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的海水如梦如幻。
“懒惰”是墨西哥人的自嘲。
玛雅历史遗址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金字塔能准确计算出春分秋分日太阳影子的位置。
坐在月亮神庙上俯瞰亡灵大道。
图伦金字塔傲踞海边。
墨西哥小镇市集。
2012年11月,赶在玛雅传说的“世界末日”之前,我和儿子小宝,加上另一对母子朋友,来到墨西哥,自驾深入玛雅文明的腹地,探究“2012世界末日”到底是否存在。
墨西哥,在中国人的印象里,蓝天红沙,瑰丽而神秘,因为贩毒猖獗,甚至还有一点乱世的恐惧感。出行前,无论看新闻还是听去过的人说起,都是怪吓人的。真正的墨西哥,到底是怎样的呢?还是自助旅行,更能近距离看清吧。
作者:冯樱(数度独自携幼子长途旅行,出版有美国西部游记《让大自然帮你带孩子》一书)
收费公路上走老牛
墨西哥东部伸进加勒比海的尤卡坦半岛,是玛雅文明后古典时期的中心,半岛上有不少高大雄伟的金字塔和神庙遗址。
古玛雅城市遗址奇琴伊察,曾是玛雅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了解玛雅文明的必去之地。据说从尤卡坦首府梅里达到加勒比海度假胜地坎昆之间的高速公路,是全墨西哥最好的,奇琴伊察正好就在这两点之间。我们的自驾行程,也就从这条路开始。
从坎昆租车,GPS说走收费的高速2个小时就能到了。我们在网上订了个靠近遗址的酒店,中午还下加勒比海潜水,打算上来后悠悠闲闲地开到酒店吃晚饭。
可没想到,上路没多久,就走错了。
语言不通真要命,一路看西班牙语的路牌,脑子反应总会慢半拍。遇到一个剪刀把分岔路口的时候,看路牌一下没反应过来,就走错了方向。更惨的是,走了很久才发现错了。而这条收费公路是上去的时候一次性收费,下来时没有收费站也没人可问,结果下来掉头时稀里糊涂开上了一条与收费公路平行的乡村小路——GPS上两条路几乎重合着。车边不断掠过骑单车、赶牲口的老农。眼看天色渐暗,我们着急了,连忙找路口上收费高速。
谁知,上了收费高速没走多久,竟然又遇到赶牲口的老农!我和同伴吃惊地对视:难道我们没上成高速?迅速抬头看路牌,没错啊!这是墨西哥最好的收费高速公路啊!正困惑着,哗!只见对面一个老农晃晃悠悠地骑着自行车逆行而来。原来,墨西哥的收费高速,不像中国是有护栏的,加上旁边有平行的乡道,又没有警察巡逻,路人想上来很容易。好在车不多,两个方向的车道之间是茂密的树林,互不相见,增加了一些安全系数。
不靠谱的指路人
5点左右,天已黑了,酒店所在地是一个小镇,路牌上没有名字,更倒霉的是GPS此刻开始罢工,死机了。路过休息站的时候下来问人,只有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能讲一点点英语,她妈妈让她翻译说,再过3个出口下去就对了。可旁边几米处的大地图上却标明是下一个路口。看我对着地图困惑,那妈妈还捧着怀孕的大肚子奔过来伸手顿了三顿,强调是过3个出口。
遇到第一个出口时,路牌上的标记貌似是我们要去的方向。一咬牙下去吧,毕竟一路走来感觉墨西哥人比较没有数字概念。咦?怎么下去以后就是一条小黑路,开了半天也不见头呢?不像美国下了高速有各种加油站快餐店,也不像中国下来以后各种路牌指示。路边只有树丛,没有路牌没有路灯没有人影……更没厕所!你敢这样下车解手吗?
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开。开啊开,终于见到远方路边有个小屋透出灯光,冲过去一看,居然是个警察站!一个又黑又瘦小的警察叔叔,兢兢业业地站在里面,唯一可坐的是几块空心砖垒起来的“凳子”。他不会英语,但把他专用的没有坐板的马桶借给我,还关切地给了我们一张地图,也算是雪中送炭啊!我们果然下早了,但正确的出口也不是孕妇妈妈说的第三个出口,而应该是第二个。
原路开回去,到了酒店所在的小镇皮斯特,可是我们又迷路了!问到第五个人,才有人认识我们订的酒店。“这个酒店啊,出门转左,一直走就到了”,商店的大姐说。转左一直走,是一个堆满砂子的田野。
“向前走3公里,就在路边”,交通协管员大叔大手一挥。一直走了5公里也没找到。“左转,你要左转啊”卖纪念品的小贩比比划划。
左转,开啊开——这不是奇琴伊察遗址大门了么!我们忍不住大笑起来。墨西哥人指路也太不靠谱了吧!怎么办?酒店的钱已经付了不能退,不然干脆在此露营等天亮直接参观算了。
继续问路,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就这样跌跌撞撞摸索着,终于找到了一块写了酒店名字的大石头,立在黑暗荒凉的公路边,连灯都没有。开进去是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夹在一人高的玉米丛之间。穿过去是扭七拐八的林中小路,我们订的该不是黑风寨吧?会有蒙面大盗跳出来讨买路钱吗?
路的尽头,是一个大铁门,一个老汉牵着大狗,“吱呀”地拉开门,他居然报出了我的名字,“我们等你很久了”。我心跳加快:遇到神话故事了吗?进去又是一片树林,酒店前台是树林里一个高高的凉亭。没有电脑,一切手写,没有沙发只有木凳。厚实的矮墙,斑斓的壁画,古朴的木雕,看得我愈发迷惑。房间离前台还要开车走一阵,渐渐地,山水清朗起来,草地上散落着莹莹灯火,无人的三叠泳池里水流哗哗作响,树梢上秋虫嘤嘤。哗,真是一个好所在啊,幸好刚才没有放弃,住进汽车连锁旅馆。
警车开道的“非常礼遇”
奇琴伊察之后的下一站,我们打算沿途找个Cenote看看。Cenote是指墨西哥尤加坦半岛的灰岩坑。沿地面上的洞口向下走,会发现一汪清澈的河水或地下湖,小鱼游弋,巨树参天,抬头只见阳光从洞口射下来,轻舞飞扬。
可我们又是一出门就走错了。看地图很近,我们却一不小心又上了收费高速,只转了个弯开了几十米,就收了我们几十披索的过路费,还因此错过了去附近一个灰岩坑的路口。马上查地图,发现去我们晚上住的图伦遗址的沿途,还有几处灰岩坑。干脆随缘去看下一个吧。一小时后,倒是顺利地到达了下一个灰岩坑所在的小镇,但坑可不在路边,我们看着小镇的横街窄巷傻眼了。幸好镇口的警察很热心,电召了会讲英语的同事立马骑车过来指路——当然,要完全按他说的我们还是找不到的——墨西哥朋友的确很热情很淳朴,但方向感和数字概念实在是太……运气好,在墨西哥小镇五颜六色的小房子中穿梭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找到了。捧着冰镇椰子,从暴晒的骄阳下钻进岩洞,清凉空气沁人心脾。小宝和小伙伴脱光了衣服下水畅游,这真是最梦幻的游泳池啊!
回程,毫无悬念的,我们继续迷路。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迷路,边找路边不断停车与那些色彩绚丽的民居拍照。兜兜转转,竟又转回了镇口的警察站。那小警察见我们来回找不到路,对正在门口等绿灯的警车嘀咕一阵,车上的胖警察呵呵笑着摇下车窗对我们说:“跟我们走,带你上高速。”警车开道啊!于是我们就这样很拉风地上路了。
在墨西哥自驾,我们感觉到墨西哥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热情淳朴的为人。无论是步行街上的路人、公路边的警察还是市集上的顾客,对我们的迷路都主动伸出援手,甚至不辞劳苦地亲自送我们到目的地。我们也因此放松下来,不执著不纠结,走到哪算哪,让缘分带我们去旅行。
Tips:
1.租车:墨西哥市面上有很多美国的租车公司,程序和美国差不多,而一般美国的GPS也会带有墨西哥地图。
2.加油站注意事项:墨西哥的加油站一般有工作人员,如果语言不通,最好还是下车跟进整个加油过程,以免出现误会。我们有次懒得下车,付钱时发现油钱贵了一倍。但是油已加好,又语言不通不好理论,只好自认倒霉。
3.乱停车麻烦大:人生地不熟,停车的时候还是守规矩比较保险。一次在加勒比海小镇,我们看到满街的酒吧和度假的人群,就迫不及待地把车停在路边,虽然问过旁边酒吧的侍应,但可能语言不通误解了,结果回来的时候不仅吃了罚单,还被没收了车牌。最后只好再付一笔钱请租车公司解决。
4.看路牌:虽然和美国比邻,但墨西哥的公路里程用的是公里制,而非美国的英里制,所以切换GPS地图时要特别注意。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常见旅游地标如涵洞、潜水处、金字塔等,都有图标,易于迅速判断,而市镇名称,则需要事前做好功课,以免看错,毕竟西班牙文地名对于生手来说容易混淆。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