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观众40后到90后都叫好
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演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继去年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创排50周年纪念演出取得热烈反响之后,于4月14日~15日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连演两场,座无虚席,赚得羊城观众热泪。不少40后观众和90后观众纷纷赞叹,没想到《江姐》这么好看,没有一分钟出戏。
记者 苏蕾/文
邵权达、
实习生 王昌辉 /摄
演出中,多首经典名曲不论是《红梅赞》,还是《绣红旗》都被王莉演绎出了不同以往的韵味,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心醉神迷。
始创50年前
至今累计
演出1000多场
歌剧《江姐》由空军著名艺术家阎肃根据小说《红岩》改编创作,空军著名艺术家羊鸣、姜春阳、金砂担任作曲。
创作于1962年的歌剧《江姐》,历经3年的反复修改,于1964年9月在北京首演,创造了一年内全国巡演257场的纪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此后50年间,该剧累计演出1000多场,一曲《红梅赞》更是唱响大江南北,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第五次复排
新一代“江姐”很感人很鲜活
《江姐》是当代中国的红色经典,是空政文工团的保留作品。50年来,该剧历经5次复排,每一次都有艺术升级和创新。此次,第5次复排的歌剧《江姐》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崭新的时代内涵、强大的演员阵容和气势恢宏的舞美灯光,为经典的艺术形象进行了更为丰满的时代塑像。一连两晚,《江姐》简洁、大气又精致的舞台让观众赞不绝口。数十人的管弦乐团以或磅礴、或凄婉、或激昂、或悲壮的音乐将剧情烘托得淋漓尽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代“江姐”。前晚,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以人性化的表演将一名大无畏的女共产党员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她爱丈夫,满怀欣喜地去川北与爱人一起投入革命,惊闻爱人牺牲时几近崩溃;她爱美,衣服、发型总是一丝不苟,临上刑场时也不忘问同志自己的头发有没有乱……在现场,不少观众表示,这个“江姐”很不一样,鲜活而感人。
演出中,王莉的歌声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80后美声女高音的代表,她也巧妙融入了民族甚至通俗的唱法。
演出近3小时
配角也出位出彩博得掌声
同时,这部剧台前幕后会聚了空政文工团众多精英,每一位配角都可圈可点。不少观众表示,“江姐”的演绎动人心魄,没想到“孙明霞”、“双枪老太婆”等也都唱得那么好,而老板娘“杨二嫂”的泼辣、叛徒“甫志高”的奸诈也都十分到位。
虽然《江姐》是一部悲剧,演出中时常可以看到观众拿纸巾抹泪,但也不乏笑点,比如愚昧的乡丁三碗酒下肚就被套出军火车行程、比如老烟枪“蒋对章”被误认为是“江队长”……一部歌剧毫无间断地演了近3个小时,现场很少有观众走动或电话铃声响起,每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唱毕,全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全剧画上句号,观众更是毫不吝啬地长时间鼓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和赞叹。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