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上游建水库部分移民未搬迁 10多座村庄被断电--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漓江上游建水库部分移民未搬迁 10多座村庄被断电

2013年03月26日06:10        手机看新闻

一渡水村未拆迁的居民住宅

  中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白宇 实习记者肖淼)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今天关注:近日,有广西桂林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他们的居住地——桂林市兴安县和灵川县境内正在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共涉及移民7000多人,目前,部分工程已接近尾声,但大量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灵川县内停电通知

  不久前,有关部门贴出了要求移民限期搬出淹没区,违者后果自负的公告,几天前,位于桂林市兴安县和灵川县内的10多个村庄被切断电源,移民们感到了无助、不安和惶恐。当地主管部门称,这是考虑到移民的安全。

  正在全力建设的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位于漓江上游的川江、小溶江和华江流域,分处桂林市兴安县和灵川县境内,项目共涉及三个水利枢纽工程,被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工程、桂林市的重大工程和兴安县的“第一号工程”。

 

川江库区停电通知

  目前,川江水利枢纽已基本完工,小溶江水利枢纽正在进行大坝浇筑,斧子口水利枢纽已基本完成导流洞工程。三大水库总库容4.38亿立方米,淹没区移民7500多人,其中兴安县内约6500人。

  在川江水库淹没区,记者看到,兴安县三大水库指挥部张贴在村口的通知清晰地写着:川江库区淹没区将在3月18日开始停电,停电范围共涉及10个自然村,记者采访时,仍有大量移民生活在已经断电的家中。

  一渡村村民姜佑琼:上面把我们的事情没有搞清楚,没有处理好,为什么要停我们的电呢,现在我们水也没有吃,电也没有,电饭锅煮不了了,现蜡烛以前是五元一扎十根,现在要十元,加价了。

 

川江库区的民居已经断电

  在小溶江水库灵川县内淹没线以下的电线杆上,类似的停电通知表明,3月25日前,溶江村委的5个自然村也将停止供电。记者采访时,这里已经断电。灵川县三街镇溶江村委副主任胡世荣:

  胡世荣:以前不会停的,就是修了水库以后开始,意思就是讲让我们村民搬走,得离开这个地方了。

  小溶江水库兴安县内的通知则明确要求移民在2013年3月底前签署临时搬迁协议书,拆除淹没区房屋,不按通知执行的,造成损失由移民自己承担。

  兴安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潘儒清说,这是保障移民安全和工程进度的需要。

  潘儒清:按照国务院规定,3月15日到9月15日是防洪期间,川江水库工程已经进行了90%,随时随地都有大雨来的,来的话可能会涨水,电线就在水的下面,那就有危险,所以要停了,你不停电的话,清库没办法做,房子就不好拆,它有电,怎么拆,这也是根据安全考虑也是根据上级的工程进度的考虑。

 

移民安置地

  汛期将至,电力中断,移民们却不愿离开,这是为什么呢?

  兴安县溶江镇田头口村组长姜征贵: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建房,没有宅基地。

  溶江镇坪寨村村民周信明带记者来到了位于兴安县兴安镇浮泥桥村附近的移民安置地:

  周信明:现在路还没通,什么都没有搞,给我们的地还是片荒地,就叫我们搬迁,现在各个都不答应。

  三大水库指挥部工作人员廖张林告诉记者,县里正在为这片安置地做规划设计。

  廖张林:县里面的有关单位和部门正在搞规划设计,准备四月底之前组织移民建房。

 

当地村民的林权证

  据了解,兴安县是我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依靠竹子产业,斧子口水库所在——地华江乡的人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三大水库移民几乎家家有竹山。临时安置后,村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姜佑琼:在家里做事,帮人家出去砍一天竹子就要一百六十块钱,不搬家我们一年差不多挣一两万块钱吧。

  说话的人是川江水库一渡水村移民姜佑琼,她家有七口人,每月的过度安置补偿不足四千元,离开库区后,一家人分租在两套兴安县城的房子里,租金合计约1100元,余下的3000多元是7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开支比在村里大了很多。

  姜佑琼:在兴安开支太大了,样样都要买,吃饭买米啊,我们去年一年都没有种粮食的,我们连小菜都要买,白菜花都要两块钱一斤,猪肉去年都要十二块。水电费就要几百块钱一个月,煤气我们也要买啊,一天三餐的煤气,洗澡都是要用煤气的。

  记者:小孙子今年上幼儿园是吧?

  姜佑琼:在兴安县二幼,要一千块钱一个月。

 

基本完工的川江大坝

  灵川县小溶江水库移民胡世军:一个月550块钱每天吃三碗米粉就没了,一碗四块,三四一十二,农民吃东西要吃的多一点,每顿饭不能吃一两二两吧,二两我怎么能受的了呢,我还要干活呀。

  一渡水村民李康维今年20出头,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告诉记者,在家靠种竹子生活的很好,在外面根本找不到工作。

  李康维:去外面一分钱都不知道怎么弄,我们这里几乎都出去,像我这么大的都不知道干什么。

  移民们说,在县城租房,开支大了,工作难找,库区淹没线以上还有竹林要管护,经常往返,交通成本太高,他们不得已,才又搬回了库区生活。

 

库区附近有路段已彻底淹没

  记者采访时看到,从兴安县城到三大水库周边的村子往返需要几十公里,部分路段已经被水淹没,难以通行,淹没线以上新修的公路还没有竣工。

  兴安县一渡水村移民姜佑琼:路费车费,我们的车费一个来回就要三十块。

  灵川县溶江村移民胡世军:我因为不敢走才在家里面呆着呀,因为这个交通费我负担不起啊,我承担不了。

  兴安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潘儒清:他这个交通费用是在我们的设计当中一次性补偿,2000块钱一户。

  记者:竹山的承包合同是70年,未来不到70年的时间,一共是2000块钱的交通费用?

  潘儒清:对。

  据了解,除集中安置外,还有部分移民选择了自主安置,但他们觉得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过低,盖新房很困难。

  川江水库龙鳞口村民赵金:补偿太低了,现在起座那栋房子用补偿的钱是不可能办的到的。两座房子的话,才是二十九万多,现在我就自己在那边找了块地,现在我就才修两层清水房还没有搞清楚都花了二十多万了。

 

小溶江库区的限期搬出的通告

  移民们说,虽然淹没线下的少量田地被征用后获得了一定的补偿,但未来还有很多未知,这些钱不敢随便用。兴安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潘儒清介绍,按照当前的物价水平,相关补偿的确偏低,兴安有关部门会向上级积极反映移民的诉求,也将努力做好包括国家财政补贴在内的移民后期扶持。

  潘儒清:我们整个补偿,按照目前,拆了一座房子再建一座房子,这个难度还是有一些的,他们认为补偿还是偏低了一点。他有一个后期扶持,就业方面国家还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来支撑他。 老百姓的担心肯定也是有的,我们尽量把它做好,使老百姓解除担忧。

 

数年前村里不通电时的简易发电机被重新启用

  站在要求移民本月底前搬出的通知前,小溶江水库松江口村组长谭富强担忧地告诉记者,一旦更多移民集中涌入县城租房,房租也将上涨,移民们实在无法接受。

  谭富强:就是说给我们550块钱,要搬出来,不管你了。那天晚上我们专门开了个会,老百姓都说这个不能搬,搬出来之后就上当了,现在我们要求政府要给我们起好房子我们再搬。

  十多座村庄已经断电。移民对安置不满拒绝搬迁。究竟是移民安置的规划不合理,还是执行不到位?汛期将至,移民的安全有保障吗?工程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吗?移民们还有哪些质疑和担忧呢?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来源:中广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