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微访谈
Search now
触摸梦想
博主简介
敖幼祥,《乌龙院》的爸爸。
文/图 陈之淼
问:很多粉丝注意到,你开始画知识漫画了,比如“成语系列”。
答:没错,我还打算画一套动物大百科的《乌龙动物园》,以漫画传授知识,乌龙院师徒四人也摇身一变成为客串的生物老师,以快乐轻松的方式解读丰富的动物趣闻。你看现在又是一年的观鸟好时节,在广州华南植物园、南沙湿地等,都可以观赏到各类鸟儿,我都想带女儿去看看,让她多接触大自然。
问:让乌龙院师徒们诠释成语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我觉得漫画是一种包容力很大、可塑性超强的艺术表现,尤其用在包装知识上,更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功效。乌龙院师徒们的形象已深入各位读者的心,而且乌龙院的故事背景又是取材自中国文化,所以让乌龙院师徒们来诠释同样是中国文化精粹的成语就再也适合不过了。投入创作时,我舍弃台北的五光十色,到台湾花莲的一个静僻小村落,像苦行僧一样地开始画画。当时还对着旭日立下宏愿:“不画完不回台北!”
问:“成语系列”的受众年龄层会不会比较低?
答:在国外,漫画老少咸宜。大师刚出生也只是个小孩,漫画家之所以成为漫画家,创作出好看好玩甚至好笑的作品,我想大概就是因为一份童真吧。爱玩会玩的人才能保持创作力啊。所以与其说变得童真起来,不如说童真是每个漫画家最宝贵的特质。我相信每个漫画家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小孩。
问:成语是比较难诠释的,遇到本义和引申义甚至当下的意思的时候,你怎么处理?
答:很多成语的释义通过漫画形式会变得更容易被理解,“成语系列”除了解释本义,还有详细出处来帮助诠释。引申义和当下意思,则会通过乌龙院师徒发生的幽默故事的形式,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
问:画了这么多年漫画,你对“漫画”这两个字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答:漫画就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将脑中的各种奇妙想法与读者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从一张白纸上凭空想象,然后将想法跃然于纸上,然后又能将这些图画与大家分享喜悦,我觉得那是一种天赐的恩典。漫画让我与读者走得很近,他们对我的支持又让我有继续创作的动力,这是一个愉快的相互过程。
问:你曾说画漫画,画是第二,文是第一,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看漫画,看到最后就是内容啊!画面只是包装你的内容,往往太纠结于画面是否完美,而忽略了内容是不是一个好故事。漫画是一种想法,漫画技巧只是让创作者的想法呈现出来的方式而已。现在许多年轻人一直把漫画画得漂亮、画得很美,他们只把注意力放在绘画的技巧上,却忘记最重要的一点——作品一定要有内容,应有了内容以后再去要求技巧。
陈之淼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