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神奇还是神话--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灵芝,神奇还是神话

2013年05月08日15:20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叶子

原木栽培的赤灵芝

  灵芝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神奇一笔。一个真菌类生物,却始终与帝王相伴,被奉为神圣、庄重的吉祥物,以至形成灵芝文化,甚至影响了海外,在国外的教科书里也写到“灵芝是中国很有名的传统药材,作为药用,它可以提升免疫功能……”。

  中外医学对灵芝药用价值的认识

  过去的文献传说里灵芝只有两种人用,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神仙,所以民间对灵芝的认识很少,以致把它神话了。

  医药典籍对灵芝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药王孙思邈在书中总结了灵芝滋补之道,他自己一生也坚持服用灵芝,得以颐养天年。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明代的《本草纲目》上都可以找到灵芝的记载,“性平,味苦,无毒,助心充脉,安神益肺,补中,增智慧,好颜色,利关节,坚筋骨,祛痰,健胃”。

  尤其讲灵芝会特别强调“无毒”,这两个字价值很高。《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灵芝即位列上品。

  虽然,与很多现代药物相比,灵芝有上千年的食用经验,1881年芬兰植物学者就建立了灵芝属,但是,对于它的成分与疗效方面的科学验证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灵芝多糖有益于增强体质,激活免疫细胞,灵芝三萜酸更是目前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国际市场上经提纯的灵芝三萜酸比黄金还贵。

  人工种植和野生灵芝的区别

  如今灵芝成了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的养生品,得益于人工种植的普及。

  事实上,古代灵芝数量极少,苏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明代还曾专设寻找灵芝的官职。

  据《太平御览》和《十洲记》记载,秦始皇派遣徐福入海求蓬莱仙草,即为灵芝。

  当人们还没有科学地培植灵芝之前,野生灵芝因为稀少显得非常珍贵。后来科研人员发现,野生灵芝逐渐比不上人工栽培的灵芝。

  首先是菌种不明,灵芝的种类多达100多种,但只有赤芝、紫芝两种可入药;其次某些地域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野生灵芝从空气、土壤、水气中吸收了过多重金属;三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足,长期无人监护和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造成营养成分流失,而且野生状态无法收集孢子粉。

  所以,灵芝其实很适合人工培养,但培养方法的好坏就直接影响灵芝的质量。

  台湾大学灵芝专家许瑞祥教授曾经就“灵芝育种”做过一个比喻,鸡再养也大不过猪,所以,品种的选择是灵芝种植的第一关。目前国内仅寿仙谷药业培育出了赤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其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远高于野生灵芝及日本红芝和韩国赤芝品种,现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收藏。

  第二关,种植。灵芝的种植有两种方法:1.袋料栽培,采用棉籽壳或木屑作为培养基,成本低廉,但生产出的灵芝品质差,药用价值低。这样的灵芝产品国际上一般不予入药;2.原木栽培,采用自然无公害的椴木作为培养基,成本高,科技含量高,灵芝品质高,药用价值高。目前,寿仙谷药业在远离污染、风景秀丽的武义源口、刘秀垄和牛头山等地建立了4800多亩原木赤灵芝标准化出口基地,而且还严格按照欧盟有机种植规范,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激素等添加剂,从而确保了寿仙谷灵芝的药用价值和纯天然无污染。

  现代医学对灵芝孢子粉的研究

  灵芝孢子是近些年的研究重点,因试验发现其有效含量是灵芝的75倍。

  灵芝孢子是灵芝的种子,由厚厚的孢子壁包裹着,不易被人体吸收。但孢子破壁后的保存期又会变短,主要是孢子油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质,有油蒿味就是变质的反应。

  因此,加工技术是影响孢子粉服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寿仙谷药业独创的灵芝孢子去瘪、去杂的前处理新工艺,及“四低一高”超音速气流灵芝孢子破壁、去壁、分油精深加工新技术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科技项目编号2007EA700114)验收,并荣获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奖。

  寿仙谷破壁灵芝孢子粉不仅实现去瘪、去杂、去壁、去油,将100g灵芝孢子粉原料加工成8g精粉,还突破了常规灵芝孢子破壁法导致铬镍等重金属超标,瘪子、壁壳等非药用部位与有效成分混为一体,有效成分含量低,易氧化变质等难题,继续保持灵芝纯天然无副作用的传统。经杭州药检所检测(编号S20101177),三萜含量达9.3%、粗多糖含量达21.7%,有效含量提高近20倍,苦味较浓。(叶子)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