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单亲妈妈生存难再婚难--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贫困单亲妈妈生存难再婚难

2013年05月15日07:0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广州登记在册贫困单亲妈妈达6190人 妇女维权专家认为仅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日益走高,贫困单亲母亲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广州市妇联的数据显示,该组织登记的广州地区贫困单亲母亲就有6190多人。有妇女维权专家认为,这个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

  “贫困单亲母亲普遍学历不高,社会工作经验少,丧偶或离婚前在经济上过于依赖男方,生活上不独立。再加上离婚后抚养费讨要难、带着孩子谋生难,再婚更难,她们往往生活得非常艰辛,也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广东省妇联维权律师王飚尘说。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穗妇宣

  单身妈妈的现状

  数字

  市妇联登记在册有6190人

  靠低保和打散工谋生的达50%以上

  68%还要供孩子上学 生存压力大

  类型

  自己患病又要养孩子

  孩子残疾无法去工作

  未婚妈妈和“小三”被男人坑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妇联了解到,目前仅他们登记在册的广州地区贫困单亲母亲就有6190人,当中因患病至贫的占8.3%,靠低保和打散工维持生计的占50%以上,68%的人还要供养子女上学,生活压力非常沉重。

  SANDY是一个专门关注单亲母亲的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这两年她们正在逐个区摸查广州单亲母亲的情况,“不查不知道,数字很惊人。”SANDY说,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绝对超过6000人。这些贫困单亲母亲中,有些本身自己得了重疾,既要治病又要养孩子;有些则与周奇丽一样,因为要抚养残疾孩子,无法外出工作。“还有一部分单亲母亲是未婚妈妈或者‘小三’,男人和她们生下了孩子却一走了之,权益得不到保障。”

  单亲妈妈再婚不易

  法律人士:离婚后男性往往掌握大部分家庭财产,女性离婚后由于证据方面的原因只能得到少量补偿甚至净身出户。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指出,北京市曾对100多对35岁以上的离婚夫妻做过一个5年跟踪调查。这些家庭都有1个或者2个孩子,分手时,85%的孩子判给了女方。5年之后,男方大多再娶,而女方再度进入婚姻的不到15%。

  “虽然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但根据我们的观察,离异男性再婚确实比离异女性容易。”广州市妇联一位长期从事婚姻家庭工作的干部告诉记者。

  有法律人士分析,男性再婚比女性容易,再婚质量好于女性,这是因为离婚后男性往往仍然掌握大部分家庭财产,而女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只关注家务,对财富积累和事业发展不太在意,离婚后由于证据方面的原因只能得到少量补偿甚至净身出户,所以从经济上看,再婚时男性具有明显优势,往往能找到比自己年龄相对较小的配偶,而作为女性则恰恰相反。

  单亲妈妈的困境

  ●抚养孩子费用高压力大

  ●男方拒付或无力支付抚养费

  ●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无法工作

  ●部分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

  广东省妇联一位干部对记者说,离异女性既当爹又当妈,心理透支、情感透支、时间透支、健康透支,一些人还经济拮据。

  市妇联权益部的负责人指出,对于离异后的单亲母亲来说,虽然离婚时男方会承诺给一定的抚养费,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抚养孩子的生活及教育费用非常庞大,单独由一方承担,压力异常沉重。如果男方拒付抚养费,或者本身因为疾病或失业导致无力再支付抚养费,将使单亲母亲和孩子陷入生活的窘境。

  另一方面,不少单亲母亲由于要独自照顾年幼的孩子,根本无法外出工作,“尤其是那些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离异前完全依赖丈夫的家庭妇女,她们经济上的独立能力很差,谋生难上加难。”

  “所以,不少女性发现离婚是从一个陷阱掉入另一个陷阱。现在都市里增加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贫困单身母亲。” 陈一筠说。

  律师建议:

  离婚女性一定要争财产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维权律师王飚尘提醒女性,离婚时不能轻易放弃争取对孩子有利的条件。女性应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离婚的法律知识,明确自己的权益。签署离婚协议前,应向有关部门资讯,也可向妇女联合会等机构寻找帮助。“切莫因一时冲动,什么都不要。”

  在情感方面,王飚尘律师说,单亲妈妈在情感上难免会有挫败感,丧失自信。这种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会导致患上抑郁症。单亲妈妈不应因为过去的感情生活怀疑自己的未来幸福,也不应该因为孩子的顾虑放弃抓住幸福的机会。王飚尘律师说,不要给自己设置追逐幸福的障碍,单亲妈妈更要懂得爱自己。

  在处理亲子关系的问题上,王飚尘律师说,单亲妈妈应该与孩子一起共同面对现实,通过沟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转变,要给孩子健康的亲子关系,也要让孩子知道,即使在单亲家庭也能得到足够的保护。

  个案:

  女儿脑瘫丈夫找人再生

  单亲妈妈只能靠低保活

  昨日下午,在广州市残疾人康复学校,放学铃声响起,今年40岁的单亲妈妈周奇丽(化名)吃力地把脑瘫女儿从椅子抱到轮椅,扶正她软绵绵的身体,为了防止她跌出轮椅,周奇丽还要用一根棉绳围住轮椅的四周。做完这一切,周奇丽推着孩子走向校门,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家的方向走去。

  8年前,周奇丽生下了女儿婷婷,几个月后婷婷被诊断为脑瘫,“老公为了这事天天在外面喝闷酒,回家就骂我,再后来,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越来越少,有时几天不见人。”一年后,老公告诉周奇丽,自己“在外面有人,孩子都快出生了”,要和她离婚。

  离婚后的周奇丽独自扛起了照顾脑瘫女儿的重担,“她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我,我根本不可能到外面打工。”8年来,周奇丽只能靠前夫时有时无的抚养费和政府的低保金生活,非常拮据。“逢年过节,我自己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偶尔能剩下些钱,还得留着给女儿治病。”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