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路曾一度命名为虞洽卿路
▲旧时书局报馆最集中的福州路山东路
▲曾经参号林立的咸瓜街
▲1900年左右的菜市街,今宁海东路
▲ 昼锦里
▲老上海的早晨
◆ 杨嘉祐
老地名,通常是指历史上有名的城镇村落,街道里巷的名称,广言之,则包括江湖河海、山岭高原、平原丘墩等自然地理名目。如今,小区广场,街道里弄,高楼大厦皆是。地名与人类生活、风俗、经济、文化都是切切相关的,今日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在追忆、保护,甚至恢复老地名。
上海这座大城市,建县仅720余年,今年正逢开埠170周年,然其地名之多、之变化,却与其他城市迥异。
上海在元至元二十八年只筑了五条街巷:新衙巷,在县东南,康衢巷,在县南,县西有新路巷,县中心有薛巷,东南有梅家弄。
建县后270余年,未筑城墙。直到明中叶,因不堪倭寇直入县治,抢劫烧杀,经本地士绅富商以及老百姓的请求呼吁,官府始动员民工在嘉靖三十二年三个月内建成周围九里的椭圆形的城墙。
筑城后,街巷较弘治年增4条,有说5条,万历间增1条,而官宦望族热衷于兴建坊表,民间多有小船水路畅通可以通行,官民都不急需辟路。清代康熙年共13条,乾隆嘉庆时,上海商业旺盛,街道则增至64条。迨自欧洲殖民主义者用武力撞开古老国度的大门后,城市面貌随之变异,侵略者为了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大量货物(包括鸦片、武器)进口,又为在沪外侨生活上的方便,进行填浜筑路,拆除民屋,建造高楼,中国人的财富金银等矿产、原料,都从这些马路、码头上载运出口。
壹
老城厢内外地名多保留
老城厢内外,即今南市,但不是前南市区,行政区划是经常改变的,而南市是开埠前的上海城区和行政中心。最早的五条街巷,多在县城偏东,城西有一些住宅,手工业作坊、祠堂和坟地,那些老街巷,有的两头延伸、有的改道,原址有或多或少的变化。老城厢内外保留老街道最多,许多老地名至今未改。
洋行街 明朝中叶上海商品经济初兴,那时就有“洋行”,这二字不是舶来品。当时中国与外洋已有商船往来,而只限在广州交易,并规定有十三行可以经销洋货,早期是东南亚的暹逻(泰国)、安南(印度支那国)吕宋、日本等,后来才远至欧洲。这条洋行街上,有广东人开设的洋行、商行、货庄。也有外商资本,如怡和、同孚等洋行,初期经营海味、烟草、糖类、洋酒、药品。鸦片战争前夕,大量洋药(鸦片)、五金、玻璃器皿等。开埠后,洋行多聚集在外滩,今外滩源一带,洋行街上开设了几十家钱庄。后改名为阳朔路。
十六铺 清道光年间,上海城内及东南沿黄浦一带,商铺林立、户口密集,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地方管理制度改图保为铺,初定划27铺,后来划定16个铺,以十六铺地区最繁盛,铺制取消后,十六铺成了地名,范围也扩大,成为经营海货、水果、南北货、鱼鲜、醃腊等集散地,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商品市场。
九亩地 是指今露香园路、大境路一带,明末露香园荒废,仅留存青莲庵,官府在东面设演武场,占地九亩,清代设火药局,小刀会起义时,火药爆炸成为废墟,未久,废墟上建了丹桂茶园,后改名丹桂第一台,由女子班演出。民国二年,名伶夏月润等建造新式剧场,首先将舞台改为圆形旋转式,废除按目制,为沪上新式戏院之嚆矢。附近开了许多酒店、茶馆,已扩至26亩余,但上海人仍称九亩地。
南市的街巷保持老地名的较多,其中有的是名宦望族宅第,如徐光启宅九间楼在太卿坊(今乔家路),潘恩及其后裔住地名安仁里,立县时教谕唐时措及后裔的唐家街,明朝首任上海知县杜镒基及住地的杜家湾等地,以及艾家弄系数学家艾可久的后裔所住。另一类是寺庙而保留名称,如广福寺路、积善寺路等。至于县衙前的县前街、县左街,学宫前的学前街等几乎各地都有。
贰
以行业为名街巷商业隆
一条街道聚集多家同业的店铺、作坊、个体户,遂以这个行业为地名,在上海不是少数,说明这个城的商业兴隆。
①竹业 有蔑竹街、竹行街、竹行码头街、筷竹弄、洗帚弄等。竹制器具、器皿,大者有桌椅、床、凳,更大的如竹棚、凉棚、竹屋、屋前篱笆、竹门等。文房用品有毛笔笔杆、笔筒、搁臂、折扇骨以及乐器笛、箫、笙等,上海郊县人家多种竹,而苏浙一带许多地方有竹林、竹山,运输来沪便利,多在水上漂流过来。
②棉布业 是上海三大产业之一,纺纱织布,是上海的家庭副业,不仅农村,城市里在明清时也很普遍。明清时有行商收购,而染布、踹光、洗布漂白,个体不行,必须有作坊雇工操作,因为要有技术或强劳力,所以上海有染坊街、洗布场、刷布场、 彩衣街和花衣街等。
③船业 自元以来,上海沙船业在海运就很发达,所以上海第一个行会组织商船会馆,成立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在东门外有商业街,与造船相关的行业,有铁锚弄。
④食品业 上海的食糖长期从福建、台湾、广东进口,却有一条糖坊街,则多制麦芽糖等小作坊。咸瓜街有二条,并不只是酱菜生产,还有许多经销、批发的海味、干果、参燕补品、黄酒店铺等作坊,是一条较长很老的街道。豆市街、面筋弄、油坊弄等,是油类、豆类及制品的制作场和批售店的地方。清果巷、果子巷是水果业。
⑤药业 药局弄是有药王之称的乔镇所居地,生前为穷人治病,连药费都免收,地方上为之建药王庙,此后,有些医生药铺都在这段弄内。
叁
十里洋场老地名忆几何
洋场是上海老百姓泛指租界地区,1865年公共租界统一规定各条路名,而此后多以洋人之名为路名,法租界几乎条条马路都是法国人的姓名,中国人只有朱葆三路和薛桂路(上海道台,因辟法租界有功于法人)。1865年离上海开埠,已有20余年,所用的地名,也居老路名之列。
十里洋场的老地名,约可分为三类:一是已消失或濒于消失,只有少数老人还在记忆中,有一些追忆往事的文章或口述,还常常提到。二是多数上海人都熟悉的老地名,有的还能道出其来历,告诉年轻一代。三是这些老地名还留在老上海人的口头,后一代人对之也不陌生,有的已成为区名街道名,连新上海人也知道。故本文多述前一类,后二类则从简从略。
我们所熟悉的洋场里最热闹的南京路,初名花园弄,人呼为大马路,二马路九江路初名纤道路、打绳路,1955年路延长至今湖北路口时曾名杭州路。三马路初名海关路,四马路因有基督局伦敦会,教会初名教会路、布道路,1965年改名福州路今人多称为是文化街,在解放前其西段是有名的风化区。五马路为今广东路,其中段名宝善街,又名正丰街,因有一座较大的正丰酱园。六马路则东起福建路终至西藏中路,即今北海路,与前五条不同。
1865年后,租界当局起了一系列洋人的名字为街道名,有英美法公使,领事等外交官,有工部局、公董局总董、董事、工程师,有商人,还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在战场上牺牲的旅沪侨民。另有以少数名人为名的莫里爱路、高乃依路,二人为法国喜剧、悲剧的剧作家及音乐家马思南的马思南路。
第一类中值得回顾的还有:
山家园 在今牯岭路、北河路一带,原是一个小村落,1891年,有个杨姓地产商在这一带盖了人和里、咸德里,山家园也成了里弄,改名珊家园,居民密集,后又造小洋房和四层楼房,是西藏路西面最早开发的区域。
后马路 乃是今北京路、宁波路、天津路口初建时,因三条路均位于外滩和南京路背后,故名。天津路的一段名中旺街,是通向抛球场即为第一个跑马场的一条土路,全路筑成才名天津路。
桥街 即今四川中路北,南京路和北京路之间,原是一小镇和小浜,浜上有桥,人称桥街。第一个跑马场迁走后,开始筑南北向的马路,初名江苏路,1865年命名四川路,通至洋泾浜。
胡家巷 地名很老,不知始于何时,原为村庄,1856年成为今福州路东段,曾有大鸿运酒家。清末文人袁祖志在此建住宅,周围种了杨柳等花木,取名“杨柳楼台”,附近多姓阮,上海的文人雅士,在此作楼台会。
禇家桥 中段的禇家桥,今几无人知晓。这是明代以棉布与北方商号贸易起家的禇氏一族,号称上海城外首富所建,周泾中段沿岸,皆禇氏族人经商和北方客户来沪所居,所筑两桥,名南、北禇家桥。即今西藏南路之桃源路寿宁路一带。后来黄金荣徒弟金廷荪与汪裕泰茶庄小开赌博,小开以禇家桥三层楼大宅为赌注,结果一夜天输去,金廷荪任黄金大戏院经理时,北方来的京剧演员,除名角外,皆以此宅为宿舍。
佛陀街 在南京路、九江路之间,山东中路西有一条小弄,多小饭馆,称饭店弄,后为哈同购地,他夫妻信佛,起名佛陀街。1933年大陆银行以高价向哈同租此块地,开设大陆商场,签约30年期满,交回地皮连同上面的建筑。哈同死后,妻罗迦陵又以高价将地皮售与大陆银行,大陆商场租给中国厂商设中国国货公司,罗迦陵改名慈淑大楼,解放后易名东海大楼,这座跨东西两部分的建筑至今犹存,但上海人多不知其原名饭店弄,更不知有佛陀街。
阮村 一个古老村落,村民多姓阮,他们在村前村后遍种桃树、杨树以及莳花,地近静安寺,很多文人雅士,来这一带游寺,并在阮村茗茶吟咏。后来被哈同圈入爱俪园外,昔日的天然景色,改建成庸俗的景物,阮村被湮没,在有些文士的诗集中,尚留下佳句。
第二类老地名较多,如南京东路有抛球场,其间有日升楼,河南路有棋盘街,山东路旧称望平街(报馆街),以及三茅阁桥、带钩桥(俗名打狗桥或荡汤桥)、香粉弄、盆汤弄、昼锦里、小花园、公馆马路上的大自鸣钟还有“川村利兵卫”侵略者的纪念塔,也叫大自鸣钟。还有偷鸡桥(土基桥)、石路(福建中路)、满庭坊(戏馆街)等。
第三类是至今还用作地名,有的扩大成为区名和街道名,如八仙桥、静安寺、徐家汇、杨树浦、曹家渡等等。
相 关 链 接
老地名的趣闻
外国人名作为地名,叽哩咕噜,上海人说不清,有人将劳勃生路作老活狲路,通俗易记。白来尼蒙马浪路,长七个字的路名,许多老人记不清,有人说你记着“马浪荡”就可以了,果然有个老太对人说:她要到马浪荡路去。杜美路,有人叫做倒霉路,杜月笙住宅在这路上,有人吃过他的亏,故意这样叫。
有人到了南阳桥,找不到桥,问人也不知,有人告诉他,你要说杀牛公司法租界的宰牲场,知道的人就多了。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