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宋庆龄同志丰功伟绩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缅怀宋庆龄同志丰功伟绩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

2013年01月29日04:02        手机看新闻

  今年1月27日,是宋庆龄同志诞辰120周年。宋庆龄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全国人大各项工作,为促进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建立了不朽功勋,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赞誉,享有崇高威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的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宋庆龄同志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她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949年9月,宋庆龄应中共中央邀请,欣然离沪北上,参与新中国政权建立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付出了巨大心血。她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会上,宋庆龄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宋庆龄同志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怀激情地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烈期盼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把自己晚年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1976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这是十年动乱结束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宋庆龄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她深刻批判“四人帮”的罪行,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争取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197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宋庆龄发表题为《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的文章。她说,“30年,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了一条伟大的道路,一条闪耀着社会主义光辉的道路。9亿人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条光明大道。”“今天,我已经是80多岁的人了。当我看到国际国内形势大好,我们新中国的航船在战胜险遭倾覆的命运之后,又乘风破浪,昂然前进的时候,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幸福。我又看到了祖国的新的光明。我衷心地祝愿我国伟大的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团结,走向更加光辉的前程。我将非常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并肩前进在这伟大而英雄的行列中。”宋庆龄始终坚持跟党走,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对前来看望的邓颖超、彭真等同志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1981年5月15日,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上一致决定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5月1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出决定,授予宋庆龄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这是对宋庆龄同志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一生、立下不朽功勋的高度肯定,书写了宋庆龄光辉一生的最后一页,既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就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庆龄同志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1953年 2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宋庆龄参与审议并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会议还决定成立中央选举委员会,宋庆龄为选举委员会委员。在中央选举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民主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重要法律,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等国家机构。宋庆龄同志是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1975年1月和1978年3月,她先后当选一届、四届和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二届、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她两次当选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同志直接参与了国家重要法律制定,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近6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宋庆龄同志是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之一。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同与会代表一道表决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3年1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宋庆龄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付出了巨大心血。1954年6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 宋庆龄在会上带头发言,表示衷心拥护这部宪法草案。她说:“毛主席早就说过,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就是缺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自从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得到了独立和民主。我们这个宪法,将昭示全世界人民,使他们知道我们国内是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大家庭。” 1980年8月至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通过宪法修改委员会名单。宋庆龄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参与领导宪法修改工作,贡献了宝贵智慧。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公布施行。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这部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障。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就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切实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宋庆龄同志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动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她先后参与审议和表决通过《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等建国初期的重要法律文件,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起步;参与审议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预算和决算、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和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等重要文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一届全国人大至五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上,她多次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主席团常务主席以及大会执行主席,参与主持会议,为各项议程顺利完成、会议圆满举行付出了宝贵心血。宋庆龄同志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当选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不久,她就先后视察了上海国营第一棉纺厂、江苏松江专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地,详细调查工农业生产情况,访问职工和农户家庭,与群众亲切交谈。1955年11月至1956年1月,她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各地的视察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就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努力做好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开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新局面。

  全国人大对外交往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了解、加强信任、扩大共识、发展合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庆龄同志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她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外交工作,加强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1955年12月至1956年2月,宋庆龄访问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会见三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并在回国后向1956年3月举行的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出报告。1956年8月,她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参加印度尼西亚国庆典礼,在广大爱国华侨中引起巨大反响。1957年,她随同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出席《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签字仪式。宋庆龄同志还经常会见来访的各国代表团,既有国家元首、议会领导人和军政要员,也有世界和平组织、中外友协、妇女团体、各类进步机构和民间访华团体负责人,还有国际友好人士和普通劳动者。在外交活动中,宋庆龄以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以高超的外交艺术,推动国际社会正确了解新中国,架设起中国人民通往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是当之无愧的和平友好使者、和平外交先驱。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就要坚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充分发挥人大对外交往的特点和优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进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加深人民友谊,为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全面部署,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学习宋庆龄同志执著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她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和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广阔胸怀,学习她无私无畏为中国独立富强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