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宇
新版电影《悲惨世界》来了,关于这部今年奥斯卡的热门影片,有太多可以八卦的话题,但最终都会回到电影本身——经典故事的影像回归,终于再次展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虽然电影采用的是歌剧的形式,这对当下的普通观众来说,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随着电影故事的展开,形式上的小小异样逐渐淡去踪迹,只留下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感知。
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悲惨世界》的故事一点都不陌生,从小说到电影,如今再次进影院,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只是换了歌剧的包装,还加入了让人惊艳的电影特效。故事开始的一段就让人感叹现代电影视效的壮美:几千名犯人拖拽着撞毁的巨型帆船进入船坞,巨浪滔天,风雨如织,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犯人冉阿让就在其中。
电影的故事从冉阿让走出土伦监狱说起,在路上他饱受路人的歧视,后来得到教堂主教的帮助,却因为一时糊涂,偷走了教堂里的银器,第二天冉阿让被警察抓回,主教却否认他偷了东西,称银器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这件事让冉阿让自此良心发现,发誓成为全新的自己……
和冉阿让相对的是一直追捕他的警察沙威,冉阿让隐瞒了犯罪的经历而成为市长,他再努力、再善良,也还是罪犯,沙威为此追踪到死。冉阿让和沙威的对立,不但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善恶对手,还是很多法学文本经常提到的经典法理案例,而这种善恶之间的游走与人情法理的判定,则给电影带来了更丰富的艺术想象。
电影和歌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人物的刻画上,电影用惯了语言和形体,而歌剧用的则是歌唱,甚至一些内心活动都需要唱出来,电影和歌剧的结合,一方面考验着主演们的唱功,另一方也对观众的欣赏习惯是一种挑战。
电影和歌剧结合的剧情片,《悲惨世界》当然不是第一部,但利用如休·杰克曼、安妮·海瑟薇等大牌明星来出演歌剧,却在电影业界并不多见。幸好几位主演的表现都不错——瘦身之后的“金刚狼”休·杰克曼潇洒依旧,饰演芳汀的安妮·海瑟薇要从柔弱无助女工变身到街头放浪的妓女,前后形象几乎是颠覆性的,而她的表演则细腻逼真,令人心生哀怜。至于罗素·克劳,一张端正的大脸饰演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游移的沙威,也有着某种天然契合。
原著小说《悲惨世界》的经典之处,在于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冉阿让的止恶修善,沙威的正邪交替,不同境遇下人的爱恨情仇,这些都构成了《悲惨世界》内在动人心魄的力量,当然也成就了《悲惨世界》之外的美好想象。和小说原作不同,影像里的《悲惨世界》总有更直接触动人心的瞬间,比如教堂主教于冉阿让的宽容,比如走到生命终点的冉阿让最终等来养女,那一刻,无论是谁都会被感动到泪流满面。
经典小说可以不断被重拍成电影,重要的是保留和继承。看多了国产电视剧对经典小说的糟蹋,我们甚至不相信还有好看的重拍经典,这一次,《悲惨世界》没有让我们失望:小说里的悲苦生活到了电影里,可以成为一抹浅痕,小说里的丑恶残暴,在电影中可以被一笔带过,但总有一些深刻的追问与探讨,仍被放大和展现,那才是对经典的尊重,也是让经典重现更加感人的原动力。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