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今朝复何在纤绳依然荡悠悠--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纤夫今朝复何在纤绳依然荡悠悠

2013年01月11日05:39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湖北日报讯 □ 施天权

  尹相杰于文华演唱的《纤夫的爱》——“我俩的情,我俩的爱,在纤绳上荡悠悠——”,男声激越粗犷,女声优柔缠绵,撞击着人心内最柔软的那一小片天窗,每每听到,总止不住脸热心跳,憧憬着此中的男女之爱。

  这次随着海外华文女作家湖北采风团,到了纤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湖北恩施巴东的神农溪,亲眼目睹了这片美妙神奇的河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开了云遮雾障草木葱茏的神农架南坡,从中汩汩流出了一股溪水,流归奔向大海的长江。神农溪全长60公里,沿途接纳17条溪涧,有8处百米瀑布,一里三湾,一湾三滩,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放浪高歌,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两岸多为80至90米高的峭壁天堑,峭壁上竟然还能见到千百年前的悬棺,真正叹为观止。神力?人力?就像埃及的金字塔,留给后人无数难解的X、Y、Z。

  神农溪原来有多道浅滩,水深不到50厘米,船舶经过此地,船底与水中的卵石摩擦,犹如搁浅陆地,无法前行,只有靠纤夫人力牵拉。这一带是土族人聚居地区,土族人能歌善舞,会说话时就会唱歌,会走路时就会跳舞,因此在产生大量纤夫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拉纤歌谣,《纤夫的爱》只是其中的一首。

  三峡大坝建成后,神农溪的水位提高,再没有需要拉纤才能前行的浅滩,此地的纤夫也就绝迹了。现在的神农溪旅游,拉纤成了一个表演项目。我们乘坐的豌豆角小扁舟上,有一位身穿中式粉红衫裤,衣袖和裤边上都滚着漂亮的大红镶边,斜襟衫上还系着绣花围兜的导游,她站在船上边讲边唱,嗓子还真的不错:

  太阳出来嘛,花花扇儿扇,

  四山黄啊,红花对牡丹。

  唱个山歌嘛,一把红扇子,

  送情郎啊,绣球花儿圆。

  我拉住郎腰带呀,

  问郎几时来?

  站在船后摇橹的男人接着唱道:

  我今儿不得空啊,

  明天要砍柴,

  后天才到小妹家中来!

  大家笑着打趣说,这个情郎怎么不解风情呢?妹妹请他还推三阻四的。正谈笑间,船靠近滩边,船上两个划桨的小伙子,丢下浆各拉着一根纤绳跳上岸去。船又在宽阔的水中前行,小伙子在岸上跑步,船行得好快哟,纤绳在水面上悠悠荡荡的,都没有拉直的机会。跑了大约有百十来米吧,船又靠向岸边,两个小伙子卷着纤绳回到船上,拉纤表演就完成了。

  这时导游又调侃道,现在的男人都只会玩不会拉纤了,山歌也改词了,不信请他再唱唱看!

  那位摇橹的男人果然改了词,他开口唱道:

  我今儿要开会呀,

  明天要打牌,

  后天开着宝马看阿妹!

  除了唱情歌,导游还讲述了神农溪的由来:

  那是茹毛饮血的远古年代,瘟疫盛行,饿殍遍地。有一位叫神农氏的小伙子,一心想拯救水深火热中的饥民灾民。他遍尝百草,以身试药,练就了一身医术绝技。他走遍九州大地,为黎民百姓消灾解难,治病救人。他披荆斩棘来到了鄂西北地区,眼前是险峻的高山密林悬崖峭壁,无法通行。救人心切的神农氏搭起了36架天梯,他顺着天梯攀行,帮助更多的百姓。很快,搭架天梯的地方长出了茂密的森林,百姓欢呼着称这片森林为神农架。神农氏借以漂流下山的溪流,被称作了神农溪。百姓们拥立神农氏为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千古流芳。

  另一位身材瘦小声音洪亮的男导游说话富有哲理。他说,其实神啊鬼呀都是古人,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百姓将他塑造成了神仙;祸害百姓的人,百姓编排他的劣迹,把他称为鬼魅。神仙菩萨观音上帝,魑魅魍魉牛鬼蛇神,他们都是古人,不信你们去查,都可以在历史上查到他们的踪迹。

  导游还列举了现代中外名人,将他们一一点评,谁是神,谁是鬼,他竟然抽丝剥茧,鞭辟入里,分析得头头是道。啊呀呀,民间草根的智慧胆识,敢想敢说,让我们大开眼界!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