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胰腺:不起眼却重要的小器官--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图文:胰腺:不起眼却重要的小器官

2013年03月24日05:54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湖北日报讯 记者曾莉 实习生周明鸿

  秦仁义,同济医院肝胆胰研究所副所长,胆胰外科及腔镜外科中心主任。1995至1997年在同济医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裘法祖院士。从医30年,曾在德国、香港和国内多家大型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10年来,在胆道、胰腺外科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尤其是在胰腺肿瘤和胆道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和手术后综合治疗方面更为突出。

  癌中之王胰腺癌

  胰腺是人体腹部深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但对人体却非常重要,是除肝脏之外,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胰腺组织的外分泌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可帮助促进食物消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胰岛细胞能调解血糖。

  胰腺的损害对健康影响很大,相关疾病主要是炎症和肿瘤,胰腺癌则因为恶性程度高、难识别、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饮食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都是被胰腺癌夺去生命。

  在美国,发生率列第8位,死亡率列第4位;在日本,胰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在北京,男性发生率列第8位,死亡率列第6位;女性发生率列第10位,死亡率列第9位。

  胰腺癌易发年龄为45~65岁,男性比女性多见。根据发生部位分类,胰腺癌发生在胰头部最常见,占60~70%。此种情况下,肿瘤堵塞胆管,所以患者眼睛容易发黄。一些病人不了解,容易误以为是肝炎。发生在胰体尾的只占25~30%。根据病理分类,胰腺癌又分为导管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腺泡细胞癌,导管内乳头—粘液腺癌等。其中,导管腺癌最常见,占90%。

  早期发现疗效好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30%以上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外科手术的机会。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决定了其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若有不适,要尽快前往医院检查。胰腺手术要尽量选择大医院,肿瘤切除得干净,治疗效果更佳。

  40岁以上有下列表现的人群需要高度警惕胰腺癌发生的可能性: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大于10%;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使许多患者被误诊。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因为在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因此,有异性症状的病人应进行仔细筛查。

  手术是唯一治愈法

  手术切除是唯一有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但是胰腺手术风险非常大。胰腺肿瘤周围血管众多,有人体最大的静脉和动脉,周围还分布着丰富的淋巴和神经胰腺,还有很重要的器官,前端有胃,右侧有十二指肠,左边有脾脏。一方面,胰腺如豆腐般脆弱,有了这些器官保护,能减轻撞击带来的损伤。另一方面,一旦胰腺肿瘤形成,就要连带切除胰腺周围的部分器官,手术范围也因此较大。根治性手术要切除的器官包括部分十二指肠、胃、胆管、空肠,因此胰腺肿瘤手术是外科里切除器官最多,手术时间最长,风险最大的手术。

  胰腺癌手术伴随着常见手术并发症:术后出血、胰瘘、感染、胃瘫。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进,现在手术时间大幅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均下降。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医疗中心手术量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低手术量医疗中心手术死亡率比高手术量医疗中心高3~4倍。据国内外专家推荐,胰腺切除术应在年手术量较多(大于20例)的医疗中心实施。

  专家支招

  胰腺癌如何预防

  40岁以上男性属于高发群体,要定期体检,特别要进行胰腺检查。导致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高龄,烟酒史,高脂饮食,肥胖,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因此,饮酒抽烟要适度,不能嗜酒,宜多吃水果,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胰腺癌的最关键因素。

  预防胰腺癌一分钟自测

  1、观察:每天早晨照镜子观察眼睛是否发黄。

  2、称量:定期称体重,看有无明显的体重下降。

  胰腺癌的临床检查

  实验室检查:1、血清生化检查:血、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血糖升高;胆红素、转氨酶升高。

  2、免疫学检查:肿瘤标记物;CA19-9 ;CEA;胰胚抗原(POA);胰腺特异性抗原(PSA)。

  影像学检查:1、B超: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优点: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

  不足:视野小,易受干扰。

  2、CT检测:胰腺癌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优点:无创性,能准确定性诊断。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患者;对CT扫描有补充作用。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