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images供图
多位明星跳水时发生晕厥、出血、耳膜穿孔、软组织受伤等
高速撞击水面可瞬间令人失去知觉,不及时打捞极易溺亡
跳水后眼前出现“飞蚊”和“闪电”可能是视网膜剥脱先兆
“明星跳水”是近期娱乐界的当红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与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争相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中,娱乐明星们经过短期训练后就走上3米、5米乃至10米的跳台,然后纵身跳下。尽管他们得到跳水冠军的专业指导,保障措施做到足,但仍频繁发生被水拍伤导致出血、晕厥、耳膜穿孔等意外,令观众和粉丝们痛心不已。为免诸位看官跃跃欲试发生危险,本报记者采访了跳水世界冠军余卓成和广州多名医学专家,请他们介绍跳水运动应如何做好安全措施。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
节目实况:明星跳水频受伤
尽管两档明星跳水节目中有田亮、高敏等奥运跳水冠军压阵,还有诸多保护措施,但走上跳台的明星们仍然付出了身体的代价:
韩庚在练习3米跳板时,在入水过程中水花通过未完全闭合的嘴部击伤上颚导致出血,还有一次挑战5米跳台时,入水动作不到位导致当场晕厥。
陈楚生练习10米台时没掌握好平衡,直接以坐姿入水,令整条大腿被拍得又红又肿,据说皮肤都快开裂了。
陈光标一度被传跳水“肛门倒灌水”的囧事,他澄清说其实是原本就有未好的腰伤,训练时屁股遭水重击导致尾骨软组织受伤。
包小柏在跳水时发生耳膜穿孔,康复时间需要半个多月。
撞到硬物:头部受创可致命
相比起足球、网球等体育项目,跳水是比较安全的,很多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都没有经受严重的损伤。出事的人多数是从桥上或者从码头跳入不知深浅的水中。由于怕出事,现在大多数对公众开放的游泳池都取消了跳台并禁止跳水。广东省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11个跳水世界冠军头衔的拥有者余卓成介绍说,这些措施是游泳池水深不足容易撞到池底,而且跳水也容易砸到别人。
跳水撞到池底可导致脊柱骨折而造成截瘫等严重伤害。据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跳水导致脊柱受伤的情况有95%是水深不足2.4米。
跳水撞到跳台或跳板也比较常见,造成手脚刮伤或撞瘀,严重的出现骨折。少数人撞伤头部,造成头皮裂伤、鼻梁断裂、脑震荡等。在加拿大的一次跳水比赛中,一名俄罗斯女选手跳10米高台时头部磕到跳台不幸死亡。这类受伤的原因是起跳动作不当,避免的方法是练好跳水的基本功。
专家建议:跳前查查眼底
余卓成:对跳水运动有兴趣的人应该去指定的运动场所接受专业指导,循序渐进地练习,长期参与可跳出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高台跳水要求周围有多名救生员,包括水下救生员,以备人被震晕后马上打捞。不能凭个人胆量自己偷偷跳,那样非常危险。
王文:若出于逃生的需要不得不跳下水,就要抱住膝盖以保护大脑和颈椎。
梁纳:跳水前应做眼底检查,若发现异常就不宜再跳,特别是头先入水的姿势。
邓海燕:患有重感冒、鼻窦炎时避免跳水和游泳,必要时带上耳塞再跳。
资料显示,肩部、手腕和背部在跳水时反复受到冲击,久而久之也会劳损,因此在跳水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运动,可给手腕绑上张力带和护腕,可增强手腕力量以及减少入水吸收的力量。平时通过锻炼增强躯干和肌肉的力量也可避免受伤,例如做掌上压、肩后下拉等。
撞到水面:震晕脑部容易溺亡
今年4月6日,21岁的“跑酷”爱好者王某从四川沱江的一座大桥上跳到约30米之下的水面,怀疑被震晕后溺亡。经测算,从1米跳板跳下的入水速度为30.2公里/小时;从10米跳台跳下的入水速度为57.6公里/小时,人体承受20~24倍重力的压力。
余卓成介绍说,从10米高跳水,身体平着拍击水面形成的震动足以致伤。即使是专业运动员,在学习新动作时被水拍得脸肿、吐血丝也是有的。个别人跳水后上颌出血往往不是因为嘴里进水,而是碰到自己的膝盖。25米以上的高度跳水危险性大大增加,就连保险公司也一般不予承保。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副主任王文介绍说,跳水姿势不当容易令腹部、背部、面部、鼻子受到冲击而受伤,但很少出现肝脾破裂、肺挫伤之类的严重内伤。跳水还容易令身体的旧伤复发,特别是从5米以上的高度起跳,例如胳膊曾经脱臼者手臂张开跳水可造成关节再次脱臼。跳水时若头部先入水,因为害怕而自然弯曲的颈部容易形成曲颈型颈椎损伤,颈椎向后突出压住脊髓,轻则造成短暂的脊髓休克,令四肢麻痹无力,呼吸喘不过气,过一段时间便可恢复,重则造成高位不完全瘫痪或完全截瘫。如果再加上冲击造成的脑震荡和脊髓震荡,跳水者无力挣扎就很容易溺水。
高速插水:可能导致眼耳穿孔
跳水奥运冠军孙淑伟、郭晶晶、胡佳等都发生过眼球视网膜脱落,有的人因此被迫提前退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曾经对50名国家队跳水运动员做过调查,发现16%视网膜脱落,6%视网膜出现裂孔。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主任梁纳介绍说,中老年人和近视在600度以上者的眼球玻璃体容易发生液化,承托视网膜的力量下降,而且视网膜周边部位变性也使得视网膜变得不牢靠。跳水时眼球剧烈晃动,便容易令视网膜与玻璃体粘连处撕开一个洞,令患者看到眼前出现飞蚊或闪电,视觉变得模糊。这时若及时发现,可以打激光给视网膜“点焊”固定,穿洞便能闭合。如果放任不管,继续进行剧烈运动,就有液体跑到视网膜下面令其剥脱,表现为视野出现固定的暗影,要挽救视力只能做手术。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海燕表示,跳水时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水可从外耳道直接撞击鼓膜导致穿孔,也可以经过鼻腔咽鼓管进入耳的股室,引发感染令鼓膜穿孔。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