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重庆主城各大公园、高校校园,不难见到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他们拍照留念,以此怀古。今年28岁的唐玉婷也是个汉服迷,不过,除了参加活动,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穿。无论是居家、逛街或是上班,只要不是严寒天,她都会穿汉服。不仅爱穿,她甚至还会亲手缝制。
图为3月18日,重庆,唐玉婷准备坐轻轨去上班,因为,每天都这样,大家基本都习惯了,也不觉得她的穿着很怪了。(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踏青路上被喊仙女
在上周末的一场汉服爱好者聚会上,重庆晚报记者发现了唐玉婷。她2008年毕业于重庆通信学院,现在红旗河沟一家公司做文员。前天,为了参加重师集体踏青活动,她早上六点就起床了,个头接近1.6米的她,有一头约1米长的乌黑秀发,她花了一个多小时打理。在从杨家坪乘车前往大学城的路上,回头率很高。
“有个大妈跟了一路,估计是去川美赏花。”唐玉婷回忆,几个大妈追在后面喊她:“仙女,你这是要去哪儿呢?”
“以前穿汉服出去,还有人说我是日本人、韩国人、朝鲜人。”她会有些不高兴,然后跟他们解释穿的是汉服,是自己民族的衣服。
去年唐玉婷外公生日,她赶回老家铜梁,家里来了好几十位客人,身穿绿色汉服的她刚到家,母亲瞬间拉下脸,让她赶紧换了。最后母女俩达成协议:穿可以,但不能在亲朋面前穿。
图为3月18日,重庆,路人正在用奇异的眼光看唐玉婷的穿着。唐玉婷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人们慢慢的开始接受了,看的人比以前少太多了。(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两年前重燃仙女梦
昨天,重庆晚报记者从早上开始跟随唐玉婷,体验她的汉服出行生活。
她住在九龙坡区冶金四村,早上8点半,打理完头发后,换上了一身浅蓝色上衣、白色长裙汉服,挎上红色包出门上班。穿过菜市场,步行至轻轨站,一路上有人在回头打望。
唐玉婷说,小时候,或许每个女孩儿看了古装剧,都想变成衣袂飘飘的仙女,她也不例外。2010年,她接触到了汉服,看到网上有卖,也有人穿出来,唐玉婷的仙女梦再次浮现。她在网上买了几件,一开始试着穿半身汉服、半身普通衣物的混搭,然后试着在夏天穿款式独特却不夸张的半臂褙子(类似于现在的短袖),去年才开始穿一整套汉服出门。“是有议论声,但我已经有勇气穿了。”
一年多来,她隔上三五天会身着汉服出去,无论同事或路人,都由刚开始的异样眼光到现在见怪不怪。老板田先生告诉她:“你穿的衣服很有民族风,喜欢汉服、喜欢汉文化挺好的。” 。(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未来宝宝也这样穿
唐玉婷家里有一间房,是专门拿来制作服装的。每天下班回家,她要么上网看汉服新款,要么穿针引线亲自缝制。“我制作的汉服大大小小有十多套了,各种颜色款式。”而且衣服都放在各种盒子里。穿汉服以来,她很少逛街,衣服多数都是自己制作。
她和丈夫去年结婚,在她坚持下,丈夫同意与她穿汉服照相。她的丈夫范先生说,两人认识了三年,都喜欢用服装道具扮演动漫或游戏中的角色,所以妻子穿汉服上街,他并不觉得奇怪。只是有时拌嘴,会拿这个说事。
小两口现在准备生个小孩子。“小孩儿穿汉服真的很乖,我将来就要自己做衣服给宝宝。”唐玉婷说,她已经网购了汉服书,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制作鞋子衣服,给未来的宝宝也穿上汉服 。
图为唐玉婷和丈夫穿着汉服拍摄的结婚照。(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3月18日,重庆,唐玉婷上班的地点只有她一个人,是公司的一个联络点,来的人比较少,加上领导也比较支持,所以,她能自由的穿着汉服上下班 。(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3月18日,重庆,唐玉婷身上穿的汉服都是由自己亲手缝制的。(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唐玉婷汉服照。(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3月18日,重庆,看着唐玉婷穿着的汉服,周围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好奇,已经慢慢的接受了这种穿着方式。(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3月18日,重庆,唐玉婷现在已经习惯穿着汉服上下班了。(周小平 刘润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来源: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