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焚城:美国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烈火焚城:美国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

2013年04月18日15:27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封昕

  ▲ 1942年4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轰炸机在“大黄蜂”号航母上准备出击

▲ 杜立特中校把战前日军颁发给他的奖章挂在炸弹上还给日本

▲ 燃起大火的日本东京

  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使美国的民心士气大跌。为了振奋民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不惜代价空袭日本。可是当时美军的陆基轰炸机航程虽远,却不足以从美国控制的机场飞抵日本;美军航母又不敢冒险靠近日本海上防卫圈。怎么办呢?美国海军作战部的一位参谋提出一个疯狂的想法:让陆基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 杜立特首炸东京

  1942年2月3日,2架经过改装的B-25B型轰炸机在“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成功,初步验证了陆基轰炸机在航母上起飞的可行性。

  4月2日10时,运载16架B-25B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母率领第18机动舰队驶离阿拉米达,向西太平洋海域进发。轰炸行动由空军中校杜立特策划和实施。

  4月18日清晨,美国航母在距离日本约1200千米的海域被日本警戒渔船发现。8时20分,美国航母上的16架B-25B轰炸机依次起飞,比原定起飞时间提前了10个小时。随后,美军舰队向珍珠港返航。

  由于起飞时间提前,美军本来准备夜袭东京,不得不变成白天硬闯。6小时后,16架B-25B轰炸了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当然,轰炸效果实在难以启齿。行动中,美军轰炸机遭到日军高射炮射击和战机的截击,然而由于日方拙劣的防空能力,美军机群仅10号机轻微受伤。扔完炸弹,16架轰炸机中的15架向西南飞往中国浙江的衢州机场,另外1架(8号机)因化油器故障,燃油不足,冒险飞往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战前,美国曾接触苏联,想让杜立特机群降落符拉迪沃斯托克,但苏联因与日本有中立条约,将美国飞机拒之门外。8号机降落后被没收,机组成员被扣留一年多后,通过秘密渠道逃到伊朗,再辗转返回。

  杜立特原计划是白天抵达浙江,可目视寻找机场。但由于提前起飞,到达浙江时已是黑夜,黑灯瞎火又迷航,15架飞机全部损失。75名飞行员中,2人迫降时溺死,1人跳伞坠亡,64人被中国军民救助,8人被俘。在这8人中,3人被杀害,1人被虐死,4人惨活到战胜。不过,此战对美国士气鼓舞甚大,罗斯福总统将杜立特连升两级,晋升为准将。

  “空中堡垒”来了

  杜立特首炸东京后,日军破坏了B-25B航程之内的所有中国机场。美军长时间无法再炸日本本土。

  1944年4月24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从印度飞越驼峰,抵达中国四川省成都机场。B-29型轰炸机的最大作战航程高达5230千米,可以从成都起飞轰炸日本。

  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了日本北九州市的八幡钢铁厂。不过B-29的炸弹、燃油、配件全部需要经驼峰航线运来,供给非常有限。在随后的一年里,这些B-29仅仅执行了12次对日轰炸任务,轰炸成果也乏善可陈。

  7月,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B-29便可从这里起飞空袭日本。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约2800千米,B-29依旧只能多带燃油少携弹。在没有战机护航的情况下,B-29依然只能高空轰炸,效果不佳。

  “实干家”有新任务

  至1945年初,对日本的轰炸不仅效果有限,反而损失150余架飞机,损失上千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丰富战略轰炸经验的“实干家”李梅来了。李梅曾在欧洲指挥对德战略轰炸任务,因为成绩卓著,从少校晋升到少将。1945年1月底,李梅被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委任为负责对日轰炸的第21轰炸机联队指挥官。

  李梅上任后立即展开行动。2月23日,李梅首次组织172架B-29对东京展开最大规模轰炸行动。次日,B-29机群再次投下450吨凝固汽油弹。随后的航拍照片显示,东京有2.6平方千米的区域被摧毁。美军仅损失6架飞机。

  3月4日,李梅又组织了一次白天高空轰炸。159架B-29投下500吨高爆弹。然而,目标(位于东京的中岛飞机工厂)却完好无损。此后的几天,美军分7批出动716架次B-29在白天用高爆弹进行轰炸,但中岛飞机工厂受损甚微。

  李梅认真研究了以前的轰炸情况和相关情报资料,作出几个决定:针对日本夜间防空能力弱,决定只进行夜间轰炸;B-29拆除大部分自卫武器,多装炸弹;不使用高空密集队形,在1500米至1800米的高度自由轰炸;只使用凝固汽油燃烧弹。

  “李梅火攻”战果辉煌

  3月9日,334架B-29轰炸机携带凝固汽油弹飞向东京。3月10日0时15分,2架美军引导机飞抵东京上空,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M-47燃烧弹,在地面形成十字形火焰坐标,后续轰炸机以此为参照,依次向目标区投弹。334架B-29投下超过2000吨M-69燃烧弹。当夜,东京刮起大风,风助火势,火灾迅速蔓延,各处火灾很快连成一片火海。后续飞向目标的轰炸机在70千米外就能看见冲天的火光,浓烟甚至熏黑了机身和玻璃。

  原计划摧毁东京26平方千米的面积,实际摧毁近41平方千米。计划摧毁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完成,2.7万幢建筑被破坏,83793人被烧死,40918人受伤。美军只损失14架B-29。战果上报陆航司令部,司令部很快发回贺电。李梅深受鼓舞,决定下一个目标是:名古屋。

  3月12日,285架B-29如法炮制,投下1700吨燃烧弹。名古屋损失较小,但也有超过5平方千米的面积被夷平。任务中美军损失了1架轰炸机,受伤24架。

  3月13日,300架B-29又在大阪投放了1700吨燃烧弹。由于云层浓厚,引导机无法制造出地面坐标,274架B-29只能胡乱投弹。如果使用的是高爆弹,效果肯定不行。但是这次轰炸后的侦察照片证实,大阪市中心有约21平方千米的面积被摧毁。据日方统计,大火烧毁了13474幢建筑,另有1300多幢建筑受损,13135人伤亡,大阪市四分之一的人(约50万人)找不到家。空袭中B-29损失了2架,受伤13架。

  3月17日,美军轰炸神户。307架B-29投下2300吨燃烧弹,大火烧毁了约7.8平方千米的区域。日本统计显示,有66000多幢建筑被烧毁,三分之一的居民(约25万人)找不到家,伤亡人数超过1.5万人。

  3月19日,名古屋再遭轰炸。290架B-29轰炸机投下1800吨混搭的高爆弹和燃烧弹。市区有近200余处起火,摧毁近8平方千米。

  “李梅火攻”成效显著,美国高层不仅发来了贺电,还发表公开讲话,对李梅赞赏有加,并且命令:“继续干!”李梅的回电是:“没法干了!燃烧弹全扔光了!”接下来,美军空袭只能使用高爆弹了。

  4月13日,由于摸黑夜袭,导航员算错了地图距离,导致日本皇城一部分被炸,明治神宫被摧毁。到了5月,东京一半面积被摧毁。

  截至1945年7月4日,美军向日本投放10万吨炸弹。炸得全日本人心惶惶,只有广岛、长崎等少数城市挨炸较少,居民情绪还算稳定。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1架B-29轰炸机在广岛投下1枚1.5万吨当量的铀弹,瞬间导致7万人死亡。8月9日11时02分,1架B-29轰炸机在长崎投下1枚2.2万吨当量的钚弹,近15万人死亡。

  日本颁发“大绶章”

  因为成功轰炸日本主要城市的功绩卓著,美国人送给李梅一个诨名:“全炸光”,日本人则给李梅一个敬称:“鬼畜李梅”。日本投降后,美军进驻日本,日本政府不仅提供“慰安”服务,天皇还每天去向麦克阿瑟请安。日本人的热情招呼让美国人都不好意思了。李梅负责帮助日本重建了航空自卫队和防空系统。航空自卫队幕僚长源田实感激李梅的贡献。经他提议,日本政府于1964年12月4日授予李梅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封昕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