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垂青史 热血铸丰碑--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功业垂青史 热血铸丰碑

2012年12月11日08:07    来源:湖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在湘、鄂、川、黔四省交汇处,有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湘西,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奇险、风光旖旎。勤劳勇敢的湘西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薪火相传。然而,到了近代,由于自然条件和战乱频繁的原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湘西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匪患相当严重的地区。

  湘西土匪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数百年来,大大小小的土匪盘踞在西起湘黔边界、东达常德、邵阳,北邻湖北,南接广西,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的广大湘西地区。在旧中国的漫漫长夜,横行霸道的土匪给湘西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民国时期,湘西土匪为害尤烈。到1949年解放前夕,湘西土匪恶性膨胀,势力猖獗程度发展到了顶峰。几乎“逢山必有洞,逢洞必有匪”,土匪总数惊人地达到10万以上。长期以来,湘西各地土匪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湘西土匪危害人民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对人民犯下的滔天血债,罄竹难书。

  1949年9月湖南和平解放后,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反动派除继续在正面战场负隅顽抗外,派遣大批特务携重金赴湘西大肆收编土匪武装,妄图凭借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游击战与解放军周旋,实现其“把湘西打造成反共复国基地”的梦想。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大兵压境,湘西土匪不甘心失去往日的寄生生活和既得利益,他们和狼狈逃窜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勾结在一起,居然拼凑起了3个暂编军12个暂编师以及“湘鄂川黔反共救国军”等10多股成建制的反动武装。

  1949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西线主力第38军、第39军由常德挺进湘西,迂回追击桂系白崇禧集团,连克沅陵、溆浦、泸溪、辰溪、怀化、芷江等10余座县城,揭开了湘西剿匪作战的序幕。9月下旬,中央军委正式决定由47军全权负责“经营湘西”。47军是一支威震敌胆、战功赫赫的主力部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长江以南。全军辖139、140、141三个师,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47军接到剿匪命令后,迅速由湖北枝江、宜都等地出动,南下进入常德,开始着手经营湘西的准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当天,47军党委在常德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对挺进湘西、剿灭匪患进行思想动员,并确定了首战大庸的作战部署。

  1949年10月中旬,47军以神速动作奔袭大庸。解放军采取一个师正面强攻,一个师阻敌增援,一个师断敌退路的战术,迂回穿插,猛打猛冲,经过激烈战斗,一举歼灭国民党宋希濂部122军4000余人,解放了大庸城,打开了通往湘西的门户。之后,47军挟初战告捷之余威,迫使敌暂一军12000余人投诚,争取了“湘西王”陈渠珍起义。这一时期,湘西各地土匪慑于我二野、四野大军过境的强大兵威,或逃匿深山,或蛰伏不出,或主动与解放军接洽,表示愿意“归顺”。企图暂避锋芒,以便东山再起。

  1949年11月初,47军139、141师随二野大军入川,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只留下140师和军直机关等少数部队驻守湘西守护沿线公路。各路土匪见留守湘西的解放军兵力较薄弱,认为“时机已到”,蠢蠢欲动。原已投诚或正在接洽谈判的土匪也纷纷反水。他们制造谣言,洗劫村镇,杀人放火,毁坏交通设施,阻挠征粮支前,甚至攻打县城,袭击解放军。

  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彻底根除湘西百年匪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湖南省委、省军区决定发起大规模剿匪作战。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黄克诚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解决土匪问题,则任何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都无从谈起。”1950年1月,47军主力奉命返湘剿匪。2月1日,湘西军区和47军联合发出剿匪政治动员令,大规模剿匪作战开始。

  第一阶段:春季剿匪

  按照既定部署,解放军首先发起八面山合围战斗。1950年1月13日,141师442团部队像一把尖刀直插龙山里耶,扫清了八面山外围阵地。1月18日,141师各部向八面山发起总攻,连克大岩门、望乡台等重要据点。22日,占领敌核心阵地燕子洞。横行龙山数十年的惯匪瞿波平、师兴周部覆灭。与此同时,139师兵分七路合击辰溪长田湾,歼灭土匪1000余人,匪暂七师师长石玉湘被生擒。1月下旬,140师对盘踞会同等县土匪发起攻击。2月20日,湘西军区集中9个营的兵力对古丈张平、泸溪徐汉章部展开合围,经过激烈战斗,歼灭了这两股土匪势力,恶贯满盈的大匪首张平被击毙。之后,剿匪部队乘胜前进,先后解放黔城、古丈、麻阳、凤凰、会同、靖县、绥宁、通道等县城,春季剿匪胜利结束。此次剿匪战役,共歼灭土匪24000余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沉重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第二阶段:中心区剿匪

  1950年3月中旬,中南军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剿匪的战果和经验,并对下一步剿匪行动进行新的部署。4月4日,湖南军区召开剿匪工作会议,决定将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所辖之大庸、永顺、麻阳、辰溪、黔阳、沅陵、古丈、怀化等14个县划为中心区,龙山、桑植、晃县、绥宁、通道等8个县划为边缘区,先集中兵力进剿中心区土匪,对边缘区只留少数部队固守据点。剿匪部队加强了对土匪的政治攻势,大力宣传“抗拒从严,坦白从宽”、“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政策,分化瓦解土匪,彻底孤立匪首。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实现了军民同心协力剿匪的喜人局面。

  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区剿匪形势出现新的局面。在永顺专区,141师部队在千余民兵配合下于1950年4月15日攻克永顺县“五连洞”,生擒匪首李兰初,取得中心区剿匪首战的胜利。紧接着,剿匪部队在保靖县野竹坪歼灭“湘鄂川黔反共救国军”徐雅南、杨树臣部股匪,将徐击毙。永顺专区的重点进剿共歼匪25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0余支。

  中心区剿匪斗争,是整个湘西剿匪战役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经过一连串的打击,至1950年10月中旬,共歼灭土匪2万余人,中心区作战胜利结束。

  第三阶段:边缘区剿匪

  1950年10月中心区剿匪接近尾声时,湖南军区和湘西军区即着手发起边缘区会剿战役。为便于指挥,湘西军区设立南、北两个指挥部,湘西军区司令员曹里怀、副司令员刘贤权分任两个指挥部的司令。在边缘区,土匪依仗崇山峻岭、石洞天险同剿匪部队对抗。10月17日,湖南军区集中47军主力和其他部队共4万多人在北起湖北来凤、南至湖南绥宁800余里的战线对土匪发起全面突击,在驻邻省部队、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剿匪部队采取先集中兵力会剿、摧毁敌人防御体系,然后分兵追歼残敌的战术,战士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对土匪穷追不舍,除恶务尽。至年底,边缘区剿匪作战共歼敌23000余名,所有股匪悉数被歼灭,历时两个多月的边缘区剿匪作战胜利结束。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湘西剿匪取得了重大胜利。之后,47军这支为湘西剿匪立下卓越功勋的英勇部队调离湖南开赴朝鲜战场,湘西区党委、湘西行署和湘西军区继续领导开展肃清残匪的战斗,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2月,共捕获残余匪特7000余人,许多外逃匪首被捉拿归案。至1952年下半年,漏网的残余匪特基本肃清,危害湘西数百年的匪患终告平息,乾坤旋转,玉宇澄清,500多万湘西人民拨云见日,踏上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

  从1949年9月到1952年底,整个湘西剿匪战役共歼灭土匪和反动武装113000多人,缴获各类枪支10余万支,火炮300多门,以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在剿匪战斗中,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功臣和英雄群体。为了夺取湘西剿匪的胜利,解放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47军就有上千名战士长眠在湘西的土地上,因战斗致残、负伤、失踪的人员为数更多,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了湘西剿匪胜利的丰碑。

  百年匪患,一朝平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前的数百年来,神州大地政权多次更迭,主政湖南的面孔亦几经变换,湘西土匪却屡“剿”不绝。然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到了旧统治者几百年也做不到的事。究其根源,其因有三:

  第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夺取剿匪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旧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出于各种目的,虽曾多次出兵对湘西土匪发动过“围剿”,但为其阶级本性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为了普通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进山剿匪,最终免不了虎头蛇尾、流于形式,甚而官匪勾结、鱼肉人民。只有共产党是真正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组织,是真正为着解放人民而又依靠人民进山剿匪的。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湘西匪情,把“经营湘西”的重任交给了能征善战的47军。剿匪战斗中,湖南省委、省军区领导和47军首长多次亲临前线视察、指挥,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支旧军队,他们官兵平等,作风民主,作战勇敢。正是由于有了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战无不胜的解放军,才最终彻底剿灭狡猾凶恶的湘西土匪。

  第二,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夺取剿匪胜利的关键。过去旧统治阶级的“剿匪”行动之所以总是归于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脱离群众,盲人骑瞎马,眼前一抹黑,对土匪的生活习性和动向以及湘西的地形地势了解不清,这样没有不失败的道理。共产党剿匪则完全不同,毛主席明确指出解放军要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除了军事打击外,还要访贫问苦,关心群众。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被唤醒后,一改过去的冷漠和怀疑态度,积极支持解放军上山剿匪,处处设关卡,村村要路条,几乎做到了“无山不上,无林不搜,无洞不进”,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战斗中漏网的土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没有任何藏身避难之所,最后难逃覆灭的下场。

  第三,灵活的政策策略是夺取剿匪胜利的基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剿匪斗争中,各级党政军机关坚决贯彻“军事打击、政治争取、群众捕捉”三结合的剿匪方针,灵活运用“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等一系列政策策略,对罪大恶极的土匪,坚决杀掉,对于一般罪行较轻的土匪,则大部不杀。根据坦白与认罪情况,实行镇压和宽大相结合,分化瓦解土匪队伍,彻底孤立匪首,减少了阻力和牺牲,把剿匪斗争的伤亡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

  在湘西剿匪战斗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