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4日讯 近日,市区多家银行开展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开立的个人存款账户将被冻结。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应核实的内容是存款人开户资料中留存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下同),或重新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上记载的身份信息,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银行了解到,各银行正在加快清理虚假、匿名账户工作。据建行威海分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在去年已经开展对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工作。个人客户中,如有证件信息不完整或者个人客户信息变更的情况,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办理证件信息补充或变更事宜。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银行工作进度不一,建行、农行等早在去年就接收并下发相关通知,中国银行3月1日也在其官方网站已发表关于对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的声明,目前只有少数银行还没有发布清理工作的正式公告。
根据要求,以下两类情形开立的人民币银行账户需参加本次个人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
(一)2007年6月30日(含)以前开立且尚未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核查,或未向公安等身份证件发证部门核实,或未经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鉴别的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信息。
(二)2007年6月30日以后开立,且开户证明文件为非居民身份证的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信息。
为何以2007年6月30日为界?
据银行业人士介绍,2000年4月1日开始,我国已实施《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但是由于信息不联网,银行没有技术条件对客户身份进行核查,办卡人仍可持他人证件或者伪造的身份证开户,还可以批量办卡,造成非实名的或者虚假的个人账户。直到2007年6月,央行和公安部正式启动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才正式将实名制落实。
对此,银行业人士提醒,拥有这些账户的市民需要尽快带着身份证到银行核实,避免注销账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2007年之后曾经用身份证在银行办理过业务,银行就已经对其进行过身份核查,不会受到此次核查的影响。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