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与“铁娘子”--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梅姨”与“铁娘子”

2013年04月10日03:39    来源: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重新看了一遍《铁娘子》。感觉比第一遍看的时候好,心灵上受到的触动比较大,可能与心情有关,因为“铁娘子”不幸辞世。

  一个为舞台而活的权力女性,从政治舞台上淡出,后被搬上艺术舞台,最终告别人生舞台。真实人物的丰富经历,通过影像,活脱脱地展现出来,让人感慨。

  假如是4月8日以后,“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再扮演撒切尔夫人,可能要比之前演得更出色,更放松,更自由。当年拍摄时,撒切尔夫人还活着,“梅姨”演的时候,肯定心理上有顾忌,情感上有障碍。现在,无碍了。人生若此。再了不起的人物,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都是无奈的。

  扮演一个活着的人,能得到认可,尤其是当事人认可,确实不容易。 “梅姨”做到了。据说,撒切尔夫人本人看完影片后,都表示强烈认可和极大兴趣。“梅姨”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大奖,这是她第三次捧起小金人。

  中国观众,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中年观众,对撒切尔夫人是不陌生的。甭说别的,单单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坐在一起会谈的照片,就深深地印在脑海里。9日下午,我在北京,顺手买了份《北京晚报》,报上就刊登了这幅大照片,还配了有趣的说明:“在邓小平面前,她还年轻。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一见面后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邓小平回答:‘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看,这是多好的台词呀,编都编不出来,可惜《铁娘子》里面没有,不能不说是个大遗憾。撒切尔夫人曾经4次访华,电影出品方,不考虑别的,就是考虑中国巨大的市场这个因素,也得把撒切尔夫人跟中国的人性化情节加上。

  “梅姨”扮演“铁娘子”,确实是一代影后与一代女相的巅峰合作。影片中,49岁到85岁的撒切尔夫人,由“梅姨”一人担纲,而接近一半的时间里,她都在演一个老妇人。动作不多,就是走来走去,简单的动作,刻画出复杂的内容,绝对考验着一个演员的定力。

  “梅姨”首先演出了撒切尔夫人的霸气,也就是演出了她的“铁”。但“梅姨”并不是简单地过分夸张地表演“铁娘子”的“铁”,而是还原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可感同时又震撼人心的传奇女性,这是一个时代风口浪尖上的铁腕女人,但她有着一颗坚固而柔情的心,集女儿、母亲、妻子、家庭主妇等多重角色于一身,难免顾此失彼。而撒切尔夫人“顾此失彼”的真实状态,恰恰是“梅姨”炫技之处。

  比如,影片在波谲云诡,风云激荡的政坛背后,细微深情地展示了撒切尔夫人丰赡的情感世界。撒切尔夫人风烛残年中的孤独,离群索居中的无奈,都通过“梅姨”一点一滴,灵魂附体般地勾勒出来。于是,有铁有柔,遁世有闷的“铁娘子”,鲜活在电影中。

  影片中大段的演讲,听着很过瘾,“梅姨”操着纯正的英式英语,慷慨激昂,若决江河,汪洋恣肆,显示出“梅姨”高超的嘴上功夫。除了演讲,还有精彩的对白,比如:“让大家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尤其是青年人。不用假装平等,大家并不相同,从来都不是,也永远不会相同,我们应该鼓励青年去追求更多的东西。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领袖。”

  再次看片,感觉这是一部学习英语的好片子,也可算作一部励志片。假如《铁娘子》不是3月8日开始在中国上映,而是推迟到现在,票房不可能那么平平,可能要翻番。

  ■ 观星背景

  据新华社伦敦4月8日电,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2011年,美国女星梅丽尔·斯特里普(左图)主演的《铁娘子》讲述的正是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