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上甘棠  固守自有的安静--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千年古村上甘棠  固守自有的安静

2012年12月03日00:01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上甘棠村临谢沐河而建,由于地势太低,水患成了该村最大的忧患。范衎衎 摄

  本版撰文/记者 范亚湘

  上甘棠村被以“千年古村”的名义宣传了近十年。但在这个拥有两百多栋明清建筑,四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居住的古村落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商业气息,驼背街上惟一的一家杂货店里卖的香烟价格最高的就是五元一包的白沙 。

  A 河边洗衣裳的妇女,任凭游客怎么拍照、吆喝,眼睛始终不抬一下,只顾一槌一槌地槌打着衣服

  位于湘西南江永县的上甘棠村,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公元前111年,这个村是汉武帝新立的苍梧郡谢沐县县治所在。公元589年,谢沐县废除。后来,周氏族人迁徙至此,在废弃的县衙下沿河筑屋,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小山村。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安静的小山村。只见谢沐县衙门旧址就剩下一些青石墙基,静静地躺在冬日的阳光里。站在这片由青石和菜地组成的废墟上,上甘棠村的全貌一览无余。

  不过,穿村而过的那条青石板路还在,据说这条路曾经是汉朝通往古苍梧的驿道。村前的谢沐河终年流淌着,至今仍是上甘棠村民主要的生活和耕种用水水源。

  小桥、流水、人家……千年小村仿佛是以一种特有的耐力,跟那些慕名前来的外地游客打交道。

  村舍沿谢沐河左岸呈一字排开。南槽门前,稀稀落落的牛粪挡在进村的路上,两只狗在村道上尽情地嬉戏着。河边洗衣裳的妇女,任凭游客怎么拍照、吆喝,眼睛始终不抬一下,只顾一槌一槌地槌打着衣服。

  进到村里,除了满目明清时期的建筑,就是悠闲的村民。年老的聚在一起玩一种叫“跑夫子”的纸牌,妇女们则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纳着鞋底,那些年幼的小孩站在门前看着兴奋的游客出神,当有人用镜头对准他们时,瞬间便跑得无影无踪。

  江永县文物局局长谢明尧说,上甘棠村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家族和信仰根深蒂固。“这样的古村落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建筑不再是一具躯壳,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儿,其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外出打工和农事生产。村民眼里,在古建筑里居住、生活的意义远远要大于旅游开发。“村民们可以安心住下来,但要这些老房子焕发出活力并通过旅游创造效益却不那么容易。”谢明尧身兼旅游推介的任务,但面对村民们一直延续的生活方式,话语中透着些无奈。

  B 相传步瀛桥上每掉一块石头就要出一个官。村里人都希望桥上的石头能早日掉一块到河里去

  上甘棠村与外界的连接,是一座爬满藤蔓、有些残破的石拱桥。这座石拱桥叫步瀛桥,始建于宋代靖康元年(1126年),是湖南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

  初冬的阳光下,桥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几只鸭子在桥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然而,人走在上面,却真担心一脚踩空跟着石头掉进河水里。

  记者跟村民聊旅游开发这些赚钱的事情时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只是应付,但一讲起读书和追求功名就来精神。

  上甘棠村原村支书周立发老人告诉记者,“步瀛”一词源于唐代殿试考中进士登瀛洲之意,“瀛洲”传说是东海神仙居住的地方。取名“步瀛桥”寄寓甘棠周氏子孙步过石拱桥,成就功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愿望。

  据传,在步瀛桥快要修好时,上甘棠村村民正要启动一个庆祝仪式,突然有一个老人骑着驴子走上石拱桥,众人还没有来得及阻止,驴子就把桥面踩塌了一个洞,并说此乃官桥,随即消失。村民在惊诧的同时认定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前来点化众人、降福村落,故而破损了的洞也不再修补,生怕坏了兆头。

  “这座桥上每掉下一块石头,上甘棠就要出一个官。”周立发老人一脸的自豪,眼神里还有几分神秘:“从我们的老祖宗周如锡开始,上甘棠共出了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101人。其中京官18名,进士11名,最后一名是曾在黄埔军校任教并跟随张治中将军参加过重庆谈判的爱国将领周翰宗。”

  可是,步瀛桥上已有很多年没掉一块石头了,周立发老人掩饰着一脸遗憾,但又满怀希望地说:“村里人都希望桥上的石头能早日掉一块到河里去呢!”

  记者注意到,在步瀛桥左边那个石拱的边缘眼看着有一块石头就要掉了,难道上甘棠村又要出一个大官了吗?不过,这些年来,不少人在这块欲掉下的石头上方使劲跺脚,以致跺出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但这块神奇石头就是不掉下来。

  C 青年男女相遇表达爱意的“挤女巷”,而今“挤”过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见当地年轻人的身影

  这村里临街的房子大多石头结构,靠外的一面是黑褐色的木板墙,大门前有鼓形门墩的是祖上曾有人当过官,寻常百姓家只有方形门墩。而且,大门的上方也会两个木头做的“门当”,圆形的表示家境殷实,方形的自然就是一般人家了。

  处在中心地带的驼背街,大多有高约一米的石头台子。以前,有人打马经过,商品放在这些石头台子上,人不用下马就能拿到。前几年,政府出资修了十几个石头台子,但这里只开了一家商铺,除了卖一些价格低廉的烟酒和油盐外,还卖狗骨护身符。店主自然姓周,说是老祖宗的规矩,有人建了新房、买了新车,或是走夜路最好买一个狗骨护身符。

  老祖宗的智慧,除了那块小小的狗骨头,当然还有很多,而且至今还在庇护着村民。在上甘棠村,即便到现在也有人家夜不闭户。“这说起来要归功于村里的‘门’和那些错综复杂的巷道。”谢明尧说。

  每一单门坊,对应着一小族人家。从门坊走进去,是更加错落古老的房屋和迷宫般的巷道。在一单门坊前,记者看到了一左一右两个不同的木头标志,左边刻着“王”字,右边则刻着“三”字。

  “你们猜猜,哪头是活路?”谢明尧明显是想考考记者。记者想了想,大步朝“三”字头这边走,刚走出两步,一旁的村民就笑起来。果然,三五步开外,横着一堵高高的石头墙。

  这些木头标志也是老祖宗留给村子里的财富,也只有这里的村民,即使摸黑也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在第五门坊内,有一条名字很有意思的巷道——挤女巷。这条巷道长不过30米、宽不过一米。谢明尧说,过去,青年男女在这里相遇,如果互相有点意思,男方就会挤一下女方,只要女方不表示强烈反抗,男方就会请人提着礼品去女方家说媒……

  这令人联想到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幽深雨巷遇到丁香姑娘的情景。闻此一说,游人自然蜂拥前往。遗憾的是,如今,挤女巷安静得出奇,除了三三两两的游人穿过,很难看到当地年轻人的身影。

  D 古村因地势低洼几乎每年都被洪水淹一次,靠明清时期建造的防浪墙显然已防不住大洪水

  不知什么缘故,上甘棠村的明清建筑大多是建有高高马头墙的徽派风格。而且,临街的建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那些阳台只留着一扇窗的房间是给女孩子住的,但男孩子所住房间的阳台却是全开放的。这样的格局不得不令游人想到电视连续剧《水浒》里潘金莲住的那个房子,当西门庆从街上经过时,心旌摇荡的潘金莲推开那扇窗子故意掉下一根晾晒衣服的竹竿……

  上甘棠村临街的那几扇窗子是否打开过不得而知。这些古建筑里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临街建筑的阳台上大多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

  “古建筑群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没人住坏得快,但人住多了也坏得快!”谢明尧说,现在,很多年轻的上甘棠村民不愿意住在这个阴森、潮湿的大屋群里,政府已在临进村的马路边辟一块地将部分年轻人迁了出去。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住在上甘棠村老屋里的人会越来越少。到时候,上甘棠村的老屋很可能因“没人住坏得快”。

  不过,这些还不是谢明尧最担心的。上甘棠村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达1700多毫米。“由于地势低洼,村子几乎每年都要被洪水淹一次。”据谢明尧介绍,洪水过后,村子里满目疮痍,一些古建筑也会因为洪水的浸泡而垮塌。

  早在明清时期,上甘棠人就沿谢沐河修建了一道坚固的防浪墙。“这道防浪墙还在起作用……显然,靠它已经防不住大洪水了!”谢明尧说。

  岳麓书院里的“忠孝廉节”

  是从上甘棠村临摹而来?

  在千年古村上甘棠,从步瀛桥过去,沿青石板路向南,便可见到一块天然石壁上“月陂亭”三个大字。这是湘中乃至百越通向两广的古驿道口,古人在沿河的石壁上凿开一条小径,形成了天然石亭。

  “月陂亭”石壁上现存碑刻有27方,主要记述村中大事,功德名言,绵延唐到清五个朝代,被认为是国内罕见的千年石刻家谱。石刻中有规劝村人要孝敬和睦的碑文,有道学“吟风弄月”典故最早的诗文,铭记周敦颐教诲后世的道学风流。其中一块什么字都没有,是留给以后考中功名的人在上面题记的。

  这些石刻有的形同江永特有的女书,有的如蝌蚪文,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其中最遒劲壮观的是平均高达1.8米、宽1.3米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据考证,这是湖南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手迹。不少专家据文献分析推测,当年文天祥曾在江永作战,并将上甘棠作为一个御敌要塞设防。

  但上甘棠的村民并不这样看。周立发老人说,宋朝时,上甘棠人周德源曾任太守,与文天祥在京都杭州是同僚。当时,周敦颐的理学思想经过朱熹等人的推崇,已经得到官方乃至民间的认可,“忠孝廉节”体现了理学的深刻内涵。文天祥了解到上甘棠村人与周敦颐是同源关系后,给周德源写下了“忠孝廉节”四个字。后来,周德源将题词带回家乡,将它刻在山上作为村训。

  据江永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何义荣介绍,湖南有三个地方有“忠孝廉节”这四个字。一处在岳麓书院,一处在长沙的文庙(20世纪80年代末在长沙文庙遗址发掘出四方“忠孝廉节”石刻),还有就是上甘棠的摩岩石刻。这三个地方的“忠孝廉节”大小基本一致,笔迹完全一样。

  “忠孝廉节”这四个字到底是谁写的?以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朱熹写的,另一说是文天祥写的。很简单,因为朱熹在岳麓书院讲过学。但何义荣认为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四个字“很可能是上甘棠的某位读书人或者官员将文天祥的题词传到了长沙,至于这人是谁,还有待考证”。

  不过,上甘棠的村民却懒得去管那些考证,周立发老人几乎每遇到一个村外人就自豪地说:“岳麓书院里的‘忠孝廉节’四个字就是从我们上甘棠临摹而去的。”

  记者站在这石刻前,边欣赏书法艺术边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忠孝廉节”?猛然间,发现崖石上方渗出的水使“忠”和“孝”各半个字长满了水苔,笔划很难分别。呵呵,这一“奇观”也许正好可以说明自古“忠孝两难全”吧!

  上甘棠村旅游名片

  简介:上甘棠村位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现有453户居民,共1865人,除7户人家是新中国建立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该村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看点:步瀛桥、文昌阁、月陂亭、民居、上甘棠博物馆。

  交通:距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处。为开放式景点,不收门票。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