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志彦
以“责任、创新、挑战、影响力”为关键词的首届浦东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这是浦东开发开放23年来首次隆重“检阅”自己的企业家,最终10名优秀经济人物脱颖而出。
如果说,企业是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那优秀的企业家绝对是“细胞核”。虽然成功者的成功之路不尽相同,但仔细观察,依然能分辨出新一代优秀浦商的共同特质:他们都具备国际化视野、肩负国家使命,是转型发展、创新突破的领军人,也是逆势而上、永不言弃的开拓家。
在浦东二次创业的大潮中,他们的故事代表着始终在浦东追梦的一代又一代人。
陆风
在陆家嘴建“金融图书馆”
英雄不问出处,只看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样的草根情怀,在浦东始终能得到共鸣。
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陆风就是其中一位。
在陆风的办公室里有一整面落地窗,天气好时,能透过它看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天,股市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万得的生意,而万得发出的资讯、数据又是金融机构经理们不能离手的工具。在陆风看来,他掌握了草根创业的秘诀: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海量信息;坚定不移、尽可能多地卖终端;还有,极为强硬的领导方式。这家在金融危机时期别人都收紧开支,它却逆市扩张的公司,在中国市场,90%以上的金融机构以及主流金融学术研究机构均为其客户;在国际市场,超过70%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各大知名金融机构亦是其客户,被誉为“爆发式增长”的代表企业。
陆风是湖北仙桃市沔城回族镇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大二时,他翻看了一本介绍计算机发展史的书,从此迷上了计算机。1992年,陆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某地的纺织工业局,这是多少人挤破头的好单位。但陆风上班几天就辞职走人,理由是那里没电脑。辞职后,他曾在中关村为一个小企业做软件开发,后来去过深圳,最后在上海浦东落脚。
“陆风大概是1993年来沪,1994年我去过他们办公室,当时就几台电脑,他雇了一批打字员将报纸、杂志的信息录入软件里,通过‘猫’将数据每天更新给用户。 ”上海仙桃同乡联谊会副秘书长刘生敏说。陆风是这样开始用3000元起家的:1994年的一天,他在饭馆吃饭,听人说证券公司外面的小贩将上市公司的资料复印出来,卖得很火。有人说,假如把上市公司的资料收集起来做成软件,肯定有市场。一旁的陆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第二天,他租了两台老式电脑,自己写海报,在上海海运学院 (现在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学生宿舍里摆开了阵势。
如今的万得,仍是通过卖信息赚钱,但信息再也不是当年的海报了。“我们提供的终端是一个专业的金融图书馆,能展示此时此刻发生在这个领域的数据,也可以追溯100多年前的历史,以及度身定做的图表、分析等等。 ”打造中国的彭博社是陆风如今最大的心愿。
于刚
1号店的“1号人物”
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和挑战,不管在行业是“先来”还是“后到”,都要逆流而上,力争上游,这种开拓精神鞭策和激励企业发展,也是浦东力求始终站立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动力。
在中国的电商混战格局中,1号店是一朵奇葩,他们以在网络销售日用快销品切入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传奇故事的背后有一位传奇的男人,他就是1号店的“1号人物”——于刚。
于刚有对倒八字眉,这让他看起来不苟言笑,像随时随地都在蹙眉思考。他是那种在校园里遇到时你会自觉叫一声“物理老师好”的人,穿中规中矩的Polo衬衫、西裤皮鞋,喜欢音乐、桥牌和高尔夫,拥有一个典型理科生的特点:严谨、认真又略有点羞涩。
事实上,于刚真的是一名终身教授。1982年,他通过李政道负责的CUSPEA计划赴美读书,在康奈尔大学拿到了理论物理学硕士,后来又在沃顿商学院成为决策科学博士。15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写过八十多篇学术论文、4本书,拥有3项专利。
一顿午餐改变了一切。2007年的某一天,时任Dell全球采购副总裁的于刚循例与中国区总裁、分管销售的刘峻岭边吃午餐边议事。席间,刘劝说于刚一起创业。“他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我们应该一起做一件更大的事业。”在此之前,身为外企高管的两人已经发觉,无论做到多高的职位,他们始终都是这架轰隆运转的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而非发动机。
曾在亚马逊总部担任过管理全球供应链的副总裁并参与过亚马逊收购卓越网的于刚熟谙电商领域,在他的提议下,两人决定创立1号店,用了4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与商务计划,最终将其定义为 “一家品类丰富、包罗万象的店”。当时,一家风投当面拒绝了于刚,对他说:“你们这些外企职业经理人,从1做到10可以,从0做到1却不行。”于刚反驳说自己曾在美国创业,对方说:“那是美国,这里是中国,不一样。”
然而,倔强的于刚还是上路了。2008年7月,1号店正式上线。创业初期,于刚与刘峻岭事必躬亲,挤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办公,自己设计LOGO,在招聘网站上发广告,去印刷厂印销售目录再去地铁站和小区发放,去仓库里拣货、盘点甚至亲自送货。
最早1号店野心勃勃,打算上来就卖电器家居商品,但供货商不给货,也没人会信赖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上线之后,紧接着就是金融危机,他们甚至连礼品公司为商品做额外包装的活儿都接,月营业额也过不了百万。危机中,他们决定更改策略,专心经营生活日用快销品。
这让1号店尝到了甜头。用户数从1万做到10万,他们用了半年,又一个半年后,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00万。现在,1号店在全国接近四十个城市自建物流,自建物流的及时送货率超过98%。于刚说,他们的目标是“做成顾客体验最好的公司”,所有配送员都需要和老配送员一起搭档1个月,才能开始独立送货,甚至从说话语速到按门铃的间隔长短,他们都有要求。在他看来,1号店一直向着梦想中那个无所不包的大超市前进。
张向东
“道歉”也是大生意
不以财富多寡和企业大小论英雄,更关注人的价值,超越“利润至上”原则,新一代浦商与这块热土一样,把责任标记在心中最重的位置。
玩网络游戏的人很少有不知道《传奇》的。虽然现在新游戏层出不穷,但没有一款游戏能够替代它在游戏界里程碑的位置,曾几何时《传奇》就是网游的代名词。
2012年8月27日,盛大游戏正式宣布,集团副总裁、首席制作人张向东先生正式出任盛大游戏CEO。这位曾经担任过《传奇世界》、《热血传奇》的制作人,能否延续盛大游戏的传奇?
翻开张向东的简历,这是一位在盛大资历、年限均超过10年的“盛斗士”。他2001年加入盛大,是盛大第一个产品经理,在市场、运营、客服、研发等几乎90%的部门和岗位均工作过,现在任CEO,同时还兼任首席制作人。盛大集团掌门人陈天桥评价张向东 “延绵不绝,有后劲”。张向东将其诠释为,这是夸奖自己会打太极。张向东自小学武,熟稔太极拳法。
张向东的外貌看上去不像精明的上海人,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憨厚、朴实。作为熟悉一家公司所有环节的“老人”,他时常强调两点:第一,好运营是逼出来的;第二,运营一款游戏,是要投入真感情的。
“我在盛大游戏曾有一个头衔,那就是CAO,其中的A是apologize的意思,首席道歉官。所有需要道歉的事情,需要道歉的稿子,都由我亲自处理。出了问题,一定要道歉,道歉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诚恳。道歉之后要认真地帮客户解决问题,最后真心希望得到客户的谅解。 ”凭借诚恳的态度和踏实的努力,张向东带领运营团队,创造了中国网游经久不衰的品牌神话。
前不久,盛大游戏与淘宝宣布,双方将整合资源,打造优质的集网游与电商于一体的B2C模式新形态,为互联网用户创造更有价值的服务。盛大游戏将其最新公测的欧美3D动态网游《时空裂痕》作为首个试点产品。淘宝将独家首发该游戏公测的客户端,并以1元的全国包邮价格在淘宝上进行销售。 《时空裂痕》由美国游戏开发商耗资5000万美元、历时5年研发制作,在中国内地由盛大游戏代理运营。同时,盛大游戏全面启动与淘宝账号的对接,玩家通过淘宝账号就能登录盛大游戏,旨在实现用户层面的初步互通。
张向东,这位年轻人又将带领团队迎接下一个挑战。
制图 吴名遂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