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茶园美景惹人醉。 周德淑 摄
古丈树栖科茶园采茶忙。 资料图片
安化云台山野生大叶茶。 萧单丹 摄
南岳春茶祭典仪式序曲——抬贡品上山。 康松柏 摄
南岳春茶祭典仪式现场——高僧主祭。 康松柏 摄
安化千两茶制作。 周德淑 摄
采茶欢歌。 贺新初 摄
文/本报记者 王恺凝 实习生 萧单丹
清明连谷雨,又到春茶采摘时。南岳、古丈、云台山、壶瓶山的茶园在春雨的滋润下,迫不及待地冒出嫩绿的新芽,静静地躺在春的怀抱里。
春风夹着绿茶的清香,和着雨后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扑面吹来,沁人心房。茶农们都忙碌起来了,像是在弹奏一曲丰收的交响乐。
采新茶,摘新绿,伴着明媚的春光,跟我们去做一回采茶人!
南岳云雾茶 雨雾烟云茶味长
采茶地点:广济寺毗卢洞茶园、烟霞茶园、华盖茶园
地位:“五岳”中唯一产茶的一岳,湖南最早的有机高山茶
时间:清明前后
“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王夫之的《莲峰志》中所描述的情景在今天的南岳仍然可见。4000亩高山茶园,若隐若现地沐浴在云雾里。最出名的华盖、烟霞、毗卢洞等三大茶园均位于海拔700—900米处的位置,自西向东呈弧形分布。夏凉、冬寒、雾多、雨量充沛、土壤含丰富有机质等先天优势,让这里占尽了茶叶种植的天时与地利。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南岳绿茶被称为“云雾茶”,从唐代开始,成为历朝历代的贡品茶。
南岳规模最大的茶园是占地1200多亩的华盖茶园,而最好的茶园则位于祝融峰与紫盖峰之间的“毗卢洞”,一片宽深各二十里的狭长山谷。从衡山索道终点站处步行去广济寺的毗卢茶园,一路可见云雾的大开大合,我们刚取出镜头,却发现几秒钟前的美好画面已被上下两股白雾遮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见溪流声,却看不到水在何处。站在茶园最上边,可视范围极小,直到临近广济寺,才豁然开朗。满目郁郁葱葱,420亩茶树簇拥在一起,被称为“春芽子”的新茶刚刚冒尖,探头探脑地藏在深绿的叶子中,鲜嫩翠肥。
从2007年开始,每年4月8日,南岳的毗卢洞茶园都会举行春茶祭典。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与采茶姑娘们一齐净手入园,采摘今春头班云雾茶鲜叶。青翠的茶园中,你可在身着蓝衣、头戴斗笠、背着竹篓的采茶姑娘的指导下,采下一尖尖儿的茶芽。
采完茶后,还可到烟霞茶苑品茶,取“铁佛泉”的泉水,泡一杯云雾炒青或者毗卢寿眉都能让你品到惊喜。云雾茶发芽迟,生长慢,叶片厚,因此香气高、味道浓、经泡。不管是冲泡前的冷香,还是暖杯后的茶香,都沁人肺腑。一般三泡后舌尖微苦,那便是茶多酚释放出来了,一直喝到第五泡,味道都还香醇绵长。
古丈毛尖 青青茶园春常绿
采茶地点:古阳镇树栖科村、红石林镇龙天枰村
地位:其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清明到谷雨间的两星期
周边景点: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芙蓉镇
“春茶尖尖叶儿翠,绿得人心也发芽,远销五洲四海客,逢人都夸古丈茶”。宋祖英的一首《古丈茶歌》唱得“古丈毛尖”名扬海内外。其实,据《桐君录》记载,古丈栽种茶叶始于西汉,在东汉就是著名的产茶地之一。
从古丈县城往北,沿古阳河蜿蜒而下,沿路全是大片茶场,满眼翠绿,农妇们在“绿色海洋”里飞舞着指尖。最先看见的是“树栖科”茶叶基地,2000亩,“古丈毛尖”的主产区之一。因地处高山地带,当地从未出现过灾害性病虫害,茶树不用喷施农药,加上茶农习惯性施用有机肥料,所以少有污染。
“采茶要采头拨茶,一芽二叶胜似花,花只好看不常开,茶却四季都发芽。”农妇王春花念着口诀告诉我们采茶的秘诀:毛尖茶的采摘时间必须是清明到谷雨间的15天。有雾又出太阳,茶叶蹦出来,含水量不高,叶片却滋润,这是最好的茶。必须专采一芽一叶,用食指与拇指夹住叶梗,利用两指间弹力将叶片摘断,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茶篮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轮到我们动手时,可是深刻体会到了“手比脚笨”。 采了一个多小时, 茶叶才刚刚盖住小竹篮的底部。
在树栖科采完茶,还可亲自体验制茶。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8道程序让你手忙脚乱。特别是“做条”,很需要技巧。双手握茶于手心,运用掌力进行回转搓揉,边揉边散开,使茶坯沿锅壁散落滚转,如此反复几次后,待茶叶八成干时,再提毫收锅,炒至白毫显露,茶香透发。
这8道程序每一道都要一丝不苟,如此制作出来的茶叶才能条索紧细,色泽翠润。炒完茶,过树栖科几分钟便是古丈最早的国营茶场“龙天坪”,毗邻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和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与芙蓉镇隔河相望。
安化黑茶 世界只有湖南有
采茶地点:马路口镇云台山
地位:“千两茶”的制作工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3月底—4月
周边景点:龙泉洞、柘溪水库
一进入小淹镇,连绵起伏的青山就迎面而来,资水沿着山脚温柔地向前奔去,目之所及,全是苍翠欲滴的竹子和叫不出名的树,偶有几株桃花点缀。
过江南,经东坪,一路青山逶迤,伴着资水的波光隐约。白沙溪、怡清源、永泰福、华莱……耳熟能详的黑茶品牌从闪过的木质旧招牌上接连不断地跳入眼帘。等到达云台山,眼睛看到的是从山脚绵延到山顶的茶叶基地,鼻子里还被一路的黑茶店铺所飘出的醇香霸占着。
现在正是采摘新茶的好时机,沿着“十八拐”上山,不少茶农正在基地忙着。越往山上走,世界越缥缈。等到了海拔998米的山顶俯瞰,深绿簇拥着浅绿,越过满目葱茏,山谷中浮起一片光亮的云海。没想到山顶上也分散着几大片茶叶基地。由于气温较山下低,要比山下的茶叶晚半个月才能采摘。
云台山的茶叶因叶片特别大被命名为“大叶茶”。20世纪50年代,经茶叶专家考察对比,被列为全国21个优良品种之一。不仅是最适合制作黑茶的茶叶品种,就连全国推广的优良茶树品种槠叶齐、湘波绿、白毫早、碧香早等也都是用云台山大叶种作为母本选育出来的。
为什么黑茶只有安化有呢?一是因为安化拥有世界最稀有的石种之一“冰渍岩”,“有冰渍岩之地必出好茶”。另一原因当然就是“千两茶”的加工工艺啦。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过筛分、拼配等工序,用高温蒸汽软化,装入内衬棕丝片、蓼叶的篾篓内,中间扎篾箍,然后“七个大汉一边吆喝一边压”,最后冷却,日晒夜露55天,逐成成品。正因为经过了两次发酵,分解了部分茶多酚和全部的咖啡碱,黑茶的口感比起绿茶、红茶要醇厚很多。
不过清明前后采摘的茶叶并不能制作成黑茶,黑茶的鲜叶要等到七八月才能采摘。冲泡黑茶和冲泡绿茶的方式也不一样,冲泡黑茶的水温越烫越好,在水沸腾时快速冲泡出汤,琥珀色的原液通过杯盖和杯身的夹缝涌入透明的茶壶中,一层淡淡的茶雾笼罩着茶水,像是薄雾中透出清晨的微光。初品时舌尖略涩,先不急于咽下,在舌尖游转一翻,让每个味蕾都感受到那份醇香,再让它从喉管里滑下,喉咙会有一种微微发紧的感觉,一泡一泡的饮下,一股强烈的回甘已从喉腔缓缓涌出。
石门银峰 青山茶绿影遥遥
采茶地点:壶瓶山
地位:湖南十大名茶
时间:3月底—5月
2005年,香港人林柏胜发现石门县内太青山的3000亩野生茶叶基地,经过三年研究,制作出“石门怡红”。2008年一经推出,名声大噪,填补了湖南名优红茶的空白。摊青、萎凋、摇青、揉捻、发酵、速包、团揉、做形、干燥、焙火……“石门怡红”的制作工艺不仅为业界首创,更获国家红茶发明专利。
不过清明前后所采摘的鲜叶只适合做绿茶,红茶的采摘得等到农历四月。你可知,壶瓶山的绿茶在唐朝时就已负有盛名?
“湖南屋脊”壶瓶山的茶叶基地很是壮观,是“石门银峰”的主产地。16000多亩高山茶园绿茵如毯,随山势蜿蜒。我们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往上走,远远地就飘来歌声。“四月采茶茶叶新,姐在家中绣手巾,两头绣来茶花朵,中间绣个采茶人……”农妇们提着竹篮,背着背篓,手指在曲折的茶垄里上下翻飞,一片片嫩叶就轻盈地跳进茶篮里。
“高山出好茶”。上好的“石门银峰”对鲜叶的要求很高,必须是粗壮的芽头或一芽一叶,且要做到“四不采”: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病虫瘦弱芽叶。我们在山坡间的一户农家特意要了几杯“石门银峰”。轻轻一嗅,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茶汤绿澄澄的,杯口绿色云雾缭绕,啜一口,只觉唇齿之间,舌根之下,“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我们连泡了四杯,真的是“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滋味无穷”。
精品采茶线路
南岳云雾茶
从长沙出发,上京珠高速——“衡山”出口下,进入S314,过“衡山大桥”直行进入衡山大道,约2.5公里后转入G107,进入祝融路,约300米后到达目的地。(约2.5小时)
古丈毛尖
从长沙出发走长常高速——常吉高速,“吉首”下高速,经吉首火车站过光明桥,上省道1828,行驶40多公里后到古丈县城。(约5小时)
安化黑茶
从长沙出发上长常高速——“桃花江”出口下,直行过“朝阳收费站”,上“益阳大道”,沿S308前行上“桃马路”,直行经“小淹”、“江南”镇后过“东坪镇”,朝“龙泉洞”方向行驶到达目的地。(约4个小时)
石门银峰
从长沙出发,上长常高速——“常德”出口下,经“柳叶大道”上长张高速,“石门”出口下,沿省道304前行进入034乡道,300米后到达目的地。(约5小时)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