼠猎人,也有居住在郊野的人,周末去业余猎杀袋鼠,帮补生计。

  袋鼠猎人有分专门取袋鼠肉的猎人和专门取袋鼠皮毛的猎人。通常情况下,猎人会取得两项资格,根据实际情况取肉或皮毛。

  如果专门取肉,猎人要先向肉类管理部门注册,需要遵守严格的肉类处理方法。在猎杀袋鼠后,猎人要将头和四肢末端砍去,躯体不移取心、肝、肺,以待袋鼠肉工厂检验袋鼠是否健康。处理后的袋鼠一只挨一只地挂在车后面的架子上,然后赶在破晓前运到当地的冷冻库。

  如果是专猎皮毛,猎人要在当场将皮起了,肉要处理掉。这些肉因为沾染了泥土和灰尘,不能作食用肉。皮毛会集中运到仓库,抹上盐,紧紧地一块叠一块放置数周或数月,再作出售,加上处理皮毛通常需要使用机器,所以相比起来,大家还是愿意专门取肉。这样猎人每个早晨,当他们将袋鼠肉运到冷冻库,就能够马上获得现金。

  袋鼠猎人的收获不稳定,受天气等影响,他们的收入时多时少,好的时候可以一年挣10万澳元。

  袋鼠猎人的职业向任何人开放,可是必须经历重重考试和符合各项条件才能取得资格证。首先参加者先要通过一项射击考试:100米射击,派发五发子弹,五次射击都要射中100米外的小型目标。这是因为,法律规定一律只能射击袋鼠的头部,这样袋鼠才能立即死亡。

  然后参加者必须参加由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认可的两项培训课程。一项课程是环境保护机构举办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含法律法规、动物福利等;另一项课程是由农业部门举办的肉类卫生处理课程。最后他们要通过知识考试,才有资格成为袋鼠猎人。

  袋鼠猎人必须拥有一整套“装备”,包括四轮驱动的“小卡车”,车头两座,后面是一个特殊的架子,架子上是不锈钢钩,用于挂袋鼠,车要配有大的水缸和洗手液,超高频无线电甚至是GPS等。车的两侧窗边要装有托枪的架子,用于猎人瞄准射击。车子要经过检查、认证通过才能用于猎杀袋鼠。

  猎人需要购买认可规格的来福枪和瞄准器,主要是点222、点223英寸和更大的点22/250英寸口径的来福枪,其中后两种口径的枪最受猎人欢迎。

  总共下来初期的投入费用可高达数万澳元。

  袋鼠猎人通常承包几个大牧场,在牧场范围内射击袋鼠,或者深入到丛林旷野狩猎袋鼠。无论在哪里,袋鼠猎人必须按照“人道猎杀袋鼠指导框架”进行猎杀。

  猎人只能对站立的袋鼠进行射杀,要尽量一枪击中头部,不能射杀口袋装着孩子的雌性袋鼠,确保击中的袋鼠已经死亡后,才能射击下一只,每一只射杀的袋鼠都要别上标示卡,对其数据进行记录等等。袋鼠的猎杀被誉为“人道的猎杀”,这是因为袋鼠在它们的生活栖息地,以最少痛楚和折磨的方式被射杀。

  因为袋鼠只生息在偏远地区,所以袋鼠猎人常常要深入到内陆或沙漠地区,生活条件艰苦。袋鼠猎人在晚上作业,射击袋鼠要全程在车上进行,射中袋鼠后下车对袋鼠进行处理。袋鼠猎人常常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爆胎、车子陷在泥地无法移动,更严重的是被蛇或蜘蛛咬而中毒、被野猪袭击、染病或伤口感染,最常见的危险是因疲劳驾驶而出事故。

  5

  袋鼠皮比牛皮坚韧度高

  每天清晨,冷冻库会统一将猎人送来的袋鼠送到政府认可的处理公司,进行剥皮、去骨、切肉和包装。

  袋鼠皮毛是重要的澳洲特产。袋鼠的毛顺应其横状皮层平衡生长,皮层不含有汗腺和竖毛肌,不含有油脂,整片皮毛分布均匀而厚度相等。而我们所认为“坚韧”的牛皮,其纹理纵横交错,当撕扯时,牛皮有更多“破裂点”。经测试,袋鼠皮比牛皮坚韧度高出10%-40%。

  袋鼠皮可以加工成为皮鞋、皮袋、钱包、皮手套、汽车皮椅、足球、橄榄球、手表带等等。其中不少足球鞋和赛车所用的手套特别选用袋鼠皮来制作,更加轻盈和耐用,更能抵御暴晒、汗渍和泡水。

  袋鼠肉是更为重要的产品,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肉类,有50%的澳洲人尝过袋鼠肉。袋鼠是野生动物,营养价值极高。袋鼠肉只含有2%的脂肪,不像一般红肉那样胆固醇偏高;更重要的是,袋鼠肉富含铁质和蛋白质,含有较高的亚油酸,能够帮助人体减少脂肪含量,是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

  袋鼠肉制作简单,像一般红肉处理即可。有高级餐厅更以袋鼠肉为主打,炮制出腌制袋鼠肉片伴以牛油果酱,味道层次丰富;或者制作出美味的袋鼠肉眼排。此外,一份简便可口的袋鼠肉三明治只售7澳元;用洋葱和袋鼠肉做成肉丸,烤或炸后香味诱人。

  近十年来,袋鼠制品和袋鼠肉受到更多人的认可,许多还出口到国外。现在,袋鼠产业的经济效益每年超过2.7亿澳元。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