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对决,斯皮尔伯格胜算较大--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大师对决,斯皮尔伯格胜算较大

2013年02月09日04:02    来源: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斯皮尔伯格

▲哈内克

▲李安

  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公布后,媒体一片惊呼,无数影迷也大跌眼镜:两大热门导演本·阿弗莱克和凯瑟琳·毕格罗双双出局。

  这个颁奖季的前半段,毕格罗和她的《猎杀本·拉登》独领风骚,一度是奥斯卡风向标类电影奖中热度最高的电影。从第70届金球奖开始,阿弗莱克和《逃离德黑兰》又横空出世,见谁灭谁。舆论一度认为,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争夺将在毕格罗、阿弗莱克和《林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之间进行,其中前二人希望最大。然而事与愿违,排名前两位的种子选手居然未能杀入“决赛”。

  出现这样的结果,从长跑理论上讲,《猎杀本·拉登》上映时间太早,毕格罗前半程领跑太快,后劲不足可能是她失去最佳导演提名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她3年前在奥斯卡上大出风头的《拆弹部队》,与这部《猎杀本·拉登》在题材和拍摄手法上过于相似。

  演而优则导的阿弗莱克之前只导演过两部剧情长片,处女作《失踪宝贝》出手不凡;之后的《城中大盗》又让我们见识了他驾驭不同题材的超强能力。这部《逃离德黑兰》又将政治题材和好莱坞扯到了一起,非常成熟,也同样精彩。连美国导演工会2012年度最佳导演奖都拿了的阿弗莱克,为什么没有得到学院的青睐,这是一个我们想破头也想不出答案来的问题。只能说,是“小本”运气不好。

  除斯皮尔伯格如愿拿到最佳导演奖提名外,入围的另外4人是: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卫·O·拉塞尔(《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贝赫·泽特林(《南方的野兽》),以及迈克尔·哈内克(《爱》)。

  拉塞尔的入围纯属意外,主要得益于毕格罗和阿弗莱克的失利,因为《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最佳影片奖提名中较弱的一部。因此,拉塞尔只能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泽特林的入选有一定的说服力,毕竟他导演了2012年度最好的独立电影之一的《南方的野兽》。该片用一个黑人小女孩的视角,呈现了生活在美国南方低洼地区的贫民的生存状况,残酷中不乏理想主义色彩。但竞争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泽特林显得嫩了点,一是电影本身的格局不够大,二是他实在过于年轻,仅30岁。到目前为止,这位帅气的导演也只有这部《南方的野兽》拿得出手。

  李安的入围顺理成章,作品过硬,本人也是大师级的导演。

  奥地利人迈克尔·哈内克进入提名名单虽然看似有些意外(因为他凭借的是一部非英语片),但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评委对英语片和非英语片的一视同仁,因为《爱》的确是去年最好的电影之一,甚至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是2012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导演,现年70岁的哈内克早已得到公认。其著名作品有《钢琴教师》(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隐藏摄像机》(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白丝带》(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躲避》(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等。

  至于斯皮尔伯格,似乎不用多作介绍,他在中国观众中的知名度,恐怕比华人李安还要高。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系列等,无不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代表。到目前为止,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收入在全球已超过85亿美元。除票房号召力外,斯皮尔伯格也是奥斯卡的常客,两次摘得最佳导演奖,还贡献了一部影史杰作——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窃以为,大卫·O·拉塞尔和贝赫·泽特林基本上可以被排除,最佳导演奖的争夺将在三位大师级导演李安、哈内克和斯皮尔伯格之间进行。考虑到《林肯》夺得最佳影片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更看好斯皮尔伯格。毕竟,自2006年之后,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均归属一家。但哈内克也有三成以上的可能性,如果最后胜出也属正常,而李安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