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作品,我们会遇到“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其中前两种手法易理解,“比”就是比喻和比拟,“赋”就是铺陈叙事,那么“兴”如何理解呢?“兴”的概念是这么解释的:“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看了解释,一些同学仍觉得似懂非懂,为了真正理解这一手法,同学们不妨从流行歌曲入手。
学习力求与生活接轨
歌手周华健有首歌曲叫《花心》,其中一句歌词是:“花的心开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先说花,再引出人,这就是“起兴”。再以阿宝的歌为例:“山丹丹花开那个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先描写自然美景,再赞美毛主席,以花的美好形象引起人们对革命领袖美好形象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就可化难为易。《诗经》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是配乐歌唱的,是今天的流行歌曲的滥觞,同学们完全可以以今推古。
在学习中我们应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会降低学习的难度。而简单化的最好方法,是把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及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力求打通知识与生活的壁垒,学习应与生活接轨,这样知识与我们距离不再遥远,某些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不再游离于我们的生活之外,知识也就被盘活了,你就会欣喜地发现知识就在我的生活里,噢,原来我经历过,只是不知道或没留心,恍然大悟之后是惊喜、快乐。
起兴让作品有感染力
起兴,主要作用有: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引起联想和想象、渲染气氛。《蒹葭》每章开头的一句,“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稀晞、未已)”,通过描写蒹葭、霜露、秋水凄清的秋景,渲染迷茫的气氛。《采薇》前三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引人联想和想象,戍卒由采摘戍边之地的薇菜,联想起家乡的薇菜,从而引发戍边战士的乡愁。
起兴手法是《诗经》的首创,被后代诗歌很好地继承吸收,《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用“比”的艺术手法渲染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为悲剧故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起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诗更具艺术感染力。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高级教师 陈秀茹
(来源:新民晚报)