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首日票房过千万 观众赞多弹少
记者从影片方获悉,《少年派》3D IMAX版本的放映密钥将在11月29日到期,届时IM A X银幕将放映其他影片。这意味着该片的最佳观看版本只上映一周。
前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公映之后,导演李安在发人深省的结尾安置的“炸弹”,激起了观众的反响。在这个冒险故事中,李安先是描绘了一个人虎和谐共存、漂流大洋的童话,美好得难以置信,结尾处却揭示真相可能相当残酷——根本没有老虎,漂流者依靠“人吃人”才生存了下来。影片表达的“怀疑与相信”的内心纠结,“既不相信美好,又拒绝接受残酷现实”的心理困境,击中了现代观众的心,两日来,观众普遍叫好,并未被“文艺片”头衔吓得止步。
不过,也有负面评论认为,糖果般精致的视觉效果,却让影片充满了不成熟的“孩子气”,结尾对人性残酷的揭示有点多余,影片的思考只是《读者》里那种心灵鸡汤故事的水准,索性天马行空交给观众一个美好童话倒好。有数据表明,《少年派》中国内地首日获得1300万元票房,官方数字截稿时还未出炉。而在北美地区上映首日,该片收获365万美元。
本报记者 王振国
这是一个新李安
视觉漂亮至震撼,一定要看3D IMAX
“《少年派》是部有教养的3D电影,李安尊重了电影技术,尊重了信仰表达,尊重了观众。”《风声》等片的导演高群书在看完影片后如此表示。
尽管这是一部情绪克制的影片,但高群书看完影片后相当激动:“《少年派》海上的戏堪称美妙绝伦,漂亮至震撼,杳无人迹的海洋深处,水平如镜,一人一虎,渐成切肤之情,但终难成眷恋。人虎之间,好大的距离。还有那个岛……只这些,就完全可以成为必看3D IMAX的理由。”不少圈中人士表示,与李安过去的作品相比,《少年派》在形式上可谓全面创新,“美得让人永得安慰”。
3D制作加上大量CG特效,让影片耗费了1亿美元以上的成本,也让李安付出赌博般的风险,李安坦承,一开始影片找投资非常困难:“有一段时间我很想做‘烈士’,拼了,拿我也没办法,我是大导演,我就艺术到底,拍一个最贵的艺术片,名留青史的。”
不过,也有负面评论认为,《少年派》的视觉效果如同糖果店的糖果一样精致、漂亮、养眼,适合孩子观看,却让影片充满了不成熟的“孩子气”。
依然很李安
拧巴依旧,但只是“心灵鸡汤”水准
“《少年派》依然很李安,人性的恶总被埋藏到最深处,但李安总有办法把它逼出来。”一位重庆的电影记者认为,影片依旧拥有李安一贯的“拧巴”,保留了不少李安过去作品中对于社会关系的负面观点和看法。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李安很忠实地把原著故事复述了一遍,包括它的结尾。当派讲述完第一个人与虎的故事之后,又说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这是一个4个人类为了生存“人吃人”的充满兽性的漂流故事,影片暗示,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鬣狗、猩猩、老虎分别代表了第二个故事中的水手、邪恶的厨子、派的妈妈、派本人。影片中不少人相信第二个故事,认为兽性和邪恶才是世界的真相。
现实的残酷,让不少观众无言以对。“有一阵时间,我有点希望Pi和老虎继续就这样漂下去。”有观众无法面对这样的结局,希望人和虎这对毫不和谐的旅伴的旅程永远行进下去、永远不要有结局,于是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段话。
有负面评论认为,《少年派》结尾对人性残酷的揭示有点多余,影片的思考只是《读者》里那种心灵鸡汤故事的水准,索性天马行空交给观众一个美好童话倒好。
李安:
让观众选择相信哪个故事
对于派冒险故事的真正版本问题,李安自己并没有答案:“结尾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发人深省,怎么想是各位观众的事情,我这边没有解答。”
“到底是相信可以相信的呢?还是不相信的东西要怎么跟它相处?”李安在《少年派》北京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把影片交给观众,让观众去选择相信哪个故事,同时选择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全片以加拿大作家倾听成年派讲述过去历险的角度拍摄,到了结尾也没说明派所说的哪一个故事才是真相。李安表示,与人生的真相相比,人生故事的表达更重要,故事的分享本身就能带来人生意义:“故事有一个结构,有一个意义,所以也有智慧,跟观众分享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觉得人生好像挺有意义的,否则的话没有意义,生老病死一场,不晓得为什么。”
被问到观众能从派的旅程中学到什么这个问题时,李安答道:“我觉得必须处理的议题是:一个男孩变成男人,以及人如何学会尊重大自然。这不是迪斯尼乐园。这部片跟一般美国片不一样。它让你知道人必须敬畏野生动物与大自然。”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